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双黄注射具有清热解毒,广谱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随着应用的增多,也有过敏反应的报道,其中以皮疹最为常见,但也有较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相关报道。因此,对双黄针剂过敏反应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过敏反应的机制和原因有药物本身问题,如双黄中的双花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里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又有个体因素,如年龄与过敏有关,年龄小及年龄高的人易过敏。减少过敏反应,用药前认真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患者慎用,可制成皮试剂,皮试(+),不予应用;对首次用药者要密切观察;静点双黄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对儿童和老年人尤应注意。同时建议厂家加强药物的提纯,对颗粒的大小、剂型的成分进一步研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过敏反应 防范 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双黄注射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双黄注射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d。结果双黄注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论双黄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心肺疾患 辅助治疗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双黄注射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材提取制成的棕红色澄明液体。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本文就双黄注射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进行阐述。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药理作用 临床用途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双黄注射药理研究越来越深入,双黄注射在临床治疗的一些新用途被不断发现。为促进双黄注射更加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本医院的临床经验对双黄注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指出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利尿和镇静以及降压等药理作用;金银花具有抗菌、清火、消炎和治疗胃溃疡等药理作用;连翘具有抗菌和缓解患者呕吐的作用。本院临床实践表明双黄注射除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治疗外,还能够应用于眼睛角膜突发疾病、流行性腮腺炎和老年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药理作用 临床用途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使用双黄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治疗经验。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011年 1月 -2016年 3月因急性乌头碱中毒在我院治疗的 54例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 (27例 )均采用常规中毒治疗措施,如使用抗心率失常药、进行催吐、导泻的治疗;治疗组 (27例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黄连注射的使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 本研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 (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 (70.37%);治疗组患者中毒症状恢复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 标签: 急性乌头碱中毒 双黄连注射液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双黄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双黄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25℃配伍8h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进样量20?L。同时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双黄注射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配伍25℃放置8h对黄芩苷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双黄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双黄注射主要用于各种急性感染,尤其对外感高热不退者、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迅速见效。偶见皮疹,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格观察本品溶解后有无细粒沉淀,并注意澄明度,有沉淀或澄明度不好者停用。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兴225411)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双黄注射的药理作用,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40例使用双黄注射治疗的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X2=15.3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加强用药途中的巡视,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药理作用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其他药物与双黄注射配伍后出现沉淀的临床原因。方法按照医嘱处方,将双黄注射根据比例进行稀释,选取1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头孢唑林、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另选取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观察两组溶液发生沉淀的情况。结果双黄溶液在以葡糖糖为稀释时与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配伍时呈现沉淀现象;以氯化钠溶液为稀释与头孢唑林配伍时呈现澄明现象。结论双黄注射与PH值大于4.5以上的药物配伍时使用最佳。

  • 标签: 药物配伍 双黄连注射液 沉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注射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的疗效,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于我院妇科治疗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9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起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94.74%)明显优于其余2组(78.95%、63.16%),3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注射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及时治疗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输卵管炎性阻塞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双黄注射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 71例膝关节积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双黄注射保留灌注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61例痊愈,有效 10例,其中 1个疗程治愈 48例, 2个疗程治愈 13例。结论:双黄注射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疗效显著。     关键词 关节炎 双黄注射 膝关节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effusion.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1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effus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treatment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61 cases were cured and 10 cases were effective, of which 48 cases were cured in 1 courses and 13 cases were cured by 2 courses.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effusion is significa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双黄注射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2例患者采取阿昔洛韦作为对照组,另52例患者采取阿昔洛韦结合双黄注射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双黄注射,可有效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炎症因子 病毒性脑炎了 双黄连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注射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广谱抗菌药联合双黄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0天时临床效果、CHE水平及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异常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注射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窄谱抗菌药 双黄连注射液 老年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黄口服与清开灵注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一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双黄口服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口服与清开灵注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双黄口服稍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清开灵注射液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口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例小儿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口服来进行治疗;再选取同时期收治的20例小儿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70.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90;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损害、手足损害、心脑损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昔洛韦注射联合双黄口服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理想,并且各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快速缓解患者的痛苦,治疗的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注射液 双黄连口服液 小儿手足口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