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的大提琴改编版在实用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方面无以替代。由于《音阶体系》由小提琴版改编而来,它的指法特征是伸张指,其合理使用无疑会在音乐和技术上给演奏带来诸多好处。音阶练习应尝试不同的指法。弓法练习也是《音阶体系》的重要内容。《音阶体系》既是音准练习,也是流畅练习。应该以创新的精神来对待《音阶体系》.

  • 标签: 卡尔·弗莱什 《音阶体系》 大提琴 使用特征 音阶练习
  • 简介:中国音乐的理论话语应为中国之音乐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诸种因素制约所成形而下和形而上话语系统的综合体。可分为实践型理论话语和理念型理论话语。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应该回归历史语境,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造的深层内涵,在厘清整体架构的前提下,多视角把握,方能真正有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数代学者孜孜以求,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努力探索,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自觉并非“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明确文化基因,否则变异了也无从认知,这才是一种悲哀。应该自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何以步履艰难,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 标签: 中国音乐 理论话语 实践型 理念型 体系 自觉
  • 简介:文章梳理了巴托克在对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的采撷和收集整理研究中所获得的重要认知及产生的音乐观念,探求了作曲家将民间音乐素材进行理性处理并将其转化为音乐创作的形式逻辑设计和风格特色构建的步骤过程;从具有数理逻辑关系的对称轴心体系与黄金比例技法个方面,通过对作曲家《架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之第一乐章的材料及结构分析,来探寻并试图揭示巴托克音乐观念与其音乐形式程序的关联。

  • 标签: 巴托克 民间音乐 调式音阶 理性处理 黄金比例音阶 泛音声学音阶
  • 简介:作为翻译家的缪天瑞先生,他的译著涉及到音乐的各个方面。缪先生精通日文与英文国文字,1929年以21岁的年龄出版首部译著《钢琴基本弹奏法》。后来,又为工作需要,或翻译或编译过大量的涉及音乐各个层面与领域的文献资料,他所翻译的音乐著作

  • 标签: 该丘斯 音乐理论 和弦外音 对位法 曲式学 大音阶
  • 简介:音乐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音乐基础课不论在课程的设置,还是课堂内容等方面都显得十分陈旧而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星海音乐学院于2009年起建立音乐基础部,将基本乐科教研室、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研室和音乐学理论共同课教研室纳入该部门,快速稳定的推进了专业基础课程的资源整合和优化。2009年音乐基础部申报的教改项目《音乐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我院院级教改项目,2010年,该项目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项目,2013年12月,该项目结题,并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文章就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基础课的改革思路作出简要的阐述,以期对其他兄弟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星海音乐学院 音乐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 简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敬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专业能力和价值取向。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联动推进,协同育人。

  • 标签: 高职 工匠精神 培育体系 构建
  • 简介:美丽垦丁流连忘返告别了让大家心情超好的佛光山,耳边还回响着佛光山育幼院孩子们告别时的欢呼与歌声。我们已经在奔向了台湾最南端的高速公路上了。这是我们这次“岸小提琴教学研习班”行程中,真正第二个旅游项目了。我们目的地是台湾的最南端,也是台湾省第一座“国家公园”——垦丁公园。垦丁是台湾著名的观光胜地,2008年风靡大陆的电影《海角七号》就在此拍摄。充满南洋风味的垦丁也是台湾人热爱的休闲之处。垦丁位于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它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

  • 标签: 小提琴教学 台湾省 教学教法 研习 两岸 《海角七号》
  • 简介:功能主义是西方文化人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强调把文化与社会看成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将构成社会与文化的要素割裂地认识。无论是文化人类学还是民族音乐学从方法论上讲都开始关注历史的层面。以功能主义的理论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视角,加之以制度、礼俗与为人奏乐、为神奏乐条脉的理念整体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会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传统究竞应该是怎样的面貌。

  • 标签: 中国音乐文化传统 功能性 制度 礼俗 两条脉 历史的民族音乐学
  • 简介:"使职"是君王的治乐需求所赋予士大夫文人的一种临时派遣性职责;"乐官"是隶属于音乐机构、以管理音乐事务为主要职能的一种伎术官员。历代君王功成作乐、除旧布新、移风易俗、参定音乐政策之时,无不需要士大夫配合。君王赋予练达故事、明解朝章、受其信任的士大夫以"音乐使职"制定具体政策,并由乐官贯彻,利用官署用乐机构实施,构成了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形成与运行的大致模式。"音乐使职"与"乐官"既有上承下行之关系,亦可相互转变,是古代士大夫参与制定礼乐文化政策的条具体途径。

  • 标签: 使职 音乐使职 乐官 礼乐 文馆学士
  • 简介:瓦格纳诞辰百周年2013年是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诞辰百周年,世界各大歌剧院早从2012年便开始为这百周年的纪念庆祝活动而制作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下简称《指环》),有的旧制作翻新,有的则全新制作,前者如伦敦皇家歌剧院(2007年复兴版)、美国洛杉矶歌剧院耗资三千二百万美元的2009年制作、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10年制作的“重金属”版、德国科隆歌剧院2008年“现代工业”版(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演出)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指环》 瓦格纳 制作 诞辰 演出
  • 简介:“思想现代的首要课题是:思想模式的现代。这种工作,首先要从传统一元式模式转变到多元式模式。”(林毓生,1995年)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研究,发展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新课题,并方兴未艾,正形成新的分支学科或边...

  • 标签: “现代化”理论 “现代性” 现代化理论 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文化
  • 简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提出的全新音乐教育方法,并逐步开始在全国各地试点教学。论文通过对"新体系"在四川幼稚园试点进行测试和调查,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有助于指导"新体系"在幼稚园的进一步教学试点。同时,也提供给"新体系"研究人员参考。

  • 标签: 音乐教育 教学法 新体系 幼稚园音乐课
  • 简介:发生于近百年来的中国传统音乐“第三次断层”,是在外来强势文化挤压诱发下的整体文化“断层”之一角,其规模之大之严重超前。但悠久、辉煌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其强大生命活力实际“断而未绝”,故仍能浴火重生。唯有传统音乐理论话语系统,则断裂而“失语”。原因除近代极端心态和激进思潮影响外,科学至上和西方代表先进文明等简单认知,导致机械照搬西方音乐理论话语。今天我们要在全球语境中,与世界展开更高水平的文明对话,同时更加深入、扎实研究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重新整理、接通,阐释并发扬光大传统音乐理论话语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音乐实践,并回馈世界,以丰富和发展世界的音乐学理论体系

  • 标签: 第三次断层 话语系统 失语与重建 文明对话
  • 简介:不明确“音乐审美素质”的具体内涵,就无法清晰、有效地在国家音乐教育体系中落实音乐审美素质教育,而目前国民音乐教育体系比较混乱的核心原因正在于此。音乐审美素质是由欣赏、表演、创作三种能力与审美需要、相关知识及价值态度三种周边支持构成的。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既存在着施教过度,又存在着教育严重不足的现象。一个良好的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结构和层次,体现在能为从普通国民到专业音乐工作者都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教育.过多或过少都是有缺陷的。

  • 标签: 音乐审美素质 音乐教育 体验能力 表演能力 创作能力 审美需要
  • 简介:《乐府新声》2006年第3期上刊登了刘学严、朴英位老师的文章《〈和声学教程〉的教学体系特色(下)》,文末附有“本书的基本规则一览”将小组的《和声学教程》中的和声题写作技术与和声分析方面的规则要求分为12个条目进行讲解。讲解概括性强,简洁清晰,在实际教学中极有价值。

  • 标签: 老师 中介 和弦 和声学 教学体系 和声分析
  • 简介:通过对《刘智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的宫调曲牌的分析,可以大致看出当时诸宫调的宫调数量和宫调之间的衔接特点。并且这部作品的宫调特点和元杂剧宫调有直接联系:仙吕宫和中吕宫原本是“仙吕调”和“中吕调”;仙吕调至双调的调关系在元杂剧音乐中是主要的调框架(第一折至四折)。仙吕调的普遍运用、以及它以“上”字为主音的特点,后来演变为“工尺七调”的小工调。

  • 标签: 《刘智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宫调 元杂剧 北曲
  • 简介: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协奏曲作品不仅"体形庞大",是巨大的学习工程,而且要有很高的与乐队合作的能力。钢琴教育大师格拉夫曼曾评价他的学生郎朗在演奏协奏曲方面"有难以置信的天赋与内心感受力"。另外,

  • 标签: 协奏曲 郎朗 钢琴演奏者 演出 美国 札记
  • 简介:歌剧重唱在西方歌剧中承载着叙述剧情、发展剧情、抒发情感、激发矛盾、引发高潮等艺术功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歌剧的戏剧性。对不同版本歌剧重唱的音乐诠释比较研究对后来者的演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经典重唱——第一幕结尾的爱情二重唱和第四幕结尾的四重唱已成为许多中外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本文通过版本介绍、音乐表现比较、声部平衡比较、舞台编排比较等方面对这个重唱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演唱该剧中的重唱的声乐学习者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 标签: 歌剧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 音乐诠释
  • 简介:文章根据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富于半音变化的特点以及善于渗透和嬗变的独特性能,提出了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在同中音理论体系、(甫页)曾乐学体系中运用的新说,并详述了其意义和方法。

  • 标签: 蓝狄尼六和弦 同中音理论 (甫页)曾乐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