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腹子宫全切术、半腹膜外子宫全切术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各具优点,保留其优点将3种术式融合为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疗效值得探讨。本院妇科在子宫切除手术时分离膀胱腹膜,处理子宫附件和解剖筋膜鞘等重要环节上作了进一步改良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副损伤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保持盆底功能等优点,报道如下。

  • 标签: 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 妇科学 子宫切除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的方法确定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的范围。方法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4具,年龄18~64岁,身长163~170 cm,男女各2具,以其一侧胸壁为一研究对象,4具尸体共8个研究对象。尸体置于仰卧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注入亚甲蓝甘油果糖溶液40 ml。30 min时逐层解剖胸壁,记录不同体表标志下蓝染情况。结果胸壁解剖可见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呈蓝染。于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蓝染范围分别为:9.95(1.18)、11.90(1.32)、12.80(1.32)和11.35(1.22) cm。第2~9肋于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均呈蓝染,第1肋于各个体表标志下均无蓝染,锁骨中线下,各肋骨蓝染率分别为,第2肋为0,第3肋为7/8,第4肋为7/8,第5肋为6/8,第6肋为6/8,第7肋为5/8,第8肋为4/8和第9肋为0。结论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可阻滞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药用制剂 扩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腿骨折患者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腿骨折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情况,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腿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能够显著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几率,促进患者康复,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半髋置换手术的70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35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麻醉,参考组麻醉前只注射少量镇静镇痛药物,而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然而麻醉中和术后6h研究组的HR、MAP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

  • 标签: 超导引导 髂筋膜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用于骨筋膜室综合症(OCS)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52例OCS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I组26例行VSD治疗,II组26例行传统切开减压治疗,对比两组肿胀消退、创面闭合、抗生素应用、住院的时间以及创面感染情况,总结VSD应用优势。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未见局部或者全身并发症出现,对比两组各项时间,皆为I组用时明显少于II组,P<0.05,I组中0例出现创面感染症状,感染率0.00,II组7例感染,感染率26.92%,I组感染率低于II组,P<0.05,I组使用VSD材料治疗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它不良反应。结论VSD用于OCS治疗,可有效减少各项用时以及患者负担,降低感染发生率,治疗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症 VSD 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止痛效果的分析。86例患者,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站立、行走如常)61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站立、行走超过半小时后足底又感不适)22例,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虽有减轻,但站立、行走疼痛未减轻)3例。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明显减轻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及不适。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周脓肿合并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一例肛周脓肿合并会阴坏死性筋膜炎进行及时彻底的手术清创,术后每日冲洗换药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抗炎及对症治疗。结果经过32天的系统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肛周脓肿患者应及早治疗,如发展到合并坏死性筋膜炎,彻底清创并保证引流通畅及针对性对症支持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 标签: 肛周脓肿 会阴坏死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对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34例进行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愈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愈合率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应大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的方法。方法在半腹膜外子宫全切术的基础上,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在子宫动静脉端稍上方环切开宫颈筋膜层约3mm,顿性分离宫颈筋膜达阴道部,沿阴道穹隆环形切除子宫。结果术后体温升高,术后病率、对胃肠功能明显少于或小于常规术式组。结论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主韧带、宫骶韧带不切断,避免了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可防止阴道脱垂,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体外冲击波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共计100例临床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共计50例,其中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康复方式,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足底筋膜炎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络筋骨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通络筋骨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络筋骨散热熨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及治疗后三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及治疗后三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1周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67.85% 和53.5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筋骨散外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外熨法 腰背肌筋膜炎 中药 通络筋骨散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骨筋膜室围术期内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帮助相关医务人员改进工作,以提升治疗的效果和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当今国家步入新时代发展时期,我们的生活愈发光彩,大家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然而肥胖率也在上升,国家开始推广全民运动,与之同行的运动医疗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运动康复是必不可少的,国外近两年研发推出一种便捷手持式的运动康复设备——筋膜枪。但其成本较高,国内购买的难度大。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的文献影视资料,结合原版产品的电路、电机、芯片,和国内自主研发出的产品,综合研究电气技术在筋膜枪开发方案中的应用。

  • 标签: 筋膜枪,芯片,电路,电源,电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络筋骨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通络筋骨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络筋骨散热熨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及治疗后三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及治疗后三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1周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67.85% 和53.5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筋骨散外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外熨法 腰背肌筋膜炎 中药 通络筋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