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ER、PR、HER-2、Ki-67表达乳腺癌新辅助疗效关系新辅助化疗(NAC)对其表达影响。方法41例乳腺癌分别行2-6周期CAF方案化疗,化疗前后以免疫组化sP法行ER、PR、HER-2硒.67检测。结果NAC总有效率73.17%(30/41),ER、HER-2、Ki-67阳性有效阴性有效率分别为ER67.86%(19/28)vs84.62%(11/13),HER-264.29%(9/14)vs77.78%(21/27),Ki-6770.oo%(14/20)VS76.19%(16/21),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有效率66.67%(16/24),阴性有效率82.35%(14/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10例ER、8例PR、3例HER-2、9例Ki-67发生改变,其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对ER、PR、HER-2Ki-67表达状态无影响,PR阴性者对NAC更敏感,可预测其疗效,ER、HER-2、Ki-67表达状态NAC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R PR HER-2 KI-67
  • 简介:亚健康处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一种过渡状态,从健康到疾病一个量变到质变准备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数据,目前中国人15%健康者,15%病人,而多达70%属于亚健康者。在当今社会出现如此高比例亚健康人群,应引起我们重视。

  • 标签: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预防干预
  • 简介: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s,BoNT)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botulinum,C.botulinum)产生一种致命性细菌外毒素,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表面受体不可逆结合,从而阻断神经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传导,导致对称性颅神经麻痹,继而出现不随意肌对称性、下行性、迟缓性瘫痪.

  • 标签: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遗传性QT综合征(以下简称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下简称ICD)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在预防患者猝死中差异。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6月到2013年6月出院诊断为遗传性LQTS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或ICD全部21例患者,结合门诊、电话和程控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晕厥、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起搏器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9.3±14.3岁,随访时间50.6±26.3个月,1例患者猝死,2例患者再发晕厥前兆,其中1例最终更换为ICD。ICD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4.5±11.9岁,随访时间61.4±43.5个月,3例患者接受了ICD适当治疗,另2例患者接受了ICD不适当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囊袋感染,1例患者更换为永久起搏器。治疗有效率在起搏器组ICD组分别为72.7%(8/11)和100.0%(10/10),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起搏器组ICD组分别为27.3%(3/11)和30.0%(3/10),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63)。结论对于不能植入ICD合并窦性心动过缓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可能一个较好替代方法,但对于QTc≥539ms患者,只有植入ICD才能预防猝死。植入ICD后长期无心脏事件发生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考虑更换为永久起搏器。

  • 标签: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随访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永久起搏器 心脏性猝死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各种因素,确保医学检验分析结果可靠性。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各种影响因素,对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结果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检验结果正确性需要对各因素进行相应控制。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分析前质量工作,确保检验结果正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 措施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发展,血栓止血实验检测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为血栓病和出血病实验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了崭新和准确科学手段。本文就此作一浅述。

  • 标签: 血栓 止血 实验诊断 基因突变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例78例。其中PCI治疗40例,药物保守治疗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临床疗效以及PCI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PCI治疗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症状缓解率明显提高(52.63%vs75.00%,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39.47%vs15.00%,P<0.05)。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心绞痛(42.86%vs18.42%)和心肌梗死(22.86%vs5.26%)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血管事件和猝死发生率也有一定下降(25.71%vs10.52%,P=0.09)。结论PCI治疗可以改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安全可行和有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正>用ELISA法检测重庆新桥医院1993~1999年门诊住院患者59434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阳性12403例,占20.86%,并从1993年22.67%逐年降至1999年18.19%。单独抗HBs阳性9751例,占16.40%。抗HBe阳性15763例,占26.52%,并从1993年41.02%呈逐年减少至1999年13.04%。HBsAg和抗HBe阳性者从1993年0.72%增加至1999

  • 标签: 乙肝病毒标志物 重庆新桥医院
  • 简介:<正>DOTS战略概念DOTS(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ShortCource)战略WHO结核病对策战略核心,当今降低和防止结核菌感染,结核病死亡,多发耐药性结核病最有、最可能实施战略。"DOTS"一词,WHO结核病对策部,近数年根据各国经验提出一整套结核病对策战略,它不仅仅是"抗结核药直接面视下服药",还应包含五项要素:1)以痰涂片阳性患者为最重点2)患者服药的确认3)治疗结果的确认和登记

  • 标签: 结核病 发展中国家 防治对策 战略核心 化学疗法 耐药性
  • 简介:感染癌症移植后患者发病和死亡主要原因,正在兴起更强化疗和免疫抑制疗法将进一步增加这种危险。随着这些危险人群增加,对引起感染致病菌了解至关重要。因为全身不适和发热这些感染经典表现可能由原发病或排异反应引起,所以对于这些患者诊断可能比较困难。在这些情况下,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 标签: 癌症 器官移植 细菌感染 免疫抑制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目的研究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外周血白细胞DNA相对端粒长度是否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能否反映血管组织相对端粒长度,从而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1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组织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相对端粒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颈动脉斑块平均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telomerelength,RTL)为0.56士0.12(平均值士标准差),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平均相对端粒长度(0.45±0.13)(P=0.038)。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表明来自同一患者颈动脉斑块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RTL具有显著相关性(标化相关系数β=0.87;P=-0.0001);外周血白细胞RTL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704,P〈0.001);颈动脉斑块样本RTL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528,P=0.002)。结论人颈动脉斑块组织外周血白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具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替代血管组织研究端粒长度心血管疾病关系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端粒长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颈动脉斑块 外周血白细胞DNA
  • 简介:目的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心血管危险因素、Framingham积分之间关系。评估baPWV对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方法将144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48例)非冠心病组(96例),非冠心病组根据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正常对照组(46例)、危险因素组(50例)。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结果三组之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校正年龄后,三组baPWV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baPWV多重传统危险因素正相关。其中,年龄、收缩压为baPWV独立预测因子,二者影响相当。baPWVFramingham积分正相关(P〈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评价baPwV对冠心病诊断、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和0.944。结论baPWV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相关性,对冠心病诊断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Framingham积分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目的总结心包疾病病因,拓展临床思路,让心包疾病病人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8例心包疾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疾病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结核性心包炎居首位。结论心包疾病常是全身性疾病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也可作为唯一心脏病损出现,隐袭起病,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 标签: 心包疾病 病因 分析
  • 简介:<正>化学疗法使结核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从50年代异烟肼问世后,结核病控制进入了化疗时代。随着新抗结核化学药物陆续发现,以及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和发展,化学疗法不仅对结核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当今控制结核病最有武器。化学疗法之所以成为结核病控制中主要武器,在于它显著提高了病人治疗效果,大幅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全程管理 全程督导 化学疗法 化疗方案 结核病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可行性效果。方法将2012年1~6月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传统组,再将2012年7~12月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89例作为(临床)路径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脑卒中临床路径管理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率等指标。结果路径组患者等候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路径组患者健康生活习惯依从性、患者满意率均高于传统组(P〈0.01);路径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以缩短患者诊疗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卒中 诊疗质量
  • 简介: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化心力衰竭患者常难于取得疗效,由此应运而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理念.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CT监视下定向硬通道技术开颅手术治疗3~5级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94例老年HICH患者,按手术方式分开颅手术组(50例)微创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重度残疾率差别。结果开颅手术组死亡率为44%,微创手术组死亡率为32%,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预后,Ⅳ级V级植物生存状态为重度残疾,开颅手术组重度残疾率为50%,微创手术组重度残疾率为23%,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监视下定向硬通道技术简便、有效方法,可改善3~5级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监测 定向硬通道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CDKN2A/2B基因rs2383208单核苷酸多态性中国西南地区汉族妊娠期妇女糖耐量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西南地区汉族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耐量正常组495例(59.64%),糖耐量异常组335例(40.36%);糖耐量异常组包括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受损组279例(33.62%)和妊娠糖尿病组56例(6.74%).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飞行质谱法检测CDKN2A/2B基因rs2383208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结果CDKN2A/2B基因rs2383208AA、AG、GG3种基因型在所检测妇女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南地区妊娠妇女中,未发现CDKN2A/2B基因rs2383208A/G多态性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妊娠糖耐量异常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CDKN2A 2B
  • 简介:大咯血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止血药物应用目前仍然临床治疗基石。因为绝大部分经气管或血管介入止血治疗手段都需要有充分完成其准备条件时间窗。本研究总结了在需要选择呼吸介入术治疗之前在垂体后叶素应用无效或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49例大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针对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作出初步评价。

  • 标签: 咯血 生长抑素 影响因素 有效性
  • 简介: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意外事件之一,更是老年患者常见问题。不仅导致患者伤害,还延长住院日数增加医疗成本,还可能因心理上害怕跌倒,更限制活动或依赖,逐渐演变成失能,影响医疗质量病人对医疗专业信赖。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并列为医院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质量指标,各个国家都致力于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研究和管理

  • 标签: 医院 患者跌倒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