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元的走弱对大多数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的国家来说,影响是共同的:出口减少和国际储备减值。而怎样应对这一问题,则视各国经济情况而定。日本和新加坡在国情上有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货币国际地位和国内经济现状不同,使它们在制定相关的短、长期政策上有所区别。当然,最终两国都应有建立独立的亚洲经济体系的共同目标。

  • 标签: 美元 国际储备 亚洲经济 国内经济 减值 货币
  • 简介:不久前,我和同学去新加坡游玩。当天因飞机晚点,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夜里11点,我们决定先找宾馆住下。办理入住手续时,前台服务员告诉我们:“你们两人如果是住一个晚上,每晚需120元,住两晚每晚则需140元。”我们对此很不理解,怎么多住一晚反倒要多收20元?带着疑惑,我们询问服务员,如果住3个晚上,是不是要多收更多的钱?服务员的回答让我们更加疑惑:“我只能对你们说对不起。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法治,这一点新加坡自身深以为傲,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对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人社会而言,新加坡能建成一个法治社会确实令人兴奋。新加坡法治建设成功的例子至少表明,'华人社会无法治'并不是一种宿命,只要某些条件具备(如领导者的政治意愿和民众的参与),华人社会也可以依法而治。我们当然必须认识到,新加坡法治的成功

  • 标签: 华人社会 政治意愿 国际社会 李光耀 传统中国社会 起始条件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新加坡养老院及新加坡养老系统的分析,结合中国的现状,为中国的养老系统的建立、养老院的设立及管理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以推进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新加坡 养老院 老龄化 经验学习
  • 简介:受英国国内福利思潮和实践的影响,英国殖民当局从19世纪末开始加强了对新加坡社会的行政干预,从自由放任向有序管理发展。针对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殖民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社会政策,涵盖教育、住房、卫生、社会福利、劳工、移民和人口诸方面,建立了相对完整、且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社会政策体系与社会管理机制,给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治理留下了有价值的政策遗产。

  • 标签: 新加坡 殖民地 社会政策
  • 简介:新加坡电影,我们一直知之甚少。但新加坡的一部青少年题材的电影《小孩不笨》令人印象深刻。影片用一个孩子Terry的口吻叙述了三个共读EM3班的好朋友:Terry、洪文福、刘国彬以及周旋在他们父母之间的故事。

  • 标签: 新加坡 电影评论 《小孩不笨》 镜头语言 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
  • 简介:<正>1993年3月间,新加坡财政部长胡赐道在国会一次报告中,提出本着“全民受惠”的精神,对新加坡税收实行改革,目的是激励国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从1994年估税年开始,公民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从目前的2000元(新加坡元下同),调高至3000元,并让每个纳税人都享有税务回扣。第一年的回扣额是700元,接下来逐年递减50元,到第五年回扣额是500元。过后每年每人将可享有500元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额。

  • 标签: 新加坡元 税收政策 估税 产业税 租户 扣除额
  • 简介:多年来,我与一些同仁曾不止一次地在媒体和不同场合介绍新加坡解决住房问题的经验,认为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有些同仁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新加坡只有5百多万人口;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几千美元,而新加坡却达到了3万美元(这是前几年的数字)。由于两国的基本条件相差过大,他们的经验我国无法借鉴。其实,十几二十年来,我国已经借鉴了新加坡许多住房经验,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同仁为何没有看到。

  • 标签: 住房问题 新加坡 经验 借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不同意见
  • 简介: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邦,独立以来仅有33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社会稳定、风尚良好的现代化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固然有其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强调法治。重视法制建设。纵览一: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严密的法网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加坡法律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完整。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属英国殖民地,英国人走后,除了留给新加坡人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外,就是留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英国法体系。建国后,新加坡除继续沿用英国法体系外。又根据凝的条件,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法律。仅1984年至1994年10年间就8次修改宪法,使宪法更具本国特色,更显法律威力,并使宪法、国会法令与附属法规、司法判例、

  • 标签: 新加坡 依法治国 法律体系 公司法 政府律师 李光耀
  • 简介:<正>工业化初期的热门工业六十年代初期,作为新加坡传统性经济命脉的转口贸易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各种经济活动进展缓慢,致使失业问题严重,工潮四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积极展开工业化的发展计划,着重发展“代替进口”的劳力密

  • 标签: 新加坡 服装 发展计划 代替进口 工业化初期 人民行动党
  • 简介:本刊讯2008年6月17~20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通讯展,吸引了760多家公司来参展,其中有一半来自海外。有超过6万人次参与本次盛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数字,未来电讯产业的前进方向"。大会的亮点聚焦在行业顶尖数字技术的展示上。

  • 标签: 亚洲通讯 展新加坡 新加坡举行
  • 简介:日本、新加坡、泰国的住宅金融亦冬为深入研究探讨我国住宅金融的新体制,推动住宅金融业务的开展,加快住宅制度改革的步伐,现将日本、新加坡、泰国的住宅金融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借鉴和参考。一、日本二欢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住宅严重短缺,1945年缺房420万套,在...

  • 标签: 住宅金融 中央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 住宅储蓄 建屋发展局 住房抵押贷款
  • 简介:【概述】1981年虽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仍处于经济滞胀状态,但新加坡的经济却仍然能够取得稳定的发展。1981年,按1968年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121.61亿元,(新元,下同)增加到133.61亿元,增长了9.9%。增长幅度虽然比1980年的10.2%稍低一些,但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五个成员国当中却仍居首位;如果和经济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增长率相比较,可以算是相当高的增长率了。从整个世界看,也是属于少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81年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8,670.7元(约合4104.1美

  • 标签: 新加坡港 出口商品 经济概况 经济滞胀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主义世界
  • 简介:<正>近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速度极为稳定。据专家们估计,1990—1994年新加坡国内总产值年均增长约6%。。以价值表现的国内总产值从1990年的220亿美元增至1994年的280亿美元,其中人均国内总产值从8258美元增至9930美元。与在国内总产值结构中加工工业占主要地位的

  • 标签: 新加坡 国内总产值 经济发展速度 加工工业 年均增长 价值表现
  • 简介:一、新加坡经济发展方向的几次转变新加坡于1819年为英国所占领,1824年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帝国利用新加坡作为它在亚洲地区的转口贸易商港,并将其开放成为完全自由港,这就更加增强了新加坡作为转口贸易商港的地位。在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的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直到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成立自治邦政府时,制造工业在其国内生产总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外资投资 制造工业 经济发展方向 英帝国 新加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