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rolift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78例(2013年5月~2015年8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Prolift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43.15±3.27)分、心理功能评分(42.67±3.52)分、社会功能评分(45.10±2.85)分、物质生活评分(44.71±3.09)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rolift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53例,盆底康复治疗仪+针灸,记录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尿急、夜尿等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改善,临床价值大。

  • 标签: 针灸 盆底康复治疗仪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护理、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本组54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护理,12例患者能自行清洁导尿;9例患者可在其家属帮助下,实施清洁导尿;其余33例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均可进行自主排尿。结论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改善了排尿功能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源 膀胱功能 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肘关节骨折并在手术后带有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肘关节骨折病人中选取168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采取个体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且实验组的病人接受康复护理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结论采用专业的肘关节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克服病人术后的关节功能障碍,并能加快病人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损伤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评价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50名尿道损伤与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前尿道损伤患者与后尿道损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结果前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6.67%,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33%;后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4.67%,术后1周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00%,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67%。结论造成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中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血管性、神经性、心理性三方面,尿道端端吻合术并不会加重或增加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术后远期有部分患者可恢复勃起功能

  • 标签: 尿道损伤 重建手术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手段,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肩周炎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评分都明显改善,和治疗之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肩周炎疼痛以及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针刀治疗 肩周炎 疼痛 功能障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资料,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病情有计划、有目的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4周结束后对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康复组未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和各种畸形,缩短了康复疗程。结论对脑梗塞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尽快恢复患侧肢体功能的关键,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方法选取我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帕金森患者(PD),其中认知正常的患者共16例,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PD-MCI)共11例,帕金森伴痴呆患者(PDD)共9例,此外,选取正常健康的志愿者1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以及DTI检查,采用人工勾画兴趣区(ROI)的方法在DTI参数图上测量各ROI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的10名正常志愿者相比,36例帕金森患者的双侧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左侧钩束以及右侧齿状核的异性分数值均比较偏低,两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下纵束异性分数值仅在痴呆组患者中,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钩束、左侧齿状核异性分数值改变仅在单纯帕金森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齿状核FA值改变、右侧上纵束、双侧扣带束以及双侧钩束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伴发认知障碍可能会累及患者的脑白质纤维,小脑可能也参与帕金森患者认知活动,使用DTI评价帕金森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帕金森疾病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的线索之一。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DTI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神经影像测定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和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海马、内嗅皮层体积,从而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海马、内嗅皮层体积变化及其相关。方法从体检者中选取30例MCI患者,30例A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NC),采用美国GE公司MRI系统对三组患者海马、内嗅皮层体积进行常规MRI测量,做出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海马体积MCI组左侧(3.20±0.19),右侧(3.310.20);AD组左侧(3.010.42),右侧(3.140.38),NC组左侧(3.380.30),右侧(3.480.32),P<0.05,内嗅皮层体积MCI组左侧(1.450.40),右侧(1.190.25);AD组左侧(1.101.26),右侧(1.341.25),NC组左侧(1.590.30),右侧(1.330.27),P<0.05,三组数据显示,AD组较MCI组,AD组、MCI组较NC组的海马、内嗅皮层体积均有明显萎缩,且三组间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MRI测定海马、内嗅皮层萎缩情况,可对MRI患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对阿尔茨海默病提早干预。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体积 内嗅皮层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电刺激技术对患有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刺激技术对患有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电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对改善其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低于观察组9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障碍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康复护理,并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具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水平。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干预过程中的吞咽功能障碍护理效果,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分为干预组与传统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干预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30%,传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4.61%,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急、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特别是许多老年人在发病后会出现吞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巨大的威胁,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护理干预 吞咽障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治疗的57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ICE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使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更有效改善,致残率也可有效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的特点及适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近2年住院治疗的58例诊断成年人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Plt)计数进行检测,对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肝素钠20~30U/kg.次,每6小时1次,另外2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川芎嗪8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入,两组均给予原发病及其他综合治疗、酌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等辅助治疗,并进行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和临床结局的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Fib,D-dimer,Plt值异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经积极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两组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例中发展到晚期DIC2例,死亡3例;观察组中发展到晚期DIC1例,死亡2例,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成人凝血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甚为必要,早期积极干预可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发生重度DIC的发生,中药川芎嗪对于早期成人凝血障碍的干预治疗与肝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证明中西医治疗在成人早期凝血障碍治疗中作用明显。

  • 标签: 凝血功能障碍,肝素,川芎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60例,参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对比干预前后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MMSE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两组患者分别为60例,分别采取,对照组,采取西药对应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调理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58(96.67%),对照组为42(70.00%),经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P<0.05,表明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经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表明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中药与西药治疗方法上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临床中,应用中对症治疗,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功能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