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柚皮素(naringenin)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探究柚皮素的肾脏保护作用,大鼠经柚皮素预处理后,使用经典的双侧肾蒂夹闭法构建IR-AKI大鼠模型,HE染色检测大鼠病理损伤程度,苦味酸法检测肾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差异基因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IR-AKI过程中的枢纽基因,预测其转录因子并构建调控IR-AKI的转录因子蛋白库,经反向分子对接筛选可与柚皮素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探究柚皮素对IR-AKI的保护机制。最后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结果与AKI组相比,柚皮素预处理组大鼠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减少(P<0.01),血肌酐水平及肾损伤分子1(KIM-1)mRNA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证实柚皮素对IR-AKI的预防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柚皮素预处理可减轻IR-AKI后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均P<0.05),即柚皮素对IR-AKI的炎症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对GSE98622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359个差异基因。反向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IR-AKI中,柚皮素可与NFKBIA、BCL3、NFKB2、RELA等主要富集在NF-κB相关炎症通路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且显著升高AKI后BCL3的表达量(P<0.05),抑制RELA、NFKB2表达(均P<0.05)。结论柚皮素可预防由IR-AKI导致的炎性反应,其机制与促进BCL3表达从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NF-κB 炎症 柚皮素 分子对接
  • 作者: 贺源 徐红党 林洪启 黑飞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450003,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45000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 100037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急性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1 426例择期OPCABG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COPD病史、脑血管疾病史、心肌梗死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术前最近1次的经胸超声左室射血分数、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血清肌酐测量值;手术持续时间、术中红细胞输注、晶体液、胶体液、自体血、失血量、尿量等液体出入量;术中低血压、围术期血糖最大差值(MGD)、术后48 h和7 d内血清肌酐浓度。依据KDIGO标准定义术后AKI,以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2组:AKI组和非AKI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P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分析1 203例,OPCABG后AKI发生率为2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病史、围术期血糖MGD是OP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高血压病史、围术期血糖MGD是OP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9例,检测血清肌酐水平判定肾损伤情况,将发生急性损伤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急性损伤者纳入未发生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69例脓毒症患儿中发生急性损伤24例(34.78%),未发生急性损伤45例。发生组患儿合并高乳酸血症、腹内压升高、慢性肾病史、合并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乳酸血症OR=32.500、P<0.05,腹内压升高OR=64.500、P<0.05,慢性肾病史OR=150.500、P<0.05,合并营养不良OR=24.893、P<0.05,合并糖尿病OR=28.000、P<0.05。结论PICU脓毒症患儿急性损伤发生风险高,可能受合并高乳酸血症、腹内压、慢性肾病史、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儿童 重症监护室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儿童急性损伤(AKI)的应用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KI并行CRRT的患儿病历资料。根据AKI分期将符合标准的患儿分为早期组(AKI 1、2期)和延迟组(AKI 3期),记录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启动CRRT时的指标及预后。结果(1)共3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早期组23例,延迟组16例。两组患儿在月龄、性别、体重、机械通气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组儿童危重病例评分高于延迟组(P=0.008);(2)两组患儿启动CRRT时血钾、碳酸氢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尿量高于延迟组(P<0.001),早期组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延迟组(P<0.05);(3)早期组患儿28 d存活率、28 d肾功能恢复比例显著高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CRRT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延迟组(P<0.05)。结论当危重症患儿并发AKI时,在AKI 1、2期时早期启动CRRT,可以提高患儿28 d生存率,且能促进幸存者肾功能恢复。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应用时机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54例,获取其病历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节段、损伤平面和是否合并椎体骨折或脱位等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成对照组120例和病例组34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继发肺部感染34例。年龄[比值比(OR)=0.953,95%可信区间(CI)(0.913~0.995)]、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OR=17.013,95%CI(5.187~55.801)]、C4及以上损伤[OR=3.225,95%CI(1.236~8.414)]、损伤至救治时间>8 h[OR=4.010,95%CI(1.447~10.887)]是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ASIA分级A级、高位脊髓损伤损伤至救治时间>8 h是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进行早期预防性护理或干预,有望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而减少损伤后的死亡率。

  • 标签: 颈髓损伤 肺部感染 年龄 高危因素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损伤(ABI)患儿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损伤患儿为ABI组,另选取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100β、NSE水平。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将ABI患儿分为重度脑损伤组(n=26)、中度脑损伤组(n=35)、轻度脑损伤组(n=39),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ABI患儿治疗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6)和预后良好组(n=74),分析血清S100β、NSE水平与ABI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ABI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BI患儿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随着损伤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BI患儿血清S100β和NSE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521,0.643,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葡萄糖(GLU)(OR=1.631,95% CI:1.278~2.082)、S100β(OR=1.907,95% CI:1.558~5.877)、NSE(OR=2.896,95% CI:1.193~7.029)为ABI患儿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S100β+NSE(AUC=0.932,95% CI:0.875~0.969)预测ABI患儿不良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血清S100β(AUC=0.728,95% CI:0.643~0.803)、NSE(AUC=0.808,95% CI:0.729~0.871)单独预测。结论ABI患儿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BI患儿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提升诊断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儿科 急性脑损伤 S100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儿童急性损伤(AKI)的应用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KI并行CRRT的患儿病历资料。根据AKI分期将符合标准的患儿分为早期组(AKI 1、2期)和延迟组(AKI 3期),记录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启动CRRT时的指标及预后。结果(1)共3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早期组23例,延迟组16例。两组患儿在月龄、性别、体重、机械通气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组儿童危重病例评分高于延迟组(P=0.008);(2)两组患儿启动CRRT时血钾、碳酸氢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尿量高于延迟组(P<0.001),早期组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延迟组(P<0.05);(3)早期组患儿28 d存活率、28 d肾功能恢复比例显著高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CRRT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延迟组(P<0.05)。结论当危重症患儿并发AKI时,在AKI 1、2期时早期启动CRRT,可以提高患儿28 d生存率,且能促进幸存者肾功能恢复。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应用时机 儿童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之一,急性损伤(AKI)是NS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继发于低血容量、肾毒性药物暴露和感染等。近年来儿童NS并发AKI发病率有所上升,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NS并发AKI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吲哚布芬治疗对于神经损伤程度的减轻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70例,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纳入35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纳入35例患者,给予吲哚布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神经损伤程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用药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5.18±2.25)分和(15.14±2.17)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2.13±0.76)分,与对照组(5.12±1.20)分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吲哚布芬治疗对于神经损伤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ive index,RRI)和肾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半定量评分联合指标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非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住院的非脓毒症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于入ICU 6 h内应用医学超声仪完成RRI和PDU半定量评分测量。入ICU第5天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评估肾功能,按肾功能情况分为AKI 3期组(入ICU 5 d内进展为AKI 3期)和AKI 0~2期组(未发生AKI或发生AKI 1或2期)。分别在非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不同AKI分期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RRI、PDU评分、RRI-RDU/10、RRI/PDU和RRI+PDU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使用Delong检验方法比较每个预测因子之间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0例非脓毒症危重患者(无AKI 51例,AKI 1期21例,AKI 2期11例,AKI 3期27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无AKI 21例,AKI 1期15例,AKI 2期7例,AKI 3期20例)。在非脓毒症患者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KI 3期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动脉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血管活性药物比例、28 d病死率、肌酐、RRI、RRI-PDU/10、RRI/PDU、RRI+PDU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比例均明显高于AKI 0~2期患者(P<0.05);而尿量和PDU评分明显低于AKI 0~2期患者(P<0.05)。非脓毒症患者中,RRI/PDU[曲线下面积(AUC)=0.915,95%可信区间(CI):0.846~0.959,P<0.01)及RRI+PDU(AUC=0.914,95%CI:0.845~0.95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04,95%CI:0.718~0.874,P<0.01)和PDU评分(AUC=0.868,95%CI:0.791~0.92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55(灵敏度92.6%,特异度81.9%,约登指数0.745);RRI-PDU/10(AUC=0.899,95%CI:0.827~0.948,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及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45,95%CI:0.731~0.924,P<0.01)和PDU评分(AUC=0.913,95%CI:0.814~0.969,P<0.01)两两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60(灵敏度95.0%,特异度90.7%,约登指数0.857);RRI-PDU/10(AUC=0.950,95%CI:0.864~0.98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I和PDU评分的联合指标可有效预测非脓毒症患者发生AKI 3期,尤其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表现更优。RRI与PDU评分的比值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最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动脉阻力指数 肾能量多普勒半定量评分 非脓毒症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然杀伤T细胞在急性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急性损伤组(A组)、对照组+CD1d抗体组(C-MA组)和急性损伤+CD1d抗体组(A-MA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模型。C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AKI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C-MA组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A-MA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眼球取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肾组织,分别行天狼星红染色和HE染色,测定肾纤维化面积,并行肾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4、IL-13、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加,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降低,肾纤维化面积降低,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自然杀伤T细胞激活参与了急性损伤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自然杀伤T细胞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磁共振与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资料来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计60例,分别给予核磁共振诊断(MRI组)与CT诊断(CT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损伤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血肿厚度评估符合率。结果:MRI组对颞叶、枕叶、顶叶、额叶部位急性颅脑损伤检出率分别为33.33%、23.33%、25.00%、13.33%,总检出率为95.00%,与CT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核磁共振 CT检查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RRT用于脓毒血症急性损伤的价值。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脓毒血症急性损伤病患7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CRRT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针对血肌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研究组治疗后分别是(280.54±51.26)umol/L、(88.21±5.37)g/L、(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急性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前血压水平对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980例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行CABG的患者资料,其中男706例,女274例,平均(61.9±8.0)岁。依据AKIN标准诊断AKI,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急性损伤组(AKI组,86例)和无急性损伤组(non-AKI组,894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同时按照术前平均收缩压(SBP)水平分为低水平收缩压组(LSP组,374例,平均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中水平收缩压组(MSP组,481例,平均收缩压120~140 mmHg)和高水平收缩压组(HSP组,125例,平均收缩压≥140 mmHg),作为分类协变量,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AKI患病率8.7%(86/980)。与non-AKI组比较,AKI组术前SBP水平[(129.8±13.8)mmHg对(124.4±13.3)mmHg,P=0.000]、平均动脉压[(91.9±8.8)mmHg对(88.8±9.1)mmHg,P=0.004]和平均脉压差[(56.9±10.7)mmHg对(53.2±9.8)mmHg,P=0.001]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术前不同水平SBP(LSP、MSP和HSP)、高血压病史、体外循环、IABP的使用、二次开胸、术前应用利尿剂、术中输血和低肾小球滤过率是CABG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LSP组相比,HSP组发生CABG术后AKI的相对危险度为2.743(95%CI:1.595~4.715)。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HSP组AKI患病率显著高于LSP组(18.4%对8.1%,P=0.001),否认高血压病史患者的术前血压水平对术后AKI发生无影响。结论术前SBP是CABG术后AKI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术前SBP控制在140 mmHg以下能显著减少CABG术后AKI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收缩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2月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各项评分,分别为(95.33±1.58)、(96.82±1.74)、(94.23±1.81)、(96.82±1.68);观察组患者表达能力、记忆力、行动速度、地点判断各项评分,分别为(5.02±1.16)、(3.66±1.23)、(4.10±1.43)、(4.30±1.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降低了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早期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合并颅内肿瘤患者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进行治疗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进行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护理有效率,结果(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较低,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瘦素预处理对机械通气损伤(VILI)大鼠NLRC4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200~25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VILI模型组和瘦素组,每组12只。对照组麻醉后气管插管并保留自主呼吸;VILI模型组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40 ml/kg,容量控制通气4 h;瘦素组气管插管后腹腔注射外源性重组瘦素50 μg/kg,应用40 ml/kg潮气量行呼吸机机械通气4 h。机械通气结束时采集股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PaO2。处死大鼠,收集剩余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浓度。取右肺上叶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病理损伤评分;取右肺中叶组织计算湿/干重比值;取右肺下叶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1、NLRC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ILI模型组和瘦素组损伤评分、湿/干重比值、血清中IL-18和IL-1β、BALF中IL-18和IL-1β、组织中caspase-1和NLRC4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1),PaO2明显下降(P<0.01);与VILI模型组比较,瘦素组损伤评分、湿/干重比值、血清中IL-18和IL-1β、BALF中IL-18和IL-1β、组织中caspase-1和NLRC4蛋白表达量降低(P值均<0.05),PaO2升高(P<0.05)。结论外源性瘦素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VI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C4炎症小体活化、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瘦素 NOD样受体包含CARD结构域蛋白4 呼吸,人工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 简介:摘要报道2例接触84消毒剂后所致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喘、刺激性干咳等无特异性症状,胸部CT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有助于诊断。超急性期(24 h内)CT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呈重力分布,类似于肺水肿改变。急性期CT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小环征”。恢复期CT表现为“小环征”消失以及低垂部位(胸膜及叶间裂)的斑片影。吸收期CT表现为正常或残留条索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84消毒剂的使用尤为广泛,操作不当易致吸入性肺炎,临床上应警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阻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为基础,联合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功能各项指标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慢阻肺疾病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