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主因"持续性头痛1周",于2016年3月21日13:00入院。1周前患者于晨起出现头枕部搏动性疼痛,无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持续存在,睡眠后方可逐渐缓解,未行诊疗。昨日患者自测血压过高,未测出,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测血压254/134mmHg(1mmHg=0.133kPa),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100mg泵入等治疗后,

  • 标签: 肾动脉梗阻 高血压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治疗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方法,4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中药加以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碎石时间。结果(1)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实验组患者平均碎石时间为(18.99±2.02)min、对照组患者平均碎石时间为(40.15±5.52)min,实验组患者平均碎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治疗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皮钩针刀微创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确诊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病人均选择经皮钩针刀微创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外科开放手术式彻底松解完成治疗,不使用抗生素,恢复优良。结论所描述方法治疗时间短,功能恢复快,值得在西医骨科临床推广。

  • 标签: 钩针刀 微创治疗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50例非心血管疾病和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要进行彩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轻度狭窄发生率为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结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采用彩超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常规检查。

  • 标签: 彩超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将6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1例/组。一组患者实施非肝叶或肝段的切除(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观察组)。对比两组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77%)、术后残石率(9.68%)以及复发率(3.2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别较小(P>0.05)。结论治疗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疗效的提高,肝叶或肝段切除的预后效果更佳。

  • 标签: 肝胆管多发性结石 手术 复杂型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我院针对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所行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反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的11月至2016年的3月我院所收治的13例长段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尿道狭窄长度为4.6cm)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围手术期改良护理(包括术前日常生活能力个体化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术前以图片形式介绍手术流程、改进术后伤口敷料护理等)的相关数据,并与2013年11月前行相同手术但接受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13名患者进行了匹配对比研究。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抑郁自评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我院对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采用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在SDS、SAS、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对一般性尿道狭窄的常规护理。

  • 标签: 长段尿道狭窄 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和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准,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以上狭窄的准确度较高,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精确值、阳性率、钙化病变、精确值和阳性率分别为91.00%、66.00%、86.00%、59.00%。结论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采用64排螺旋进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特别是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性,64排螺旋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护理经验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损伤小等优势,在实施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手术效果,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 临床护理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等离子电切镜应用于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等离子电切镜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尿流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较短,而平均尿流率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89%(4/45),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8.89%(13/4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等离子电切镜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其平均尿流率,还能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等离子电切镜 尿道狭窄 膀胱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铂与奈达铂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风险,对比两种化疗药物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顺铂联合氟尿嘧啶)11例和对照组(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仿(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45%>22.22%)相对更高(P<0.05)。结论顺铂与奈达铂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奈达铂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需要合理、慎重的予以应用。

  • 标签: 顺铂 奈达铂 食管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3年8月-2011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确诊的患有原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50例,将其按照LA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分析这种疾病的一般状况、内镜表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RE分级构成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男性与中老年患者的LA-B和LA-C的比例都明显比女性以及其他高。反流性食管炎伴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息肉的分级构成和总体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分级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他们的食管裂孔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和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中LA-B和LA-C的所占比例更高,HP的阳性率与食管炎呈负相关,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更容易伴有十二指肠球溃疡。

  • 标签: 反流性 食管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食管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留置PICC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其相关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留置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PICC并发症发病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内容。结果研究组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61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6.83%,并发症发生最多为静脉炎,发生感染患者较少。结论食管癌患者进行留置PICC导管进行治疗能够缓解高渗透压类、化疗等药物对其刺激,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通过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等能够延长PICC管留置时间,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食管癌 PICC并发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及胃复安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5例胃食管返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胃复安治疗;观察组4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西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返流患者,与胃复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可靠。

  • 标签: 胃食管返流 西沙必利 胃复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活动在提高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为主题,对科室内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经QCC活动的良性干预,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由42%提升到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在提高内镜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内镜下治疗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内镜下治疗患者 饮食管理 QCC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临床心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38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250~420min,术中出血量为100~680ml;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2例;功能性胃梗阻2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治愈。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症状分析 腹腔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好医生康复新液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期间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中轻度贫血30例,中度贫血9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方面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次,每日2次,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200㎎,克拉霉素分散片每日3次,每次250㎎,3次/天;治疗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再给予好医生康复新液10ml/次,每日3次,治疗疗程4周/8周。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副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8周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其中治疗8周后,治疗后无效患者,对照组13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90%,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好医生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一种中药合剂,联合奥维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加快胃食管粘膜愈合,提高创面修复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