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牛巴氏杆菌,又被称为牛出血性败血, 是一种由于感染巴氏杆菌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常发生于牛群中。对于家畜来说,感染上牛巴氏杆菌,其死亡率往往较高,同时,牛巴氏杆菌的传播速度快、发病较急,也容易造成群体性感染和死亡现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家畜饲养户,尤其是牛群饲养户而言,充分认识到牛巴氏杆菌的危害,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牛巴氏杆菌十分有必要。本文将对牛巴氏杆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同时,重点论述如何做好对牛巴氏杆菌的治疗和防控。

  • 标签: 牛巴氏杆菌 治疗 防控
  • 简介:摘要: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养殖业大国,养殖业规模较大的、养殖数量较多的一般就是鸡鸭猪,大规模的养殖可以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若是养殖场发生传染性疾病也会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鸡鸭猪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鸡鸭猪感染巴氏杆菌病后会出现强传染性,导致养殖场内鸡鸭猪出现大规模的死亡,造成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鸡鸭猪巴氏杆菌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 标签: 鸡鸭猪 巴氏杆菌 防治策略
  • 简介: 摘要: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发病也迅速发展,而且传染性非常强。促使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饲养牛群环境条件差,饲养密度高,从而导致环境闷热、潮湿,圈舍通风不良。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增长,为了保证牛快速出栏又不影响品质,饲养人员改变饲料的种类,加大了患病几率。本文通过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从而对该病提供一些有效措施。

  • 标签: 巴氏杆菌 诊断 防治举措
  • 简介:摘要:巴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动物肠道等环境中。多巴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引起多种人类和动物的感染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西藏地区的牛群中经常出现,很容易让牛产生肺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等多种疾病,进而影响其健康生长,因此必须要明确该细菌的病因及原理,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

  • 标签: 西藏 多巴杀性巴氏杆菌
  • 简介:摘要:巴氏杆菌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败血类病毒,是高原地区养殖牛的常见,也是威胁最大的病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牛死亡,就算发现及时也要进行治疗,严重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对巴氏杆菌的防治便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巴氏杆菌的内涵、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常见的治疗手段,并结合上述情况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高原牧区 巴氏杆菌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巴氏杆菌是羊养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又被称为羊出血性败血,溶血性巴氏杆菌以及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是导致羊巴氏杆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巴氏杆菌发病会导致羊出现肺炎或者败血症,羊巴氏杆菌的发生与羊的饲养管理不当有非常明确的关系。除此之外,如果羊只经过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运输,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加重巴氏杆菌的发病几率。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实验室诊断 防控措施
  • 简介:2006年3月,我市某养殖场饲养的罗曼褐育成蛋鸡5000多只,于92日龄时突然发病,出现拉白、绿稀粪,并伴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稍减,该养殖户凭经验按大肠杆菌治疗,用药三天后效果不明显,并且死亡率增加。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非典型鸡新城疫 诊治 非典型性新城疫 呼吸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州市布鲁氏菌的流行特点、传播因素,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合理建议和依据。方法选择12个羊只重点从事养殖和屠宰行业村庄、2个皮草加工单位,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学调查,并采集血标本进行化验。结果根据对重点行业1203名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化验结果显示,阳性者共17名,感染率为1.41%。分布在青州市6个乡镇、11个村;以青壮年为主,其中33岁-48岁者10名,占总数的58.82%;男女比例为1.431;农民14名,屠宰等其他行业者3名;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实验血清效价在150至112000,其中强阳性1400以上者有13名,占76.47%;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汗、乏力、关节痛,发热出汗者17名,占发病总数的100%;乏力15名,占发病总数的88.24%;关节痛14名,占发病总数的82.35%;腰背部痛8名,占发病总数的47.06%;睾丸肿痛3名,占男性发病者21.43%。结论青州市羊只免疫率低,防控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调查报告 防控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布氏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我院收治的 6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明显高于对照组( 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 0),明显低于对照组( 16.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于布氏杆菌病患者采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利福平 多西环素 左氧氟沙星 布氏杆菌病
  • 简介:养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鹅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等特点,尤其味道鲜美,为滋补佳品。近几年来,从事养鹅生产的养殖户愈来愈多,但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造成了品种、产品运输及应激因素增多;另一方面,以往危害较轻的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鹅也成为目前河南地区养鹅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标签: 养鹅生产 综合诊治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蛋白质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发病情况江苏省盐城市唐某饲养385头猪.其中41日龄6l头.65日龄54头,92日龄67头,117日龄59头,151日龄73头,173日龄7l头.均已预防仔猪副伤寒苗和猪瘟疫苗。2005年6月下旬,当地连续下雨。2005年7月3日65日龄的猪发病,后全群猪陆续开始发病。截止7月25日.发病猪为215头。死亡23头。

  • 标签: 圆环病毒 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布)防治工作的措施,发挥健康教育在布病防治中的作用,防治布对人和牲畜的危害。方法对我市三年确诊布并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抽查农牧民,居民和和门诊患者对布的了解情况。结果通过分析2008、2009、2010年患布病人数的资料,三年患病人数分别为185例、213例、274例,发现布病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牧民、居民、门诊患者对布的知晓率分别达30%、68%、74%。结论加强对布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控制其传播和蔓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标签: 布氏菌病 健康教育
  • 简介:布鲁菌是由布鲁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病。人类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未经巴氏消毒的牛、羊、猪等布氏杆菌携带或感染者。布鲁菌通过人类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寄生繁殖并入血,释放内毒素,导致人体发热及多器官损伤。Kulowski于1932年首次描述布鲁菌可引起脊柱炎。有学者提出布鲁菌最常伴发脊柱炎,主要累及腰椎。现将研究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尤其是治疗方案作如下综述。

  • 标签: 脊柱炎 布鲁杆菌病 诊断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增,肉牛养殖在我国各地悄然升温。由于肉牛繁育供应地相对局限,因此我国南北各地肉牛的流通频繁,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需要从山东、吉林等北方地区引进。笔者近几年遇见诸多长途运输后肉犊牛群体发病现象,通过调查了解,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武汉、湖南等地均有类似病例发生。牛多表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升高,口腔溃疡,间或腹泻,甚至发生死亡,损失惨重。现将其运输、发病情况、治疗、预防措施及体会简介如下。

  • 标签: 长途运输 巴氏杆菌病 肉牛繁育 口腔溃疡 群体发病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牦牛作为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通常被称为“高原之舟”,因此成为了高原地区饲养的主要家畜种类之一。由于牦牛长期生长在高原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一般采用原生态的养殖方式,因而在饲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病害问题,巴氏杆菌作为一种常见于牛群中的传染性疾病,对牦牛亦会产生较大的死亡威胁,进而造成牛群内部的群体性感染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以西藏阿里地区为例,探讨高原地区牦牛巴氏杆菌及其防控措施。笔者首先对高原地区牦牛巴氏杆菌发生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并对该区域的巴氏杆菌的流行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些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的防控措施。

  • 标签: 高原地区 牦牛 巴氏杆菌,防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尼普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9
  • 出处:《科学家》2023年16期
  • 机构: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那答乡人民政府 
  • 简介:摘 要:牛巴氏杆菌是病源菌侵入牛体,进入血液 ,从而引起牛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传染病。尤其是在西藏地区,气候寒冷、温差大更容易容易暴发。该病传染性非常明显,主要在牛犊之间传染,其他动物患病的概率非常小。为了更好地防范牛巴氏杆菌,西藏地区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该病病原和流行学,还要对患上该病后牛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制定防治策略,有效地降低牧民的经济损失。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