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民俗习惯经常影响法官的审判思维方式和语言思维方式。从法理上分析,民俗习惯与法律是具有宗源性关系的,法律是经由民俗演化而来的,法律只不过是民俗的制度化部分。因之,在裁决中以可接受性标准为裁判路径是可行的,即法官要在法律内论证它的可接受性和在法律外(法律与社会之间)论证它的可接受性。

  • 标签: 民俗习惯 法官思维方式 可接受性裁判
  • 简介:离婚案件几乎是基层人民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案件,这类案件的裁判也因此具有很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部分地反映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生态.透过法院的裁判文书,并结合所在地的社会情境,我们发现的是一个模糊的基层人民法院司法群像——冲突的身份,混合的功能.显然基层人民法院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这都是需反思的.我国基层法院的现有结构及运行模式都需进行调整.

  • 标签: 裁判文书 抚养权及抚养费 司法模式 现代性 法社会学
  • 简介:近一个世纪里,中国法学界分别于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颁布前后与近年劳教制度废除后两次热议保安处分制度。民国时期对保安处分制度的移植与实践,可展现出近代法制变革中三对重要矛盾关系的具体影响。近代法制改革绕不过中西法制与法文化的冲突。以禁戒处分为代表的保安处分不仅是典型的舶来制度,更是民国赶超式立法的代表。由于民国烟毒泛滥,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刑法典与回应社会迫切形势的刑事特别法在处置吸食烟毒犯罪方面存在尖锐对立。而禁戒处分在实践中有效平衡了两者之间的冲突。不过,由于民国时期国家能力的薄弱,禁戒处分在基层地区的实践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被基层司法者滥用,以至于背离制度设计之目的。

  • 标签: 保安处分 禁戒处分 烟毒案件 基层司法 国家能力
  • 简介:本文以B市Y区入额法官履职情况为样本,调查研究了该基层法院以入额法官为中心的审判团队构建和专业化分工情况,对比分析得出审判团队专业化分工提升员额法官执法办案效率关键在于选任相应水平的法官助理,并提出法官助理选任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入额法官履职 基层法院 审判团队 审判效率
  • 简介:2011年12月23日上午,百色市检察院在市院机关七楼会议室召开部分基层院检察长向市院述职述廉报告工作会,这是该市自2009年最高检开始实施该制度以来,第一次开展这项工作。平果、田林、凌云三县检察长首批对各自工作进行了客观的总结。不回避问题,不忌疾讳医,敢于揭“家丑”,让评议代表深受震动。

  • 标签: 基层检察院 述职述廉 检察长 百色市 2009年 报告工作
  • 简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基层法治建设面临"以规则为中心"来构建法治社会秩序的国家"表达"与多元化的地方法律规则的"实践"上的距离,这是当代基层法制建设的困境所在。经验呈现出一种"新规则治理",其是建立在规则共生和规则多元基础上的国家政策法规在基层的村庄和乡镇两级的一种"选择性亲和"。这种"选择性亲和"是"规则延伸"通过"规则融通"实现与"规则生成"的一种相互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建构"规则延伸"、"规则融通"和"规则生成"三种分析框架来阐释"新规则治理"的指涉意义。新的规则治理整合了政法政策或法律制度的精神脉络以及其他各种特定的社会资源与实际多元化的需求,是成功应对现代转型乡村社会法治和民主建设的有效武器。

  • 标签: 新规则治理 规则延伸 规则融通 规则生成 选择性亲和
  • 简介:"案多人少"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法治发展的瓶颈,其表现具有地域性和集中性。问题的界定,应该以一线法官年均结案150件为标准,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司法需求快速上升、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司法效率不高。破解"案多人少",增加法官数量和依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设计是局限的,应该从法院内部优化的角度予以考量,进而推行法官员额制度与助理制度,辅之控制不合理的司法需求,加快《强制执行法》的出台,从而使人民法院能够更好应对这一难题。这也有助于提高法院审判质效,维护司法的权威与公信。

  • 标签: 基层法院 案多人少 结构 改革 效率
  • 简介:针对一起普通的"高速公路撞人事件",基层民警基于"维稳"的需要,对案件按照惯常的执法程序进行了处理。但由于事件的一方当事人并不领会警方的意图,也没有遵从一直以来警民之间存在的"默契"逻辑,使得事件的发展超出了各方的控制,最终导致基层民警面临遭受处罚的局面。在这一事件背后,呈现出在"维稳"语境下基层民警可能遭遇到的执法困境,而这也是"维稳"要求下基层执法困难的一个缩影,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 标签: “维稳” 基层民警 执法困境
  • 简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基层基础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石。要始终把检察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关系检察工作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着力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高素质检察队伍,着力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笔者认为,检察工作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平台,基层检察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

  • 标签: 检察队伍建设 监督能力 基础建设 基层检察工作 基层基础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简介:审判性工作可以按其功能划分为审判裁断性工作及审判事务性工作。其中,审判事务性工作可进一步细化为司法技术性事务和纯事务性工作。从民事案件审判流程来看,可细分为送达(阅卷)、诉中保全、调解、庭前准备、庭审、合议定案、裁判文书拟定与制作、卷宗归档等节点。因此,本文根据各个节点所需用时,在固定工作时间、固定个案耗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运算测算得出司法改革后民事法官合理案件工作量为210件。基于合理的审判裁判性工作量的计算,按照民事员额法官数额=年均民事案件量÷审判裁断性工作量公式测算出民事员额法官值。但要达至审判质效上的'帕累托效率',就应当以合理分工、提升辅助人员数量作为基本要件。

  • 标签: 审判工作量 案件量 员额数 帕累托效率 基层法院
  • 简介:在当前的检察工作中,检察文化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我们需要找出检察文化建设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检察文化建设模式。

  • 标签: 基层 检察文化 团队建设 问题
  • 简介:独任检察官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新型办案组织形式.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向彻底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发展已成趋势.有必要结合基层检察院的最新试点情况,对独任检察官制度创新的背景、定义、机理、架构,独任检察官与检察官办案组设置的问题与完善,独任检察官制度与之前试点的主任检察官制度的衔接与兼容等作全面考察,推动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化完善.

  • 标签: 独任检察官 主任检察官检察官办案组 员额制 检察改革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严打”、“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方式可以看作是国家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的探索。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吹响了全面依法治理基层社会的号角。作为拥有执法人员数量最多的基层执法机构,处在社会矛盾解决第一线的派出所的法律实施依据、方法和技术理应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资源和法治路径。浙江省K派出所的案例、做法和制度有力地诠释了派出所的法律实施契合基层社会治理。派出所法律实施所展现出来的四大法治功能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桥梁。派出所应从人口管理、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服务社会、走群众路线、严格遵守程序原则和善于运用非正式制度性因素等方面来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提供理念支持和行动榜样。

  • 标签: 派出所 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化
  • 简介:<正>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对于实现民

  • 标签: 中国村民自治 地方公共团体 基层民主自治 自治体 农村村民 行政诉讼法
  • 简介:村规民约作为农村社会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社会规范,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意义重大。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是著名的“枫桥经验”诞生地,当地村民自治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习惯制定一系列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的制定与不断完善,对于乡村社会的新农村建设与法治建设产生了诸多积极作用,特别是为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村规民约 基层社会 法治建设
  • 简介:当前,基层政协在实施协商民主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依法治国靠拢,制定了更为明确、稳定和发挥人民政协效能的规则,开始尝试社区联络组、议事团等旨在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用的新方式,并在程序上采取了回复期限等法治方法。但仍存在政协委员的产生制度不健全、履职手段和条件相对滞后、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不够细致以及民主宗旨有待明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完善基层政协委员产生的程序、加强政协在基层政协委员产生中的作用,增加履职承诺制度、政协委员退出制度等保证政协委员尽职履行义务的制度,新设并完善基层政协社区联络制度,细化和民主化基层政协监督和调查研究制度,完善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反馈制度。

  • 标签: 基层政协 协商民主 组织法 程序法
  • 简介:2012年新修的《民事诉讼法》为电子送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电子送达的立法规定单一和实践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电子送达在实践中使用率并不高。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只增不减的案件来源,高效、便利的现代化电子送达方式将成为基层人民法院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成本的有力工具。

  • 标签: “互联网+” 诉讼文书送达 电子送达
  • 简介: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迫切要求,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会贯通、认真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 基层工作 司法行政 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