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应用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效果。方法:以80例我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患者年龄均不超过18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支具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支具治疗联合脊柱稳定性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和顶椎椎体旋转度均显著较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侧弯症状。

  • 标签: []脊柱侧弯 青少年 脊柱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在先天性脊柱侧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作观察组,给予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另选取46例作对照组,给予单纯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数值明显下降,术前、术后Cobb,角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Cobb,角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65%,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76.08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显著,是临床脊柱侧弯的首选理想治疗方案。

  • 标签: 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 先天性脊柱侧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手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临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共计22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结果在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上,治疗后患者的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0)。结论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综合疗效,是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 标签: 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神经症状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选择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选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通过脊髓神经功能及手术成功率判定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实验组总有效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2月、3月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降低术后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临床广泛采用。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接受OLIF联合后路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的27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1~68(54±11)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临床疗效;并同期行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和评估脊柱侧凸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与LL差值(PI-LL)、矢状面垂直轴(SVA)等改变情况。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52(30±5)个月。手术时间为(235±33) min,术中出血量为(433±62) ml。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8±1.4)分、(7.3±1.4)分和71%±1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1.2)分、(1.0±0.9)分和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302、139.855、291.198,均P<0.05)。腰椎侧凸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8°±8°下降至末次随访的9°±4°(F=66.352,P<0.05)。LL由术前的20°±11°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3°±7°(F=17.678,P<0.05)。PT、PI-LL及SVA也分别下降显著,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11、23.809、53.372,均P<0.05)。本组未出现严重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OLIF联合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满意,其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能较好地矫正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及失平衡情况。

  • 标签: 脊柱侧凸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Wiltse入路 微创手术 矢状面失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患者6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双侧ESPB阻滞,对照组直接行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临床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12、24、48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恶心呕吐、补救镇痛及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ESPB可有效减轻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加快症状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有助于术后病情恢复。

  • 标签: 竖脊肌平面阻滞 内镜下腰椎融合术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护理。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6例强AS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JOA颈椎评分标准和VAS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手术时间(98.17±9.85)min,术中出血量(301.67±34.30)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6年。6例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表现为枕大神经刺激症状者,术后即消失;3例伴有四肢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者,术后6个月~1年完全恢复。VAS从术前(7.0±1.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2.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从术前(7.17±2.48)分提高至(13.67±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AS并寰枢椎脱位不稳的有效治疗效果,加快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标签: [] 强直性脊柱炎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两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表现均有疼痛、发热、多汗、厌食等症状,当炎症累及椎间隙、椎间盘或存在硬膜外脓肿时可压迫神经,致使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感觉障碍以及肌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引起瘫痪;早期影像学表现均为受累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形成椎旁脓肿,因此,极易发生误诊。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面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柱结核的诊断进行对比和总结,以提供临床上进行鉴别诊断的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诊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 30 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15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脊柱前方截骨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术后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实施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畸形情况,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 柱后凸畸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创伤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接收的脊柱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脊柱创伤手术,实验组40例接受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70.3±8.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9.5±5.3)ml,平均住院时间为(9.8±1.6)d,对照组分别为(108.6±10.3)min、(257.6±7.8)ml、(14.6±2.2)d,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有3例感染,2例神经损伤,2例脑脊液漏,并发症几率是20%,实验组有2例感染,1例神经损伤,并发症几率5%,两组并发症几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手术时间比较短,出血少,安全可靠,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施以不同脊柱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整群纳入我院于2019/06~2020/06接收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共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抽取50例至对照组(接受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抽取50例至观察组(施以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等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入组病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情况如伤口长度、出血量等相比于对照组居更低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于对照组相较有更低的数据显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操作便捷、创伤小,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脊柱内固定方式 治疗效果 脊柱胸腰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予以核磁共振成像(MRI)、CT以及X线拍片检查,同时,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观察临床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后,腰椎损伤22例、胸椎损伤11例、腰椎合并胸椎损伤3例。全部患者均因外伤所致。Cobb角平均值(29.1±15.1)°。手术实施之前,通过CT检查發现,全部患者椎体创伤并累及硬膜,按照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其中A级3例、B级5例、C级21例、D级3例、E级4例。全部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1年,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后路椎弓根固定失败的患者。术后全部患者的畸形角康复水平平均18.9°,椎体压缩高度康复水平平均40.1°。Frankel等级恢复到D级、E级水平的患者共有32例,全部患者损伤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MRI、CT以及X线拍片检查各有优势,结合三种临床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疗效显著,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效果良好,建议临床进一步使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 急性脊柱创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 pondylitis AS )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非特异性疾病。该病可 引起患者脊柱的弹性、顺应性逐渐降低,力学平衡逐渐丧失。同时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使得 AS 患者椎体骨折发生率高出健康人群 4 倍。目前, AS 患者合并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定争议,目前没有明确的指南可以参考,也没有任何可循的标准。本文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回顾,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法提供合适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42例患者手术成功,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8%。术后随访1年,3例颈椎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1年存活率为90.5%,术后2例出现腰背疼痛,2例数术后褥疮感染,经对症对症后症状缓解。随访1年后存活患者,脊髓神经损伤均基本恢复,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复杂且特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密切观察其神经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骨折 临床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总结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临床资料,描述性探讨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患者后凸角度、椎体前凸角度、矢状面平衡、骶骨倾斜角低于术前,术前NRS评分(7.8±1.0)分、ODI评分(56.4±11.2)%高于术后(2.2±1.3)分、(28.2±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1450±400)ml,手术时间(238±79)min,术后感染例次率35.71%。结论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较好,可有效纠正畸形,稳定脊柱,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但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与恢复期长,应尽可能减轻术中损伤、选择合适的截骨方式、做好围术期护理与院外指导。

  • 标签: 脊柱畸形 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手术 脊柱截骨矫形术
  • 简介: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对畸形矫正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患者畸形特点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因此不同的术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疗效也完全不同.要达到较为理想、肯定的疗效,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脊柱侧凸合理的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及对侧凸最终疗效的评价,便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对推动我国脊柱畸形领域诊治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单位开展了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治疗,但层次不一,没有完善而系统的治疗方案,难以进行疗效的相互比较.因此,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脊柱侧凸的治疗规范化,促进我国脊柱侧凸治疗水平健康蓬勃地发展.

  • 标签: 脊柱侧凸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疗效 矫治 畸形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