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在纺织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近6年来,通过对纺织小区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和上门家访的方法,结合全社区居民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果纺织小区社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2.42%,治疗率96.7%,控制率89.94%。结论在居民社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社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 发病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仓市浮桥地区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10例RRTI患儿作为RRTI组,110例健康儿童作为非RRTI(对照组),通过患儿家长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和微量元素检查对比分析影响RRTI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健康状况不良、早产、人工喂养、家庭成员吸烟及微量元素缺乏是影响RRT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出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儿童保健是降低RRTI发病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小区居民过敏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同类病患及居住环境等状况对发病的影响,以探索本次居民过敏性皮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0名经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的患者和57名诊断为非过敏性皮炎的居民共8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动植物养殖状况对发病的影响在这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过敏史与家族同类病患对发病的影响在两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过敏史和家族同类病患可能是30名居民本次过敏性皮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过敏性 皮炎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常州市某镇居民肿瘤发病及分布情况。为评价恶性肿瘤对该镇居民健康危害程度及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2013年《常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报告的某镇肿瘤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镇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的特征与趋势。结果3年来该镇共报告恶性肿瘤675例,其中男性414例,女性261例,60~69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72.5/10万,44岁以下年龄段人群男性发病人数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74岁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年间男女性发病率居第一位的分别是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为141.7/10万和64.1/10万。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该地区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高于女性,肺癌发病居首位,60岁以上老年人是恶性肿瘤高发病人群,开展恶性肿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是当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不良个性特征和负性情绪与脑卒中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参照(SDS)、(SCL-90)、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SRRS),对126例思路清晰、有表达能力的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门诊一般就诊患者125例为对照。结果病例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负性生活事件,以及防御方式的不成熟有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防治脑卒中时,除了控制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还应调整情绪,加强心理调适。对不良性格加以矫正,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

  • 标签: 老年人 脑卒中 心理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后3h内收缩压的初次测量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后15min内的平均收缩压变化最大;发病后15min~24h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慢慢降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收缩压明显上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发病前后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碘充足的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4.14%,其中男性的发病率约为1%,老年和育龄妇女是甲状腺结节高发人群,其发病率可高达5%。近年来,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5%~10%甲状腺结节患者会发生甲状腺癌,而且甲状腺癌的发生机率与大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放射线接触史、家族史及其他许多因素紧密相关。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病因 流行病学 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心源性脑梗塞具有见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少、患者的满意度高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势,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源性脑梗塞 尿激酶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不同孕周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62例ICP病例资料按照孕周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是ICP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孕周<36周组的早产率、羊水粪染率均明显高于孕周较长的患者组,新生儿评分也较低。孕周>38周组的新生儿评分也不太高。本组研究三组产妇在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以及产后出血等情况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孕周与妊娠结局有密切关系,临床确诊后要密切监护,36~38周可能是终止妊娠的最佳阶段。

  • 标签: 妊娠 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孕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测进行分析,探究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不记名选择与自主报名与方式选取35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35位正常妊娠妇女,高血压患者均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时间段内确定,分别作为观察对象与对照对象。检测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通过观察与分析,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的检测发现,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高,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也较高,P值小于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检测阳性率较高,存在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突破。NALP3炎性复合体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作为一个内源性危险信号,沉积于组织会激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且能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激活多个过程,最终导致NALP3炎性体的形成。NALP3炎性体作为一个多蛋白复合体,活化后可以介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激活,从而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体转化为成熟的IL-1β,诱导痛风炎症的发生。现就有关NALP3炎性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MSU的相互作用在痛风发病过程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炎性体 NALP3 单钠尿酸盐
  • 简介:摘要特发性视神经炎是神经眼科一类常见的疾病,多种机制与其相关。氧化应激损伤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近年来以氧化应激损伤在ON的研究很多,本文将对氧化应激在特发性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特发性视神经炎 氧化应激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9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MS的定义进行MS筛查,并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腹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于MS的发生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肾功能异常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MS发生率较女性高(P<0.06);在非MS高血压患者中,女性合并血脂紊乱以及合并高BMI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单纯高血压及合并高血糖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是高血压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BMI与MS的发生无关;MS组与非MS组相比,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均较高(P<0.05)。结论MS在男性中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于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等因素相关,高血压合并MS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部位检出率与工作环境及发病季节、吸烟等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反映我区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的特征。方法总结10年来我区现役军人胃镜检查3558例,确诊消化性溃疡病例270例。结果就发病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就发病季节,冬秋季的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夏季;吸烟者溃疡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者。结论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发病部位、工作环境、季节、吸烟有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产生小儿肠炎的病因,症状表现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健康状态。方法选取消化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患儿30例,分析肠炎病因,临床比表现及脱水现象,对其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早期评估护理问题,给予基础护理及静脉补液,口服补液盐。30例患儿症状缓解无脱水现象,有效控制炎症发展,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对其小儿肠炎的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是重点,精细的护理干预是促进康复的积极手段,纵观疾病发生治愈的全过程,应以预防为主,治疗及保持生活用具无菌为辅,减少小儿肠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小儿肠炎 消毒 临床护理 脱水补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宜宾市翠屏区玉泰外科妇产科专科医院确诊的310例孕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确诊的310例孕晚期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对临床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其中出血量最大,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在临床最为多见,本研究无1例行阴道分娩,患者剖宫产后新生儿均存活,其中边缘性前置胎盘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者较多。结论孕晚期前置胎盘较为凶险,坚持按孕期保健要求定时产检,可及时发现前置胎盘并治疗,可大大提高围产儿生存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相关因素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