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常见和多发病,而这两种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流行的地区,大多数群都存在两种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不少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 简介:鸡巴氏杆菌又称鸡霍乱、鸡出血性败血症,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短的几分钟,长的数小时。2012年秋季遇到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樊南村养殖户黄某共饲养蛋鸡1500只,15013龄,笼养;出现肉髯发紫,呆立,呼吸困难,腹泻,产蛋下降,死亡等情况,2012年9月9Et夜发病,共死亡10只。2临床症状畜主反映死的都是产蛋多、个体肥大的鸡,晚上一切正常,吃得很饱,第2d发现死亡10只。就诊的5只鸡,精神沉郁,垂头缩颈,羽毛松乱,个别严重的呼吸困难、口鼻有浆液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鸡冠肉髯呈暗红色、排出灰绿色稀粪、体温42℃。

  • 标签: 鸡巴氏杆菌病 诊治 出血性败血症 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情况 呼吸困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布氏杆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综合治疗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卫生防疫,严格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须定期检查畜牧产品,防止畜或病人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非疫区布鲁氏菌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以“布鲁氏菌、布氏杆菌”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医学数据库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并结合检索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女患,44岁,以头痛为首发表现,后出现咳嗽及发热就诊。初诊为沙门氏菌感染,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发热高峰值逐渐下降,病程期间出现腰背部疼痛,行血培养及骨髓培养明确诊断为布鲁氏菌。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布鲁氏菌及临床特征表现形式多样,对于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此散发及发病率低的地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表现 散发地区 临床医师
  • 简介:为了解血浆、血清对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试验取20只成年羊的颈静脉血,分别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发现:血清样品布氏杆菌RBPT、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浆样品布氏杆菌RBPT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布氏杆菌病 血浆 血清
  • 简介:摘要布鲁杆氏菌氏杆菌又称被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发病以春夏季为多。症状在细菌感染后5天到数月出现,通常为2周。本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以布氏杆菌病成为本地区的高发区,通过收治住院的2~8岁患布氏杆菌小儿患者28例,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小儿 布氏杆菌病
  • 简介:2014年8月22~25日,淮安区一养鹅户饲养的1600只、45日龄仔鹅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剧烈腹泻、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相继有136只鹅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巴氏杆菌。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鹅表现精神萎靡,呆顿,尾翅下垂,打瞌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体温升高达42~43℃,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仔鹅 食欲减退 剧烈腹泻 临床症状 翅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象异常的布氏杆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科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22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血象变化及诊疗过程。结论布氏杆菌病患者易合并血象异常,易初步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应结合病史,并尽早行血清学检查,以减少误诊,合理治疗。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血常规 临床表现 误诊
  • 简介:1发病情况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农户路某,3月9日从某孵化场购进308肉鸡苗5000只,养至16日龄时发病,初只有零星死亡,随后几天死亡达到300多只。并且鸡群萎顿,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畜主根据自己的经验怀疑鸡只感染了新城疫病毒,用中药银翘散配合利巴韦林进行拌料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继续增加,前来诊治。

  • 标签: 混合感染 温和型新城疫 大肠杆菌病 肉鸡 诊治 发病情况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增,肉牛养殖在我国各地悄然升温。由于肉牛繁育供应地相对局限,因此我国南北各地肉牛的流通频繁,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需要从山东、吉林等北方地区引进。笔者近几年遇见诸多长途运输后肉犊牛群体发病现象,通过调查了解,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武汉、湖南等地均有类似病例发生。牛多表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升高,口腔溃疡,间或腹泻,甚至发生死亡,损失惨重。现将其运输、发病情况、治疗、预防措施及体会简介如下。

  • 标签: 长途运输 巴氏杆菌病 肉牛繁育 口腔溃疡 群体发病 预防措施
  • 简介:2009年5月末,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大鸨1只。大鸨学名为Otistarda,属于鸨科,又称野雁,俗名独豹、套道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问询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病程约有1个月,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持续拉黄绿色稀粪,初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衰竭死亡。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见心冠脂肪出血,

  • 标签: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大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
  • 简介:能引起群发病和死亡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群或个体的过程,称为混合感染,包括并发感染、继发感染和协同感染。目前,当群出现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疫情时,很少是由单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多数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所引起而呈现的综合症状和病变,这给临床诊断和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当疫病发生后,除烈性传染病按有关规定和措施操作外,其它疫病可以采取紧急补救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疫情、减少死亡,并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和抗病力,

  • 标签: 混合感染 治疗 鸭病 控制疫情 烈性传染病 病原体
  • 简介:研究人员在农产品(尤其是草莓和黄瓜)中发现了一种类黄酮物质,即非瑟酮,能够帮助阿尔茨海(俗称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延缓记忆力减退。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非瑟酮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评估其在阿尔茨海病患者渐进式记忆和学习障碍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非瑟酮加入实验小鼠的饮食中,该实验小鼠存在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两个基因突变。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草莓 类黄酮物质 老年性痴呆症 记忆力减退 研究人员
  • 简介:目前不但的疫病种类多,新和重新出现的疫病也日益增加,而且混合感染的病例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当群出现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疫情时,多数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所引起而呈现的综合症状和病变。现将混合感染的原因及危害性分析如下,旨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引起养殖从业人员的足够重视。1混合感染的原因分析1.1防疫意识淡薄,防疫措施不扎实有些养鸭户,尤其是小规模的和一些中、小型养鸭场,

  • 标签: 混合感染 鸭病 疫病种类 防疫措施 防疫意识 综合症状
  • 简介:鸡大肠杆菌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不同Et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雏和中年鸡对此最易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如果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笼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肠道的常在菌,鸡群可能由于环境变化发生应激或患病后免疫力下降诱发此,如,日常饮食污染的水源和垫料,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蛋壳穿透、交配、污染的输精管等感染都可诱发。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鸡离群呆立、羽毛粗乱、消瘦,侵害呼吸道后出现呼吸困难;侵害眼睛后会出现眼前房肿胀;也可侵害关节,可造成关节炎和滑膜炎,排黄绿色稀粪。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和肝周炎,胸腔和腹腔内膜浑浊,有炎症,肠壁膜增厚,外观呈深红色。同时,鸡群会出现呼吸困难,发出哕音等。雏鸡大多出现肚子肿胀与脐炎,卵黄膜增厚,呈黄绿色,卵黄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可能出现脑炎。产蛋鸡主要以出现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造成输卵管扩张,内有干酪样团块及恶臭的渗出物为特征。

  • 标签: 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防治 细菌性传染病 环境污染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阿尔茨海与糖尿已成为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很多研究证明雌激素与二者关系密切,因此这篇文章对雌激素与阿尔茨海与糖尿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 雌激素 淀粉样&beta 蛋白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