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儿童紫癜性肾炎在临床分型上主要以血尿、蛋白尿为主,所占比例高达45%,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在病理上,Ⅱ级所占比例为50%,其次是Ⅲ级,所占比例为30%。在肾病综合征上,以Ⅲ级为主,在尿检正常型患儿以及孤立性血尿或者蛋白型患儿的血尿、尿蛋白当中以Ⅱ级为主,而急进性肾炎型主要是Ⅵ级。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中,临床分型与病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儿童紫癜性肾炎 临床 病理学
  • 简介:摘要软组织骨肿瘤在人体中分布广泛、诊断难度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利用遗传学与病理进行研究。使用分子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方式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促进诊断准确性提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遗传学得到飞速进步,用于诊断的抗体被不断开发与使用,在临床诊断中,靶向位点逐渐成为重要实践手段。为了提高软组织骨肿瘤诊断效率,促进诊断水平提升,需要对分子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软组织骨肿瘤研究程度。使为后期治疗提供便利条件。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织 化学分子
  • 简介:《临床与实验病理杂志》(ISSN1001-7399CN34-1073/R),月刊,连续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及科技部中国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精准医疗被认为是继经验医学、循证医学之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

  • 标签: 临床医学类 核心库 经验医学 核心期刊 省部级基金 临床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50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分析,总结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50例患者的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5.3±1.2)岁,中位年龄为43.6岁;盆腔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甲状腺肿的主要表现;组织学表现为甲状腺自身病变,其中混合型甲状腺肿48例、恶性甲状腺肿2例。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伴随腹水及甲亢症状的患者在术后3~6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卵巢甲状腺肿多发于中年女性,恶变率较低,复发率低;部分患者要注意与其他癌症的鉴别与区分。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临床特点 病理学特点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自 2014 年 -2016 年在 台州市人民检察院 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 法医鉴定中心由窒息死亡患者 150 例,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窒息原因、窒息征象、死亡方式。结果:发现窒息死亡主要存在 于 女性人群中,并且为 31-50 岁的年龄段中。以意外伤导致的窒息死亡为主,而且窒息死亡与其他类型的死亡鉴别点在于窒息死亡 患者 面部青紫、肺气肿、内部脏器淤血。结论:窒息死亡主要集中在女性、 30-50 岁人群中,主要以 缢死 为主,并且死亡法医 病理 特点以患者的面部水肿、内脏淤血、尸冷缓慢、尸斑出现较早等特点,同时法医在确定死亡原因时需要结合病理及一般情况,提高法医诊断确诊率。

  • 标签: 窒息死亡 法医病理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的病理变化,为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胃蛋白酶消化法获取华支睾吸虫囊蚴,人工灌胃法感染小鼠,采用病理方法取材、固定及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不同感染时间的炎症反应程度存在差异,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胆管壁增厚、嗜酸性囊肿等病理现象。结论: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出现了显著的病理改变,这种现象对于研究人体内华支睾吸虫的致病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华支睾吸虫 囊蚴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业学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成绩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试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并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病理学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青年教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教师的全方位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工作。特别是对于病理教学来说,更要夯实青年教师团队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打下深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病理教学质量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见解,以期为病理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 标签: 青年教师 病理学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占妇女肿瘤的首位。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对于基层医院来说,一经发现均采用“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诊断---再手术根治术”这一模式,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对560例患者术前行针吸细胞病理检查(FNAC),术后经病理确诊,并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比较,结果较为满意,现就FNAC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做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乳腺针吸 细胞病理学 乳腺癌
  • 简介:从理论上分析,病理是医学基础学科,也是学习的主要内容,病理作为研究疾病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根据分析得知,大多数学习者认为病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抽象且复杂,且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低,学习效率不足,无法真正融会贯通。故此为缓解这一现象,结合多年经验,将案例教学融入其中,并展开研究与分析。

  • 标签: 案例式教学法 病理学 教学
  • 简介: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病理诊断的地位日益重要,临床需求增长迅速,这必将促进传统病理科的重新布局改革.建立区域性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势在必行.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思考,分别从基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区域性分子病理诊断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重大意义3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的专业经验,对建立诊断中心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经验制度方面的建议,同时对可能面临的困难问题也予以分析.本文的思考对建立区域性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区域性 分子病理学 诊断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抽选出100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4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5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以阴道出血居多;在临床分期上观察组Ⅰ~Ⅱa期占比与对照组相较明显更高,子宫形态呈正常或糜烂状的比率也比对照组显著要高;两组在病理类型上比较无差异性,在病理分级上观察组Ⅱ级占比壁对照组明显要低;从肿瘤浸润深度上看观察组深度1/2肌层以下占比显著比对照组高;肿瘤大小上比较,观察组肿瘤大于4cm的占比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且发病率病死率极高,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具有特殊性质,充分了解掌握其特征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也利于宫颈癌的预防。

  • 标签: 年轻妇女宫颈癌 临床表现 病理学特征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 主动脉夹层引发的 猝死特征进行 法医病理分析,提高尸体解剖在死亡个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作者回顾分析并总结了 长冶市 襄垣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从 2000 年至 2016 年检案中 , 由主动脉夹层引起的 35 例心源性猝死尸体,并进行解剖及病理特征的分析。结果:在主动脉夹层导致的 35 例猝死案件中 , 男性 / 女性之比为 4.8 :1, 并且死者相对较年轻 , 平均年龄为 39 岁 , 病理分型中以 BeBakey II 型主动脉夹层为主,探究其直接死亡原因为夹层破裂导致的心包填塞。查看其死亡病例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为主,但是疼痛部位与夹层部位吻合度不高,所以容易造成误诊。结论:本文对主动脉夹层猝死进行了病理的特征分析,重点讨论了尸体解剖对于诊断主动脉夹层导致个体死亡的临床意义,提高了法医病理诊断在相关医疗纠纷处置过程中的地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法医病理学 特征分析 主动脉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病理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现代病理技术条件,分别从结缔组织染色、病原菌染色、病理性沉着物染色、糖类染色及核酸染色等方面探讨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结果特殊染色对于病态状态下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组织及细胞改变,具有较好的明确与显示作用,且通过特殊染色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在现代病理技术当中运用特殊染色,能够较好的现实与明确病态状态下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组织及细胞改变,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参照。

  • 标签: 病理学 特殊染色 价值
  • 简介:摘要高职高专病理是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重要基础型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病理涉及面广、教学难度大,青年教师能否稳定、快速提升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将积极探究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高专病理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学有所裨益。

  • 标签: 青年教师 高职高专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检查(FNAC)的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6例患者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诊断,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成功做出细胞学诊断者62例,成功率为93.9%,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42例(包括甲状腺囊肿1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4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亢2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6例,桥本甲状腺炎甲功正常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2例诊断可疑恶性,3例未诊断。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对甲亢及甲减的病因学诊断有鉴别意义。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高,如能正确掌握可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甲状腺 细针穿刺 细胞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