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病理作为一种直观性比较突出的医学课程,要求大量的实践经验,内容繁杂,不易理解,传统病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有限,面对中职学生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合理运用PBL教学、临床病例、多媒体课件教学、开设课外兴趣小组等方法能有效提高病理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病理教学的弊端以及如何在改革病理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 标签: 病理学 教学弊端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颅脑损伤死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尸检,分析其法医病理。结果 经统计,纳入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30.00%)、高空坠落致伤14例(28.00%)、跌倒致伤9例(18.00%)、钝器击打致伤8例(16.00%)、爆炸致伤4例(8.00%);直接死亡原因中,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患者23例(46.00%)、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患者19例(38.00%)、并发症致死患者8例(16.00%);而在死亡时间分析中,0.5~3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3~7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而>7的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则包括继发性脑干损伤、并发症两类。结论 颅脑损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原因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进行分析。方法:收纳在2021年度内经法医鉴定的49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根据法医学相关流程对以上尸体进行解剖术,对其颅脑内部情况进行医学查验,同时对其尸检报告记录存档,在尸检报告中对死者颅脑损伤死亡情况进行病理分析,并将结论体现在档案中,最后对所有死者的尸检报告进行统计归纳整理。结果:死者颅脑损伤的外界因素包括(交通事故、高坠伤、钝器打打击伤、跌伤、爆炸伤) ,死亡原因为主要原发性损伤23例(46.9%),继发性脑干损伤24例(48.9%),并发症发生致死(4%)。结论:通过法医对尸体的进一步尸检,对死者的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一步分析,可明确死者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并进行全面的验证,使法医病理分析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警方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证据。

  • 标签: 死亡 颅脑损伤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关文献资料调查表明,在猝死病例当中,冠心病猝死有60%左右,可以说,冠心病是危及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病症,此次就针对冠心病猝死的法医病理方面展开综合评估。方法:根据内蒙古迪安司法鉴定中心受理并出具的冠心病猝死案例进行调研,共为42例,针对死者的性别、年龄、诱发原因、病理性特点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在此次选入的猝死患者当中,大部分以男性为主,占比是78.57%;对此次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30岁至60岁群体最多,占比是61.90%,次之大于60岁患者,为30.95%,低于30岁仅有7.15%;对职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占比最多群体是农民,有40.48%,工人为30.95%,个体为16.67%,在押犯人为7.14%,干部及学生是4.76%;对发病季节进行统计,其中10月至3月,达到47.62%,4至7月为23.81%,8至9月是16.67%;观察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发生争执最高,达到33.34%,劳动为次之,占比23.81%。结论:冠心病本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性,对冠心病猝死进行综合调研,显示发生争执为关键的应激因素,猝死患者当中,以农民例数占比较大,经过分析,大部分的患者有冠心病病理改变,其中左前降支狭窄者居多。

  • 标签: 冠心病猝死 法医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翻转课堂在病理病理理学总论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72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2014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课前提供相关知识点、小组讨论课内展示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创新性。教学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但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06)。结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创新性,但单纯以期末理论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尚不能体现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有待更多的评价指标考核其效果。

  • 标签: 翻转课堂 整合课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为学生由浅学向深学转变提供了资源、环境思想上的支持[1]。本文以《病理病理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 SPOC 、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病理病理理学》教学的 SPOC 、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新模式,对提升《病理病理理学》在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POC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职业教育发展中越发看重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技工类院校内,病理病理理学教学中也应当对学生创新思维予以有效培养。基于文献综述法、观察法等方法的应用,对教学状况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状况并不理想。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时,部分教学问题更是成为了学生相应思维培养中的制约性因素。本文将具体分析教学中学生相应思维培养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

  • 标签: 技工类院校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创新思维
  • 简介:摘要: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病理病理理学》作为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病理思维、临床推理能力诊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限制挑战,比如过于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收知识的模式,缺乏与临床实际情况的有效链接,导致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困惑。因此,为了提高《病理病理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有必要研究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真实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临床相关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等。病例分析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病例的讨论分析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情境中。基于此,本文将对《病理病理理学》课程中,如何融入病例分析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探讨。

  • 标签: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 应用探索
  • 简介:摘要:为加快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对于病理病理理学课程教学指导所产生的影响,提升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上,相关的教育指导者立足于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在这样的教学工作机制下,学生开始主动积极地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在循序渐进问题分析的教育指导机制下,进一步促进现代教学课程教育方式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标签: PBL联合案例教学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肿瘤的元凶,影像学与病理在其诊断与治疗中作用突出,也是深入认识胰腺癌本质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精准医疗时代更大程度发挥影像学与病理的价值,本文结合笔者中心目前开展的工作对胰腺癌影像学与病理现状、挑战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转化医学 精准医学 大数据 影像学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家族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MEST家族中2例成人囊性肾瘤7例MEST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围绝经期妇女5例,男性3例孕妇1例。可双肾多发。肿瘤大体为囊实性结构。镜下呈上皮间质的双相性病变,上皮细胞为立方或扁平上皮、柱状上皮,胞质透明或嗜酸性,核圆形、杆状或多形性,单层或假复层排列成巢团状、腺样、乳头状、簇状等,腔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间质由伴有平滑肌分化的梭形细胞组成,类似卵巢样间质。上皮细胞细胞角蛋白、PAX8阳性,CD10阴性;间质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CD10、肌动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可为阳性,HMB45、Melan A为阴性。结论MEST家族是一种具有形态学差异、与性别相关肿瘤家族,病变中存在正常的肾小球,对肿瘤发病机制有重要提示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试图建立大鼠自发性乳腺癌产生C型肿瘤病毒的瘤株,探讨大鼠自发性乳腺癌病理形态特点与C型肿瘤病毒形态学结构。[方法]将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用细胞悬液法瘤块法交替传代建立瘤株;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移植性癌分别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Ag染色,光镜观察;分别取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移植性癌用2.5%戊二醛与1%锇酸双重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细胞体积较小,直径为10μm,可见小球状结构,乳头状结构,弯曲的条索状与肾小球样结构形成典型的癌性腺管,Ag染色显示癌细胞由网状纤维分隔成不规则巢状,表明大鼠乳腺癌起源于上皮组织,其组织学类型为大鼠乳腺上皮性间变型腺癌。移植性癌细胞呈圆型、立方形、多边形,出现瘤巨细胞与苍白细胞等多种形态,排列成巢状、片状、小梁状、乳头状、小球状、癌性腺管裂隙状结构,异形性显著。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核仁增多,胞质中有聚集成束的张力原纤维,罕见分泌颗粒,细胞间存在原始腺腔桥粒;在瘤细胞间与胞浆内发现了C型肿瘤病毒颗粒,其形态学为球形,直径100nm,外部有囊膜、内膜、中央核心。[结论]...

  • 标签: 乳腺肿瘤 实验性C型肿瘤病毒大鼠 近交系 病理学 瘤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转移性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了解其驱动基因的变化。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9月诊断的4例肾上腺转移性肺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二代测序等方法观察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4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 1例,年龄51~62岁(平均年龄58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呈筛状、腺泡状、巢状及实性片状分布,细胞异型性显著,肿瘤组织坏死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4例均不同程度表达肺组织标志物。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示,有3例患者的原发肺癌肾上腺转移癌之间的驱动基因变异存在差异。4例患者随访时间21~73个月(平均40个月),3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肺癌转移至肾上腺的病例相对少见,易造成漏诊,确诊依赖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并需与其他肾上腺肿瘤进行鉴别,原发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驱动基因变异存在差异,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期讲座中,付丽教授从乳腺癌的影像学与病理的关系、乳腺及乳腺癌组织的影像学表现与相对应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乳房切面与MRI的对比等几个方面,对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乳头腺管形成为主)、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实性、推挤性生长)、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单细胞、条索状生长为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病理诊断,结合实际病例进行了全面讲解,为相关类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正>DirSir,IamdoctorGuo-YuanYang,fromthe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ofWestChina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inChengdu,SichuanProvince,China.Iwritetopresentacasereportofposteriorlentiglobuswithcataract.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