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1994—2013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空心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它不是影响山东省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因素;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和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等要素成本对山东省产业空心化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减缓,它们成为仅次于要素成本的影响山东省产业空心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空心化 时间序列
  • 简介:滇西地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区域之一,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开发难度较大。作为我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特征,产业扶贫能够显著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造血式”扶贫。在此背景下,保山锐意创新,以特色工业产业为引领,通过兴建“园中园”,构建了“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本文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以及利益联结三个方面,阐述了保山依托“园中园”实施产业扶贫的具体过程,并总结其成效与经验,为滇西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

  • 标签: 产业引领 滇西地区 扶贫开发 保山园中园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将越发的显著,应当将文化产业确定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一方面通过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文化复兴提升国家和民族形象,这将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探索文化产业与现代化、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并分析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积极影响。

  • 标签: 文化产业 现代化进程 国家竞争力
  • 简介:湘潭县是湖南省农业大县,人口98.5万,其中农业人口60余万人,农村困难家庭及人口3.4万人。近两年来,湘潭县立足产业基础,借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城乡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培训就业创业工作,累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22599人,新增就业10276人,带动31000多名职工、农民工家庭增收致富,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2万下降到2016年的2.8万余人,

  • 标签: 培养工程 产业工人 湘潭县 实践 农业人口 困难家庭
  • 简介: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产业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有效参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因此,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有所作为。

  • 标签: 产业 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
  • 简介: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加快发展的意见》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运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快速发展的轨道。

  • 标签: 政府引导基金 融合发展 资本 产业 股权投资 文件精神
  • 简介: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有世界遗产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多年来,旅游产业因其资本投入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已经成为四川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就业、惠民富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综合规划,将旅游业提升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全省各级财政积极响应,大力支持旅游业恢复重建,对提振灾后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旅游支柱产业 四川经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东北大开发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东北大开发的核心任务应当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东北当前实际来看,产业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观念、体制和政策等几个方面,因此,较变观念,改革原有体制,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是提升东北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东北大开发 产业结构 调整思路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核心任务 东北经济
  • 简介: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合、产业集聚型融合、农业产业链条拓展性融合、“农业+互联网”型融合、垂直一体化企业全产业链融合、农业新业态型融合、社会化服务型融合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繁荣了农村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增添了新动力.本文对安徽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遇到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提供参考.

  • 标签: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 融合发展
  • 简介:河南省有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但相对国内其他旅游地区而言,整体竞争力并不强。因此,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及其发展态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从国内外旅游发展及旅游业转型的实践来看,河南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业强省的完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确立一个正确的发展及转型思路。河南旅游业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要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的号召,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业态创新为亮点,努力提高旅游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标签: 中部经济 旅游业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 简介:以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特征为基础,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等四个方面剖析河南省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潜在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协调规划区域分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政府积极参与。

  • 标签: 第三产业 发展特征 竞争优势
  • 简介: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绵阳市财政局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深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动力,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村小康进程的重要途径。我市从1992年起,即在全市选...

  • 标签: 社会化服务 体系建设 产业结构调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自然资源 农村社会化服务
  • 简介:山东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优化,但是二者在时间和变动幅度上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特征。通过对1980—2013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结构偏离度分析发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第二、三产业间的劳动力配置依然存在较大的转移改善空间。对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多种举措增加农业收入,让懂农业的农民留在农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带动优化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 标签: 产业结构 劳动力结构 非均衡 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