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除翻转治疗睾丸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五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睾丸积液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组(42例,行切除)和翻转组(42例,行翻转),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5.06±1.84)min比(17.91±2.13)min]、中出血量[(5.53±1.22)mL比(6.72±1.51)mL]及阴囊肿胀大小[(1.67±0.42)cm比(2.79±0.5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2、3.973、10.489,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愈显率90.48%(38/42),显著高于翻转组的69.05%(29/42)(χ2=4.720,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切除翻转均是睾丸积液的常用式,但前者操作时间短,中出血少、术后肿胀反应轻,更值得推荐。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切除手术 鞘膜翻转手术 阴囊肿胀 并发症 复发 术中出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睾丸积液破囊去顶治疗睾丸积液的初步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未用睾丸积液破囊去顶治疗睾丸积液36例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例睾丸积液。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0-20分钟,平均15分钟,住院时间1-7天,平3-4天,术后半天至1天可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术后6-7天拆线,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发生阴囊轻度水肿4例,均未经处理治愈,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不等,无复发病例。结论使用睾丸积液破囊去顶治疗睾丸积液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交通性睾丸积液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为突未关闭所引起,也有少数合并有其他原因,手术采用突高位结扎加睾丸开窗既消除了积液的来源,也加强了积液的吸收途径,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断尿道成形(NTU)与尿道端端吻合(EPA)治疗球部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球部尿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年龄18~60岁,均为球部尿道狭窄,狭窄长度<2 cm,既往无尿道手术史,无多段尿道狭窄,术前不存在明显勃起功能障碍。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NTU组25例和EPA组48例。NTU组和EPA组的年龄分别为(39.2±9.4)岁和(42.1±9.3)岁,病程分别为6.0(3.0~14.0)个月和6.5(3.0~11.0)个月,体质指数分别为(23.7±3.2)kg/m2和(24.5±2.7)kg/m2,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8.7±4.3)ml/s和(7.9±4.6)ml/s,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7±0.4)cm和(1.8±0.2)cm,术前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分别为(20.9±1.9)分和(21.3±2.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U组和EPA组的病因分别为外伤8例(32.0%)和31例(64.6%)、医源性损伤11例(44.0%)和9例(18.8%)、其他6例(24.0%)和8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中评估尿道瘢痕情况,若不离断尿道情况下能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则行NTU,在狭窄段尿道远心端背侧切开,横向楔形切除尿道瘢痕,间断缝合尿道;否则行EPA,完全游离切断尿道,彻底切除狭窄段尿道及周围瘢痕组织,行尿道端端吻合。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情况。术后排尿困难,尿道镜检及尿道造影检查提示手术部位尿道狭窄定义为手术失败。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术后3周、6个月、12个月测量尿流率,术后12个月评估勃起功能,术后1~2年行尿道造影检查。结果本研究7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NTU组和EPA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7.6±11.3)min和(62.7±10.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中出血量分别为(71.6±16.2)ml和(86.0±2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0(13~38)个月,NTU组和EPA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0%(23/25)和93.8%(45/48)。NTU组和EPA组术后3周、6个月、12个月Qmax分别为(26.7±3.6)ml/s和(28.1±8.7)ml/s、(25.2±3.5)ml/s和(26.7±8.1)ml/s、(25.0±4.3)ml/s和(26.2±7.2)ml/s;术后12个月IIEF-5分别为(21.8±1.6)分和(20.6±2.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U组IIEF-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NTU治疗球部尿道狭窄可达到EPA的手术效果,中不离断球部尿道可保留球海绵体动脉,减少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对患者阴茎血供及勃起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是一种创伤小、有效的式,适用于狭窄相对较短、瘢痕组织较少的患者。

  • 标签: 尿道狭窄 球部尿道狭窄 非离断尿道海绵体 勃起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除翻转治疗应用在睾丸积液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方法本次笔者通过不同切除方式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睾丸积液患者予以平均分组,为参照组(n=33例)与实验组(n=33例),将实行翻转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切除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睾丸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睾丸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肿胀对比参照组呈现P<0.05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但是两组在术后体温方面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将切除翻转治疗应用在睾丸积液中均可获得一定优势,但是切除更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鞘膜翻转术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尿道尿道成形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38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保留尿道尿道成形。术前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及阴茎包皮污垢,训练患儿床上排便。术前晚用温盐水排便灌肠,晨清洁灌肠。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伤口护理、预防阴茎勃起、会阴部护理、排尿体位训练、观察尿流变化等。结果2例随访3~18月,阴茎外观良好,接近正常,尿道开口于阴茎头顶端,阴茎勃起能完全伸直,无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无阴茎皮肤坏死。术后并发尿瘘12例(5%)。结论此方法是保留尿道尿道成形的较好护理方法。

  • 标签: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护理
  • 简介:摘要尿道成形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重要手段。目前尿道成形主要分为吻合成形和替代成形两大类,其中吻合成形主要包括端端吻合和离断吻合,替代成形主要包括带蒂皮瓣成形和游离黏膜成形。吻合成形在短段球部尿道狭窄与骨盆骨折后尿道狭窄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其中非离断吻合成为医源性、单发、短段、闭锁性狭窄的新式。在移植物尿道成形方面,目前一期手术使用最为广泛,但仍有许多复杂尿道狭窄病例必须通过分期手术解决。在替代材料的选择上,阴茎皮瓣与口腔黏膜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如何个性选择最优的式和替代材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积累更多的长期随访资料,有助于客观比较各种式和移植物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尿道狭窄 泌尿外科手术 尿道吻合成形术 尿道替代成形术 前尿道狭窄 后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男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共分为阴囊型、阴茎阴囊型、冠状沟型、阴茎体型几种类型,比较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阴囊型治疗有效率为77.8%,阴茎阴囊型治疗有效率为85.7%,冠状沟型治疗有效率为100%,阴茎体型治疗有效率为94.7%,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者接受尿道成形治疗,有助于其排尿功能的改善,恢复正常的阴茎外观,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治疗患儿4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减轻患儿痛苦及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儿童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76-01
  • 简介:目的:比较评价阴茎皮/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优劣。方法:利用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阴茎皮/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临床研究文章,提取资料,应用State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和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99人。唯一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口腔黏膜组与阴茎皮组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90.5%vs87.5%,P=0.07)。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表明,口腔黏膜组优于阴茎皮组(RR=0.86,95%CI0.77-0.96,P=0.008)。按手术方式亚组分析表明,采用背侧镶嵌尿道成形,口腔黏膜与阴茎皮效果相当(RR=0.90,95%CI:0.77-1.06)。结论:阴茎皮移植物与口腔黏膜游离移植物在前尿道狭窄一期背侧镶嵌成形中效果相当,皆可选择。但此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阴茎皮片 移植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脱细胞牛心包进行结膜囊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21年6月结膜囊狭窄120例(12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改良脱细胞牛心包间皮细胞组织补组(观察组)和传统牛心包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60眼)。所有患者均行结膜囊移植成形,术后1周、1、3、6个月观察植色泽外观及溶解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脱细胞牛心包间皮细胞组织与周围结膜边缘融合在一起不能分清,色泽外观与正常结膜易区别,术后3个月植色泽与结膜近似,术后6个月植成正常结膜色泽外观,无结膜囊狭窄现象发生。对照组有植溶解脱落与结膜囊狭窄等现象。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P=0.010)。结论改良脱细胞牛心包间皮细胞组织补治疗结膜囊狭窄效果良好。

  • 标签: 补片,心包,牛,脱细胞,改良 成形术 狭窄,结膜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治疗儿童近端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初次行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式治疗的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29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19个月(11~1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2~126个月)。总结其临床特点,将患儿年龄、尿道外口位置、手术修复方式、阴茎头直径、成形尿道长度、二次覆盖方式、术前是否应用雄激素治疗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经单因素分析后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纳入研究的290例患儿中,64.83%(188/290)的患儿无尿道成形相关的并发症;35.17%(102/290)的患儿术后出现尿道成形相关的并发症,其中18.96%(55/290)的患儿出现尿道瘘,11.38%(33/290)的患儿出现尿道狭窄,4.83%(14/290)的患儿出现尿道憩室。统计学分析提示患儿初次手术年龄、尿道外口位置、阴茎头直径、手术修复方法、术前是否使用雄激素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无相关性(P>0.05);新成形尿道额外覆盖、阴茎腹曲程度与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结论一期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治疗儿童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其中最常见的是尿道瘘。新成形尿道额外覆盖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皮脱套横断尿道板后阴茎腹曲角度大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尿道瘘 尿道憩室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睾丸积液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10月诊治的睾丸积液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8例,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5.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临床路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工作的满意程度,患者治疗愈合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 睾丸鞘膜积液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采用尿道成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29/4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成形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张力定型成形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120例,把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无张力定型成形;对照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Bassini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状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30min~65min左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复发率方面,采用无张力定型成形的观察组患者均优于采用Bassini修补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张力定型成形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具有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尿道下裂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治疗,观察组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63%与对照组95.8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明显低于对照组23.2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7月-2023年12月进行尿道成形治疗的60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的护理中,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缩短患儿术后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针对性护理 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