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临床上相当罕有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反复发作性晕厥和心跳骤停。如何更好地治疗LTQS一直是广大医疗工作者在研究的问题。本综述旨在概括现今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这一治疗方法在LQTS中的作用、手术方法、临床疗效以及新的手术方法。当前抗交感神经治疗、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和心脏起搏器等是临床上治疗LQTS的主要方法。抗交感神经治疗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主要药物,服药后对70%LQTS患者有效,其余30%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经胸腔镜LCSD,此种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LQTS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安全可靠,只有很少的急性和远期并发症。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涉及到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经导管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治疗(RND),这一方法能够减少心脏的交感神经活性,可能在不施行外科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为LQTS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长QT综合征 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 交感神经活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晕厥1个月”于2006年12月19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近1个月内发生晕厥4次。晕厥发作时无胸痛、气促,无头痛、呕吐,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几分钟左右自行苏醒,苏醒后恢复如常。查体:脉搏50次/min,血压140/50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不怒张,甲状腺无肿大。

  • 标签: 尖端扭转型室速 房室传导阻滞 QT延长 引发 病例报告 反复胸闷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B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A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速避凝,疗程为1W.治疗前后测QTd、24hDCG,并追踪其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和有无心脏病事件.结果A组治疗后QTd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明显优于B组);其住院期间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速避凝,可显著降低QTd、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QT离散度 心电图
  • 简介:<正>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用缬沙坦80mg,日1次;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包括卡托普利25mg,bid)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72.7%)、心功能改善及QTd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

  • 标签: QT离散度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对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53例SCAD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QTd及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QTd及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QTmax无显著变化(P>0.05),但RR间期及QTmin均显著延长(均P<0.01),QTd、QTcd均显著缩小(均P<0.01)。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降低SCAD患者QTd及QTcd。

  • 标签: 稳定型冠心病比索洛尔QT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简易基准站是地基增强系统地面站的简易一体化设备,能够生成、播发差分增强信息,以提高移动站的定位精度。差分与显控软件是简易基准站的核心处理软件,接收卫星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生成、播发差分增强报文和完好性信息,并能够完成关键数据显示、设备控制等功能。本文基于QT开发环境,对简易基准站差分与显控软件进行设计并实现。

  • 标签: 北斗 地基增强系统 完好性监测 简易基准站
  • 简介:摘要:简易基准站是地基增强系统地面站的简易一体化设备,能够生成、播发差分增强信息,以提高移动站的定位精度。差分与显控软件是简易基准站的核心处理软件,接收卫星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生成、播发差分增强报文和完好性信息,并能够完成关键数据显示、设备控制等功能。本文基于QT开发环境,对简易基准站差分与显控软件进行设计并实现。

  • 标签: 北斗 地基增强系统 完好性监测 简易基准站
  • 简介:摘要: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而麒麟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是麒麟公司自主研发的面向多种终端的操作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QT框架和麒麟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然后探讨了在这两个平台上进行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优势和挑战。随后,提出了一些性能优化的方法,包括资源管理、界面设计优化、多线程编程和代码优化等方面,旨在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QT框架 麒麟操作系统 桌面应用 程序开发 性能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对Windows中的消息映射机制和QT中信号与槽机制的分析。本人由于目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终端代码从Windows到QT平台的迁移,所以对Windows中的消息映射机制和QT中信号与槽机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于是便产生了对以上命题进行研究的想法。

  • 标签: Windows,消息映射,QT,信号与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12-2022.12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7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n=35),研究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n=35)。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延续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间期 自我管理能力
  • 作者: 秦晓筱 杨华俊 王越 刘丽萍 王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100069
  • 简介:摘要连续脑电图监测是一种可实时监测重症患者脑功能变化和亚临床癫痫发作情况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重症病房中。在所有监测到的异常脑电图波形中,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不属于明确的发作期或发作间期波形但同样存在可能的发作性特征及癫痫发作的风险,其中单侧放电、频率大于2 Hz及叠加其他波形成分的异常波形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风险更高。然而,目前针对该异常脑电现象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尤其在临床治疗流程上尚无指南可循。文中将全面、系统地梳理此类波形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高风险特征,为临床及时干预、提早应对并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重症监护病房 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脑损伤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63例脑损伤合并IEDS婴幼儿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测评,以其中应人能、应物能和言语能3个能区作为衡量认知发育水平指标,结果与461例对照组(脑损伤婴幼儿但无发作间期痫样放电)进行比较。结果婴幼儿脑损伤合并IEDS组GDS中以应人能、应物能和言语能3个能区发育商得分45.46±22.63、43.52±22.35和43.95±22.60低于对照组(49.59±22.52、48.10±22.71和47.58±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对脑损伤婴幼儿的认知发育存在不良影响,宜进行必要的康复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认知发育 Gesell量表
  • 简介:摘要抗精神病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在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方面,通常将QTc间期作为重要评估指标之一。QTc间期延长可能会导致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及心源性猝死。第2代抗精神病药虽相较第1代抗精神病药在安全性上明显提高,但仍需要关注药物相关心脏毒性。本文将汇总和讨论第2代抗精神病药与QTc间期异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QTc间期延长
  • 简介: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者T波峰-末(1协)间期及Tpe离散度(Tped)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对149例DCM者按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而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别测量其入院后24h内首次心电图的R—R间距,Q—T间期,Qrp(Q为自QRS波群的起点至正向T波的顶点或负向的T波最低点的距离),并测算出T波顶.最至T波终点的距离,即Tpe(P—e=QT—QTp),以及Tped(即:最长Wpe与最短Tpe之差)。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A组Tpe较B组明显延长(140.938±22.196ms〉93.833±25.91ms)。A组Tped也较B组明显延长(60.313±9.327ms〉34.083±12.866ms)。结论在DCM者中A组Tpe及Tped均较B组明显延长,表明A组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具有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跨壁复极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优化左房室间期(LAVI)改善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三度房室阻滞患者40例,于术后3个月同步行食管导联及体表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窦性心律或起搏心律时的房间传导时间(IACT)和室间传导时间(IVCT),并以LAVI=100、110、120、130、140和150 ms为参考值调整起搏器的房室延迟(AVD),通过超声心动图逐次评估并确定最佳的起搏器AVD及其对应的LAVI。所有患者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术后3个月AVD调整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18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容积(LAV),计算左房容积指数和E/e′。结果40例患者的窦性心律IACT(55.55 ± 10.33)ms,起搏心律IACT(93.95 ± 12.77)ms,平均IACT(63.20 ± 17.84)ms;最佳LAVI 110~150 (132.00 ± 10.43)ms,其中82.5%(33/40)患者的最佳LAVI在120~140 ms。患者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至随访终点(术后18个月)LVEF、EDT、IVRT、左房容积指数和E/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AVD调整后EDT和IVRT较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明显改善[(142.15 ± 35.58)ms比(125.94 ± 31.13)ms和(119.52 ± 22.15)ms比(133.92 ± 23.8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IVRT和左房容积指数较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明显改善[(122.07 ± 16.99)ms比(133.92 ± 23.87)和32.94 ± 3.22比35.43 ± 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食管心电图可以测量LAVI并优化起搏器AVD,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房室同步,改善因三度房室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人工 左房室间期 心功能
  • 简介:我院2002年5月-2005年3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综合征患者47例,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45例抢救成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34.2岁。其中甲胺磷中毒21例,氧化乐果中毒9例,敌敌畏中毒7例,对硫磷中毒6例,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敌敌畏中毒1例,均为口服重度中毒,服毒量50-360mL,平均230.4mL。中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中间期综合征 机械通气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交感神经传出支不同强度的紧张性活动与胆囊内压(gallbladderpressureGP)改变的关系。方法成年家兔禁食但自由饮水15~18h后麻醉,胆囊内置入蛙膀胱囊,用不同强度电刺激交感神经外周端,同时记录家兔胆囊内压值的变化。结果家兔GP随对交感神经刺激强度增大,在0.25mv刺激强度时出现GP最大,之后随刺激增加,GP逐渐减小。结论不同强度强度刺激交感神经时,GP收缩曲线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在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共84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与透析后发病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强化健康宣教后,对疾病及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事件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宣教 维持性血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维持性血透病人透析间期水分控制中强化健康宣教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2022年4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共计选取100例维持性血透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5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强化健康宣教),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自我护理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病人透析间期水分控制中积极实施强化健康宣教的效果突出显著,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预防了并发症的出现,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化健康宣教 维持性血透 透析 水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