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共有35个国家81个政党的领导人和代表与会并通过《2004北京宣言》.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的重大举措,也是亚洲地区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盛事.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在韩国、哈萨克斯坦和柬埔寨举行的国际会议,并在该会议框架下以扶贫、发展成果共享等为主题,举办专题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亚洲政党国际会议 中国共产党 交流 大型国际会议 哈萨克斯坦 党的领导
  • 简介: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丝绸之路》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并引起关注实属罕见。该书促使我们去关注国际社会的诸多热点问题,在世界秩序转型的背景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宏大的研究内容和巧妙的行文结构揭开了人类文明演进和帝国兴衰的秘密。书中有趣的历史事实和崭新的研究观点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其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书中有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

  • 标签: 丝绸之路世界史 中国到来 人类文明演进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学界、新闻界自觉通过舆论宣传积极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鼓舞中华民族的抗战士气。借助期刊这一重要舆论阵地,许多学者就军部这一日本侵华战争核心决策主体展开深入研究,揭示日本军部的封建性、侵略性及其必然自取灭亡的宿命。这些见解为中国政府及国民正确认识日本军部、预判战争前景提供了诸多颇有价值的讯息,为中国的对日舆论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时的社会舆论及民众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真知灼见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中国期刊 中的日本 军部认知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往来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间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丝路战略”软环境的著作,《丝路学研究》(时事出版社,2014年9月)一书重点研究了丝路辐射空间内的中国人文外交.从“新的视角”重审作为“文化线路”之一的丝路后发现,“丝绸之路”已衍化为“丝路辐射空间”,并从历史梳理、主要项目、反思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人文外交,整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的项目.

  • 标签: 中国特色 外交 人文 阐释 塑形 沉淀
  • 简介:我国是侨务资源大国,拥有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塑遣中国形象和支持祖国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认为,我们要加强侨务公共外交,就要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鼓励华人华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住在国的发展以及住在国与我国的友好合作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增进海外华侨华人住在国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借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 标签: 中国侨联 中华文化 侨务资源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委员 副主席
  • 简介:2017年10月28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致辞。石源华教授强调,宗教因素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国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流对话,有助于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理和智力支撑。徐以骅教授阐述了'大国宗教'的概念.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对外交流 周边国家
  • 简介: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然而,当我们的政府、企业以及民间团体在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和成功的同时,却也不断伴随着部分国家、部分地区人民流露出的不解、警惕、甚至是误会。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法国资深外交官、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魏柳南博士,希望通过学习借鉴他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迪。

  • 标签: 柳南 公共外交 Lionel Vairon 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声音
  • 简介: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了美国第58届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的当选,即使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特朗普都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他的竞选诺言会不会一一兑现?他能否做到“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会不会把美国带回孤立主义?他的外交政策将如何推进?对于中国而言,更关心的是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此,本刊约访了长期研究中美关系、曾在2004年采访奥巴马并预测其当选总统的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王冲先生。

  • 标签: 专访察哈尔学会 中国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