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塍镇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开展情况,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有效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儿童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接种证查验情况,实施查验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关键解决措施,采用EXCEL软件对入托入学相关报表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和改进之后,本辖区接种证查验开展率为100%,接种证持有率为100%,疫苗补种7027人次,补种率达到98.1%,疫苗补种全人数99.6%。结论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明确教育,卫生部门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培训,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宣传动员及加强后勤保障等综合措施,能有效促进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 新入学儿童 接种证 查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给予分期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在保证治疗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不稳定骨盆骨折 四肢多发骨折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6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Gamma钉进行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更少,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防旋髓内钉 老年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避免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和客观公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的重要控制因素有6大方面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人员、先进稳定的实验设备、及时更新准确的实验方法、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和对实验全过程的规范控制。结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坚持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按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仪器校准、能力验证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各类检验样品能力,以保证检测结果公证客观、准确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原因及预防。方法对568例56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68只眼中有26只眼后囊膜破裂,4只眼是撕囊不慎引起,术中5只眼由于水分离时注入水过多、过猛致后囊膜破裂,7只眼由于雕刻太深,致后囊膜破裂,5只眼由于超声能量太大致后囊膜破裂,3只眼超声乳化碎核时致后囊膜破裂,有2只眼在注吸皮质时,负压过高致后囊膜破裂。结论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原因,为减少后囊膜破裂提出了有效预防措施。

  • 标签: 白内障手术后囊膜破裂原因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床旁快速检验心梗三项在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8例急性胸痛患者给予床旁快速检验心梗三项。结果缩短急诊检验出报告的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防范了医疗差错及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体会床旁快速检验心梗三项对急性胸痛患者有提高早期诊断效率的作用,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床旁快速检验 心梗三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LABA干粉吸入剂(施立稳)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ICS/LABA混合吸入剂(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 &beta 2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江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应用现状,分析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应用不恰当的原因,并探讨其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意义。方法对浙江8家基层医疗机构的2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未正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原因。分析自初发脑梗死至调查时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的情况及其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未正规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的原因中,因用药出现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最高,占40.43%,其次为从未被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28.37%,存在用药禁忌症17.73%,服用其他药物10.64%,患者自行减量2.84%。结论浙江地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应用不足的现状,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标签: 脑梗死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一2014年3月,使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11例,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月,平均10.5月。手术后感染治愈,无一例需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或者更换固定材料。结论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手段之一。

  • 标签: 持续闭式引流 骨水泥链珠 腰椎骨折 内固定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两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3例,分为置换组、PFNA组、LCP组,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置换组、PFNA组优良率,明显优于LC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置换组和PFNA组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两种内固定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两种内固定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骨科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使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对照组使用股骨近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3.33%、63.33%,两组间的有效率与满意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股骨近端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人 不稳定性 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1次,1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阿托伐他汀钙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COPD治疗中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祛痰、平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步行6min距离以及呼吸困难评分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COPD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期COPD治疗中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稳定期COPD N-乙酰半胱氨酸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病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8例白内障病人术前术后进行专科护理及手术知识灌输、指导。结论加强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X线平片、螺旋CT对脊椎骨折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0例椎体骨折病例均有脊椎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的显示率分别71%、31%、CT优于X线平片。结论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D的联合应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脊椎骨折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药性。方法将13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使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69例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片,治疗组69例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用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减少消心痛的耐药性,医疗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硝酸异山梨醇酯片 心绞痛 疗效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否优于长期家庭氧疗。方法将5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家庭氧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家庭NPPV治疗。随访2年,分别测量比较患者在出院时、出院2年后的FEV1、FVC、、PaCO2、PaO2、6分钟步行距离,并观察2年内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时FEV1、FVC、PaCO2、PaO2、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出院2年后治疗组FEV1、FVC、PaO2,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再住院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疗效优于长期家庭氧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