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外周血细胞检查的血液标本568份,按照不同形态学特征予以分类统计,初经初诊,观察到患者血细胞计数或白细胞分类出现异常的患者为196例,按照不同异常情况予以统计分析,存在贫血、贫血伴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数量或分类计数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4种类型,均按照形态学特征予以具体诊断检查。21例复查患者中粒细胞缺乏症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急性白血病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6例,经外周血细胞检验可对其治疗效果、疾病进展进行判断,指导下一步的检查。结论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可使得临床信息更为完善,有效完成疾病的初诊、鉴别诊断、治疗等,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外周血细胞检验诊断报告 血细胞 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于1995年体检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服消渴丸治疗。于2004年改用阿卡波糖、格列喹酮,疗效欠佳。2005年5月体检血象正常,1月后又改服格列齐特240mg/d.因血糖控制欠佳,同年9月患者自行将药物加量至480mg/d。患者右髋关节退行性病变,间断服用吲哚美辛1年。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药源性 老年人 关节退行性病变 2型糖尿病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使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将疑似冷凝集标本进行加温前后指标检测比对。结果MCV、MCH、MCHC等参数加温前后误差明显,尤以MCHC突出。双重加温法检测结果优于单纯样本加温检测法。结论冷凝集严重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RBC明显减少,MCV明显偏大,样本试剂双重加温可有效清除冷凝集因素对血细胞检测仪相关参数的影响。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误差 纠正
  • 简介:全自动血液分析的功能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检验工作要遵行仪器操作指南,密切观察仪器运行情况,不要认为全自动分析仪是高级仪器,其实在高级的仪器也离不开人的细心操作管理和维护、仪器任何一个系统,再小的偏差都可以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要做好定期检查、保养、校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标签: 故障处理和仪器的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的临床效果,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使得后续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方法对患者采取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法,并根据医生所给出的治疗方案对机器设定相应的程序,分别对30名患者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术(这30名患者所涉及的病种主要为白血病)。结果30例患者在接受完1-3次的血细胞单采术后,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结论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降低身体中的血细胞数量,进而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由于血细胞异常而导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临床效果,护理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应用提供一致性数据依据。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3文件要求,选取45份临床全血标本。以SysmexXN20-A1作为基准检测系统,分别与贝克曼-BECKMAN(DSH800)、西门子-ADVIA 2120i、迈瑞-BC5310检测系统做比对分析。用4个系统分别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采用广义极端学生化偏差(ESD)法对检测结果离群值进行检验,通过散点图、偏差图、频数分布图选择最佳回归模型。以选定的最佳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处偏移。全血细胞计数以《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允许偏移作为可接受范围,白细胞分类以澳大利亚皇家学院室间质评的允许误差作为可接受范围。结果将离群值删除后,散点图显示,基准系统与另3个比对系统所有参数呈线性关系,偏差图显示差值均为非恒定变化,依据频数分布图选取Deming回归或Passing-Bablok进行回归分析。基准系统与另3个比对系统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绝对值的相关系数R2在0.95~0.99。在参考区间的上、下限处除MONO#项目在0.12×109/L水平处XN-20A1与ADVIA 2120检测系统偏移不可接受外,其他项目偏移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疾病诊断层面的医学决定值所有项目偏移均在可接受范围内,PLT项目下限治疗及预后相关的医学决定值部分结果不可接受。结论基准系统与比对系统的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结果在儿童参考区间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不同检测系统采用统一参考区间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一致性
  • 简介:目的:评价SysmexXE-2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性能。方法: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和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对sysmexXE-20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多项测定参数的性能评价。结果:SysmexXE-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相关性、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等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SysmexXE-2000i白细胞分类与手工分类结果比较,除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外,相关性较好,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计数比较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SysmexXE-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要求。是较理想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标签: SysmexXE-2000i 血细胞分析仪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CS+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血小板过程中的常见报警故障的分析与处理,确保献血者的安全和血液质量。方法以50例常见机器报警现象,分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故障,保证献血者安全和血小板采集过程顺利进行。结果3974人次的血小板采集过程出现各类报警/故障50例(1.3%),有2例漏液和1例冲红(6%)导致血小板采集不成功,另外47例(94%)的报警原因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自行排除,不影响采集过程和效果。结论正确熟练地使用仪器可大大减少机器的报警现象发生。

  • 标签: MCS+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采集 报警/故障 分析/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6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案例实施血细胞形态检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MCH、MCHC、RDW-SD指标等,对比可知,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值正常。说明针对血液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整体优势明显。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是当前可行性高的一种方式,能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当前临床检验分析中,必须注意的是明确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内容,有序进行落实。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2例HPS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危重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22例HPS患儿中有13例与感染相关;其余与非感染相关,其中家族性1例;川崎病1例,全身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IA)1例;药物1例;原因不明5例。临床以反复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二系及三系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功能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要表现。脏器损害累及肝脏,血液,呼吸,胃肠,心脏,肾脏,中枢等;以肝脏,凝血,呼吸最为明显。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因复杂,病情凶险,进展快,受累脏器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联合化疗可挽救部分患儿生命。血液净化技术对HLH合并MODS患儿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 儿童 多脏器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采集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血细胞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行132次血细胞采集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做好采集前检查、化验等,并熟练操作血细胞分离机,妥善保护血管通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过敏反应及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的对策。结果132例次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出现肿胀、恶心和口唇麻木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9/90)。结论采集前充分准备、采集中娴熟准确操作,并做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机器故障,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的有效对策。

  • 标签: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 血液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