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对有约束条件的分式求值问题.求解时应学会根据条件式和求值式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变形和转化.现将几种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从容求值 分式从容 条件分式
  • 简介:一般难度较大的物理问题,除了具有过程复杂、情景新颖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条件隐含、干扰因素较多的特点.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掌握化隐为显的方法是解题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例举几种情况供考生参考.

  • 标签: 隐含条件 挖掘 物理问题 考生 例举
  • 简介:条件结构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平时应加强阅读程序框图的训练,深刻理解框图的逻辑结构和具体的算法原理。

  • 标签: 逻辑结构 程序框图 填空题 选择题
  • 简介: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做数学题也是这样,题目中明确给定的条件,人人都能看到,并加以利用;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条件,往往不能察觉,导致题目的错解.尤其是三角函数,其内容的独特性,使得三角问题的条件更为隐蔽,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命题设置的陷阱中.一些带有隐含条件的三角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种参考书中,本文将它们列出,并整理分类,供参考.

  • 标签: 隐含条件 三角问题 高中 数学 错解分析
  • 简介:李文学用拉格朗日函数提出求条件极值的充分条件,但他的证明却是错误的.本文不用拉格朗日函数,而是直接通过消去一个变量将条件极值转化成无条件极值,重新推导出充分性条件.推导的过程也是条件极值充分条件的证明过程.

  • 标签: 条件极值 充分条件 无约束极值
  • 简介: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7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8—长6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9—长4+5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4套生储盖组合:长7生-长9_1储-长9上部盖(Ⅰ)、长7生-长8_1储-长7盖(Ⅱ)、长7生-长7_2储-长7上部盖(Ⅲ)和长7生-长6_3储-长6_(1+2)—长4+5盖(Ⅵ)。根据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2类4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 标签: 生储盖组合 连续型成藏组合 间断型成藏组合 富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摘要目的富集裸鼠乳腺癌移植瘤中的乳腺癌干细胞并进行分选。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20只裸鼠右侧腋窝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30 d后剥离肿瘤,对组织进行HE染色,并从组织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分离出的移植瘤细胞,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移植瘤细胞中干细胞(CD44+ CD24-/low细胞)比例。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B27细胞培养添加剂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移植瘤细胞,获得细胞微球体;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培养第10天微球体中干细胞比例,并根据细胞表面标志分选出干细胞。结果20只裸鼠皮下注入MDA-MB-231细胞9 d后,17只皮下出现肿瘤,肿瘤组织实质细胞多,间质少,瘤细胞呈条索样排列,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核分裂象多见,核仁清晰,多形性明显。用含血清的DEME培养液培养移植瘤细胞24 h后,细胞开始贴壁,3 d后贴壁率达60%,7 d后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形态更趋于一致,多呈梭形,和MDA-MB-231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其中干细胞比例为(0.10±0.02)%。用含细胞培养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移植瘤细胞后,细胞呈球样生长,第10天微球体中干细胞比例为(70.47±2.03)%。结论裸鼠皮下接种MDA-MB-231细胞能建立裸鼠乳腺癌异位移植瘤模型,分离出的移植瘤细胞经无血清培养能富集移植瘤中的乳腺癌干细胞,从而能分选出更多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基础。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移植 乳房肿瘤,实验性 细胞分离 小鼠,裸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是国家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长输管道运输距离较长,途经平原、山地、丘岭、河流、森林、农田及饮用水地下水富集区。决定了工程建设中会不可避免涉及各类环境敏感区,关注环境敏感区的穿越是环境保护重中之重。要点提出“让步原则”是贯穿管道穿越各类环境敏感区的基本原则。在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优选考虑穿越地点和穿越方式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原则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让运输媒体进入环境敏感区域。现就长输管道穿越地下水富集区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及施工方案做下论述。

  • 标签:
  • 简介:回顾了渤海西部海域岐南断阶带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论述了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油田(藏)的特点及石油富集规律。针对该带以复杂断块、中小油田为主,油田成群分布,轻质原油、近岸、水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技术措施。

  • 标签: 歧南断阶带 石油富集规律 石油勘探开发 指导思想 技术措施
  • 简介: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渗透率 预测 剩余油富集区 应用 测井解释
  • 简介:采用盆栽植株和外源Cd胁迫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生长期蒌蒿植株根、叶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进行测定,以揭示蒌蒿在Cd胁迫下的抗氧化机理和耐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对上述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20mg·kg^-1的Cd处理可使幼苗期植株器官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6.5%~19.1%,100mg·kg^-1的Cd含量水平则导致其含量减少近30%,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关系密切;3种酶活性在0~10mg·kg^-1的Cd处理下未显示出明显变化,幼苗期植株CAT、POD活性在10~80mg·kg^-1的Cd胁迫下增加明显,高于此浓度范围则使酶蛋白受到破坏而失活,中等含量水平(≤40mg·kg^-1)的Cd处理经过长时间作用可使植株逐渐适应胁迫环境,胁迫强度较大的Cd处理可显著提高SOD酶的活性;Cd胁迫过程中植株MDA积累量不断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在蒌蒿植株耐受Cd胁迫方面能起到较好的防御作用。

  • 标签: 蒌蒿 CD胁迫 抗氧化酶 耐受机理
  • 简介: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条件,向某石化企业输送进口原油的管道不可避免地需要经过大武地下水富集区。该区域位于临淄市西南部(面积123.23km2),是周边许多水厂、电厂等工厂的取水点。一旦原油从管道泄漏,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极高。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原油管道 地下水富集区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站在层序地层学的立场进行分析,筛选歧口凹陷的钻井,把钻井已经揭示的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当中进行投影,并研究油气藏本身的富集特征。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歧口凹陷处的油气是在二级层序界面周围存在,和二级层序界面距离比较近的油气就会越富集。层序中,油气主要在最大湖泛面下的湖扩体系域以及低位体系域存在。并且在不同层序当中的差异非常大,在二级层序界面上,层序内部的油气最多,最大湖泛面下的湖扩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存在二级层序界面下,和高位体系域当中。本文将对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进行分析。

  • 标签: 歧口凹陷 第三系层 油气藏 规律
  • 简介:摘要:在我国氧化铝工业产业发展中,通过选矿拜耳法的使用,可以达到污染小及低能耗的目的。但是,在该种技术使用中,由于我国铝矿质量的下降,铝矿资源开采中需要加入絮凝剂等才可以满足资源的开采需求,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为铝资源的开采带来影响。因此,在研究中,根据选矿拜耳法技术使用特点,对氧化铝资源开采中的铁硫富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并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为氧化铝产业提供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降低产业的运行成本,推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 标签: 选矿拜耳法氧化铝 铁硫富集 处理对策
  • 简介:采用自制微萃取瓶富集/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五氯酚、五氯硝基苯和五氯苯甲醚三种含氯杀菌剂。考察了萃取剂种类、用量,水样pH值,萃取时间等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情况。采用基质校正工作曲线,五氯酚、五氯硝基苯和五氯苯甲醚在(5—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7%、87.65%和87.32%,相对标准偏差为1.77%、3.60%和3.90%。

  • 标签: 微萃取瓶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杀菌防腐剂 农药
  • 简介:在能谱(EDX)分析时,因La的Lβ1与Pr的Lα,Ce的Lβ1与Nd的Lα,La的LIIIab与Pr的Lβ1,Ce的LIIIab与Nd的Lβ1存在谱线重叠现象,而且混合稀土通常以La和Ce为主体元素,在分析混合稀土掺杂合金中含稀土物相时容易出现对Pr、Nd的遗漏。本文介绍La、Ce、Pr、Nd混合稀土掺杂的硬质合金刀具工作表面稀土富集相EDX分析的谱线拟合方法,并对刀具服役过程中La、Ce、Pr、Nd向刀具工作表面的定向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存在谱线重叠现象的"相似元素"进行EDX分析,应该采用谱线拟合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相似元素",以防止出现元素的遗漏与误判;对以La、Ce为主体元素的混合稀土掺杂合金中含稀土物相进行EDX分析时,即使忽视了对Pr、Nd的分析,也不会影响对La、Ce在合金中作用行为规律的判断,但会遗失La、Ce、Pr、Nd在合金中作用行为的整体信息;在对C、S含量适中的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混合稀土掺杂硬质合金工具中的La、Ce、Pr、Nd原子可以定向迁移至工作表面,但这种迁移是非同步的,Ce、Pr、Nd原子具有较La原子高的迁移速度。

  • 标签: 硬质合金 稀土 能谱分析 切削 非同步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