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被广泛用于高脂血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肿瘤辅助治疗以及肺部炎性病变的治疗中。但是在治疗效果显著的同时,他汀类药物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横纹肌肉溶解症、肝脏损害、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炎等,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明确用药禁忌症,严格执行临床用药规范,或者使用其他替代类药物,在用药期间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排查病因,停止用药,使用其他降脂类药物

  • 标签: 服用 他汀类药物 副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西药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但是对于西药的市场管理还未能及时完善,导致我国普遍存在多种西药联合共用的现象,最终使得患者的健康问题不仅未能得到好转,更诱发出诸多的不良反应,继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出现医疗事故等等,极其不利于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多种西药联合共用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西药使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多种西药 共用 副作用
  • 简介:摘要在中药药性理论当中,四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重要的四气包括寒热温凉这四种属性,但是当前的中药研究工作往往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寒热这两个属性当中。总体上来说,寒热的属性其本身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作用是很大的,但也往往成为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本文针对中药中的寒热药性进行简要探讨,尤其指出寒热药性经常导致的毒副作用,这对于中药的进一步推广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中药 寒热 药性 毒副作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靶向药物安维汀治疗结直肠癌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抽选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安维汀靶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并制定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有6例患者发生高血压,有5例患者发生出血,无一例胃肠道穿孔、心脏毒性患者出现。结论利用安维汀药物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少,且症状轻微,均低于Ⅱ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相应护理方法护理后仍可继续进行靶向治疗。

  • 标签: 安维汀 靶向治疗 结直肠癌 副作用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药物合用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药物合用的效果、禁忌等,不仅仅受到药物本身的影响,患者自身还有一种药物代谢酶,在人体内会促进药物代谢,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药物的吸收。关于药物代谢没在药物合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中,首先对药物代谢酶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结合药物合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药物代谢酶在药物合用中的作用

  • 标签: 药物代谢酶 药物合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效果,为需要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鼻咽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口轻黏膜反应、皮肤反应、腮腺反应、情绪变化以及全身放疗反应程度等副作用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对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的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鼻咽癌患者 放疗副作用
  • 简介: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R)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增长[1].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估计,欧洲范围内AMR相关感染每年将导致2.5万例患者死亡,额外增加250万住院日以及15亿欧元花费[2].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就会导致610例患者死亡[3].因此,预防和控制AMR的传播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手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 5月5日 医院感染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将50例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处方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服用说明书对其不合理临床用药情况予以分析以及筛查,进而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包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的5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工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和8例,而对照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6例和13例,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两组存在着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为了进一步的促进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质量的提升,必须做好药剂培训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1月收治的26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不施以药物干预;观察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施以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2.31%)同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53.85%)比较,升高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障。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与西药可能从不同的环节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结果,但也可能相反,干扰临床治疗,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中西药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问题。方法由于目前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有所差异。结果在临床用药中更需要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加强药学监护,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西药 相互作用 动力学 药物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明显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中控制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间隔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11日至2017年2月20日注射抗菌药物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临床处理(对照组),另一组予以给药间隔控制干预。观察两组用药合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间隔合理概率为96.77%,相比对照组的87.10%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6.45%,较对照组数据(20.97%)而言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注射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合理控制给药间隔,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合理用药 给药间隔 门诊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药物管理室收纳的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这三种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198576例中随机抽取1000例,与前两代该类药物进行药剂类型和使用频度对比,并比较药物的成人用药剂量和方式。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物使用频度为11.20,高于第一代的3.86,低于第二代的17.3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中常用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成人用药多采用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用药方式,药理特征相似。结论目前,我院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较为合理,对其药理特征较为明确,用药保障较高,治疗疗效明显。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健康的影响及自我防护,希望可以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人员的影响,提高健康水平。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6月在我院的静脉配置中心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23例,并选择自2016年7-12月在一直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23例,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白细胞、血小板、脱发、月经失调、肝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脱发、月经失调、肝功能异常方面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接触抗肿瘤药物 影响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以抗高血压药物为例分析和研究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建议。方法随机在医院里选取2013-2014年中血压患者320例,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分别给予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高血压总有效率作比较,四种治疗方法治疗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医疗人员应该综合各种因素,给患者提供相对最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预防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提高深静脉穿刺置管率,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率,减轻患者痛苦,保障静脉输液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通过鱼骨图分析要因,最终确定化疗药物外渗的根本原因,运用PDCA理念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QCC活动后化疗药物外渗率由改善前13.5%下降至改善后4.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降低了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率,减轻了患者痛苦,确保了输液安全,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 化疗药物 外渗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有效防护方式。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药店OTC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具体管理方式的探讨分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使管理水平提升。高水平的药物管理制度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建议,减少医药浪费,促进OTC药物使用安全性提升。

  • 标签: 药店 OTC药物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我最近常出现紧张性头痛,几乎天天靠服用复方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开始效果还不错,吃药后头痛就能很快缓解。但在连续用药一周后,效果越来越差,服药后仍然头痛不止.甚至更加严重。我去找医生,医生分析说可能是药物导致的反弹性头痛,是这样的吗?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弹性 药物 复方阿司匹林 缓解疼痛 连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