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伐他汀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我院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阿伐他汀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阿伐他汀强化降脂组(强化组)和对照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阿伐他汀10mg,qn;强化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阿伐他汀40mg,qn;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安慰剂10mg,qn,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hs–CRP及TNF-α。结果强化组及常规组中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强化组中hs-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强化降脂治疗更能降低hs-CRP及TNF-α水平,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阿伐他汀 强化降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得出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并针对影响的原理作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的药物影响临床医学的案例的分析来得到本文的主要目的。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 药物 结果 干预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几乎均离不开联合用药,并且联合用药的各类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皮肤科的治疗领域中。本文就皮肤科用药重点分析了几则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

  • 标签: 皮肤 相互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在医院使用抗菌药物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调查我市医院的药剂科,并对药剂科在实践中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药剂科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且对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较大的作用。结论一方面药剂科要不断进行临床药剂实验的工作,并不断将经验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药物使用中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医院在使用抗生素中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药剂科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菌药物使用,实验组患者进行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发生率(12.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更换药物发生率(37.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3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更换抗菌药品和联合用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缩小,保障了用药者的利益,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合理设计处方。方法针对不同病人的症状和病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结果当药物配伍使用时,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和药理的性质不尽相同,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配伍变化。结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及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配伍变化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急性感染,尤其对外感高热不退者、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迅速见效。偶见皮疹,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格观察本品溶解后有无细粒沉淀,并注意澄明度,有沉淀或澄明度不好者停用。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科学护理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随机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药流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前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后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流后的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药流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为(7.5±3.6)d,对照组则为(16.8±3.9)d,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我们得出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 药物流产 阴道流血时间 出血量
  • 简介: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R)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增长[1].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估计,欧洲范围内AMR相关感染每年将导致2.5万例患者死亡,额外增加250万住院日以及15亿欧元花费[2].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就会导致610例患者死亡[3].因此,预防和控制AMR的传播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手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 5月5日 医院感染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 简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形成是冠心病防治中两项基本且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作为指南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后,与阿司匹林共同预防血栓形成,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随着各种治疗指南的不断完善,调脂、降糖、降压等药物也被列入冠心病治疗指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治疗中非常普遍,这也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

  • 标签: 研究进展 药物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 他汀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曾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患者均以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产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引发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占据比例较多的为IC类,另外还有IA类,在应用胺碘酮过程中也会发生。在联合用药中会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洋地黄及利尿剂应用方面。结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起到良好效果,但也会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对联合用药应当适应选择,从而减少心律失常作用发生。

  •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物 致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1-2020.12未开展药学干预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另将2021.1-2021.12开展药学干预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1.60%)低于参照组(6.11%),P<0.0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合理用药概率。

  • 标签: 医院药物 药学干预 用药合理情况 抗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将50例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处方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服用说明书对其不合理临床用药情况予以分析以及筛查,进而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包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的5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工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和8例,而对照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6例和13例,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两组存在着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为了进一步的促进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质量的提升,必须做好药剂培训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1月收治的26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不施以药物干预;观察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施以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2.31%)同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53.85%)比较,升高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障。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全麻慢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气管插管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组(n=20);B组盐酸哌替啶+氟哌利多+咪唑安定组(n=20)。两组患者手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并以1-2%丁卡因对咽、喉腔黏膜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通过静脉注射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环甲膜穿刺前后1min,气管插管前后1、2、3min时间点的MAP、HR、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诱导过程的记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A组诱导后各时间点MAP、HR呈下降趋势(P﹤0.05);而B组于环甲膜穿刺后及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其中以气管插管后1、2min升高较为明显(P﹤0.05)。但A组患者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镇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表麻下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药物基因组学对临床个体化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阅读并分析近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相关文章,对药物基因组学在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面的作用加以归纳、总结。结果及讨论药物基因组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药物代谢、转运和药理作用的基因多态性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进展,有些药物有重大突破,如预防氨基糖苷类的耳聋问题,但更多的药物研究还都处在起步阶段,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及新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的研发,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治疗学上按基因选药的个体化用药医疗模式。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遗传多态性 疗效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雌激素对药物流产后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后,给予雌激素治疗,有利于减少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雌激素 阴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