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屈光不正疾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序列发生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电脑自动验光检测;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联合检测,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联合检查下,患者屈光不正各类型检出率与实际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电脑验光在单纯球镜及复性散光检出率上与联合检查方式以及实际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同验光方式检测下,观察组球镜屈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球镜屈光度(P<0.05)。结论电脑自动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动验光联合应用对屈光不正患者屈光类型检测准确性较高,根据检出患者屈光程度对应数据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利的数据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脑自动验光 综合验光仪 主动验光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5例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endovascularaorticrepair,TEVAR),应用Arrow导管行蛛网膜下隙置管,采用专用脑室引流装置行脑脊液引流。通过合理调节脑脊液引流袋的位置,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及对神经系统的密切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麻醉苏醒后未见下肢轻瘫、截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无1例出现颈抵抗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中枢感染症状。结论积极细致地进行患者脑脊液引流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脊髓缺血,保障术后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脑脊液引流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23例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CT平扫资料,总结CT平扫成像特点、提高临床认识。结果本组23例患者其CT表现主要包括主动脉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宽、增宽主动脉密度不均、显病变腔内钙化影、主动脉壁钙化、病变累及分支并有管腔增粗、心包或胸腔积液等。结论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院应广泛开展。

  • 标签: CT平扫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双源CT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评价其图像质量、有效射线剂量,旨在研究大螺距双源CT进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患者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方式,B组使用普通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评价由两个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总量使用机器自带的记录数据。结果大螺距模式主动脉伪影明显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得分(1.2±0.2)较普通扫描组(2.2±0.5)有明显差异(p<0.001)。扫描长度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明显减少(p<0.001),A组6.5sB组1.6s。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螺距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等明显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A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某院心内科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心脏重症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于床旁或者心导管室行IABP置入术,比较IABP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动脉压、24h尿量、心脏射血分数、心排出量、脑钠钛等。结果:30例患者经过IABP辅助治疗后,28例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好转率达93.33%;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平均动脉压与24h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与心排出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血浆脑钠钛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结论:IABP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从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脏重症患者 应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相应的急救监护措施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对30例明确诊断的患者采取止痛,卧床休息,控制血压、心率,心理干预等对症处理。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接受外科或介入治疗病情好转,2例死亡。结论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早期采取急救监护措施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是降低瘤体破裂,赢得外科或介入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急救监护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病的特征性CT征象。结果CT诊断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结论CT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动脉窦瘤破裂产生的杂音与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很相似,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对此病做出准确诊断,且迅速准确性亦优于心导管检查。但检查中必须注意是否合并其它心脏畸形,避免漏诊。

  • 标签: 主动脉窦瘤 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MIH)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1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和分析。结果15例MIH中,Stanford分型的升主动脉A型的有5例,仅累及到降主动脉B型的有10例。5例还患有穿透性溃疡,患有的并发征为胸腔积液的有6例,心包积液的有3例,主动脉夹层的有2例,主动脉瘤的有3例。结论64排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的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壁内血肿的间接、直接征象和并发征象,能决定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

  • 标签: 64排螺旋 主动脉壁内血肿 CT
  • 简介:目的:讨论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老年患者的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5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老年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7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48例(68.6%)。有效20例(28.6%),无效2例(2.8%),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50.0%),有效14例(20.0%),无效21例(30.0%),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病痛,降低发病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尖端影像彩超诊断仪对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关闭不全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预检分诊和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2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急诊预检分诊和紧急救护与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快速预检分诊被送到抢救室进行抢救,本研究内未出现分诊错误病例,28例患者当中,未出现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被安全转入病区进行治疗,有8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好转出院,2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准确分诊、明确早期诊断,监视病情变化,控制患者的血压并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予以心理干预和指导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胎儿主动脉部分弓异常情况下超声检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胎儿出现主动脉弓异常情况下的记性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在本次对胎儿病症的探究之中,共选择本院自2015年度11月份起始,截止到2016年度11月份为止,在本院之中使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的产妇共计500例,在使用超声波检查技术检测阶段,并在临床检查之中发现14例胎儿出现了主动脉结构弓异常的情况,其中13例胎儿在经过后期进一步的全面分析检查之后被确诊为主动脉弓异常,在探究阶段主要以这13例胎儿为主要的探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探究工作。结果在对这13例胎儿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阶段之中,发现这13例胎儿中有1例出现了主动脉弓离断,6例出现了主动脉弓狭窄,在胎儿体内的三血管结构之中,这两种类型畸形情况都会导致在主动脉的结构之中出现内径较为狭小、主动脉结构之中血管比例数值的异常。同时,在这13例胎儿之中出现了1例双主动脉类型弓异常,以及5例出现了主动脉结构弓异常、右位主动脉部分弓异,在胎儿体内的三血管结构之中,这两种类型畸形情况都会使得主动脉结构和动脉道观之间的距离变大。另外,当胎儿主动脉结构之中出现了弓异常之后也会在一定程度引发胎儿出现其他心内畸形。结论在对胎儿主动脉部分弓异常情况进行检验的阶段之中,使用超声类型的检查技术能保证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这种技术对于孕妇以及胎儿的没有健康方面的影响,可以在对胎儿临床诊断的阶段中进行推广。而当胎儿出现主动脉部分弓异常情况的时候,并存着不同类型的畸形情况。

  • 标签: 主动脉 胎儿 弓异常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检测确认单纯为封闭抗体缺乏的16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89例,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72例,未行任何处理,比较两者妊娠结局。研究组经治疗后常规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59.6%及33.3%,流产率分别为11.3%及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68.1%及23.5%,流产率分别为10.2%及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封闭抗体不足复发性流产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封闭抗体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复发性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瘤患者行深低温上半身停循环下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5个月,情况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深低温上半身停循环技术行有效的神经系统及腹部脏器保护,对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瘤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

  • 标签: 血管外科手术 胸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的价值诊断。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3例,所有患者在全部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之后,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阅片。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口、内膜片以及真假腔在该全部43例患者都会看到,19例Ⅰ型患者、9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9例患者左髂总动脉受累、7例右髂总动脉受累、3例右肾动脉受累、4例左肾动脉受累、5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4例腹腔干受累、3例无名动脉受累、3例左颈总动脉受累、5例左锁骨下动脉受累,5例患者双侧髂总动脉受累。除此之外,43例患者均可见内膜片以及真假腔,以及直径为2.2~29.3mm的多发或者单一破口,平均破口直径为(13.3±1.9)mm。结论在主动脉夹层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体现,并且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地得到确诊,另外也可以用作重要影像学参考,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