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我院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 12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的 128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施行单独的阻滞麻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1h、 2h、 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 6h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V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1例膈神经阻滞患者, 1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对照组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5例膈神经阻滞患者, 6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11.7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差异较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较显著,还可降低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颈丛臂丛 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干预后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呼吸道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 88 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干预,入组时间: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 n=44 )及常规护理(对照组, n=44 )开展呼吸道护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发生气管套管痰液阻塞、肺部感染及气管粘膜损伤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行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呼吸道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优化患者的血气指标。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术 循证护理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来到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3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JMP计算机软件根据学生的学号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与问题组,传统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方法,问题组学生接受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将两组学生的神经内科考试分数、神经内科学知识熟悉程度评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问题组学生的神经内科分数为(89.47±3.26)分、知识掌握度评分为(69.48±1.78)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带教 考试分数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超、 MRI检查,对比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超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超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手术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手术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风险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降低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风险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 手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加强细节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 94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时间是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5月,经等量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调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差错事故发生评分、疾病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增强护理管理效果,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强化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工作 细节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电脑随机法分为实验组 31例和对照组 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后 PSQI、 SAS、 SDS评分均有所降低( P< 0.05),实验组护理后 PSQI、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 TN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恢复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三叉神经痛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路径式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早期路径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出血 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下肢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接诊的68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当做观察目标,并按照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术前下肢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同时还应比较其术后24 h及48 h内的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为(22.96±1.83),术后48 h的MMSE评分为(25.02±2.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术前下肢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全麻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尽快恢复术后认知功能,值得持续关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术前镇痛 下肢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12月眼科接诊的64名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视野缺损、光敏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神经纤维)、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研究组四项视神经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常规组(8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显著改善患者视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视力。

  • 标签: 眼底病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视神经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12月眼科接诊的64名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视野缺损、光敏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神经纤维)、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研究组四项视神经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常规组(8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显著改善患者视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视力。

  • 标签: 眼底病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视神经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以及对脑水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将通过对照实验形式开展,将纳入75例脑出血患者参与实验,在实施血肿清除术后予以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并命名为观察组;与此同时,再次选取75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并比较分析其具体疗效。结果:分析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21d的脑水肿体积,结果显示,在术后3d~21d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其脑水肿体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3d~21d的NIHSS评分也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并对促进脑水肿恢复、降低脑损伤有积极帮助。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早期高压氧治疗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在神经重症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所收治的 神经重症失禁性皮炎患者 80 例进行相关研究,并借助数字表法将分为 2 组,各 40 例。这中间,参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则采用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的方法,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 SAT 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SAT 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失禁性皮炎患者,行 规范化肠内营养联合皮肤护理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 SAT 评分。故而,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 肠内营养 联合皮肤 失禁性皮炎 SAT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诊治的 80例 带状疱疹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 40例,采取 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痛以及心理状态。 结果 两组患者 护理前 VAS评分 对比, 组间对比, P>0.05;实验组护理后 VAS评分 ( 1.37±0.34)分 低于对照组( 3.16±0.38)分 ,组间对比, P<0.05; 两组患者 护理前 SAS、 SDS评分对比 , 组间对比, P>0.05;实验组护理后 SAS评分 ( 45.16±5.38)分、 SDS评分 ( 45.36±5.78)分 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 P<0.05。 结论 对 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减轻神经痛,改善心理状态,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个性化护理 神经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女性患者入选我院。用托特罗定酒石酸盐片治疗,观察组中 53名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资料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神经电刺激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脊柱脊髓损伤并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脊柱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新癀片联合艾盐热敷对降低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所致疼痛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8年 12月于本中心住院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新癀片外敷联合温毛巾热敷,观察组给予新癀片外敷联合艾盐包热敷,比较两组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无疼痛 25例,发生疼痛 15例,疼痛发生率 37. 5% ;对照组无疼痛 15例,发生疼痛 25例,疼痛发生率 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硬结发生情况:观察组无硬结 36例,有硬结 4例,硬结发生率 10% ;对照组无硬结 30例,有硬结 l0例,硬结发生率 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新癀片联合艾盐包热敷对降低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所致疼痛硬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疼痛,降低硬结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新癀片 艾盐包 热敷 鼠神经生长因子 肌肉注射 疼痛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间,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以及护理满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42名神经外科护生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和理论考核成绩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学习态度评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和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体验评分、护理知识评分和合作能力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合作学习结合点拨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合作学习 点拨教学法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查房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