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浠水—梅川地区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剪切带与岩浆岩是两个重要的控矿因素。金矿化经历了金活化、金初始富集和金成矿三个阶段,并分别与韧性、韧脆性、脆性剪切变形相对应。文中最后提出了该地区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有利地段。

  • 标签: 浠水 梅川 剪切带 金矿 成矿模式 富集规律
  • 简介:沁水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石炭一二叠糸含煤盆地.与煤停生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分布受多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制约,存在明显6不均一性,寻找高含气、高渗透区是取得盆地内煤层气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从沁水盆地环状斜坡带煤层分布、构造条件、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煤层顶底板封盖条件及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富集条件,预测了斜坡带煤层高含气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高产条件,指出在沁水盆地环状斜坡带下倾方向存在承压水封堵的高压区和煤层割理、构造裂缝发育的高渗区·有可能为煤层气高产富集区。文章最后分析、评价了环状斜坡带上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 标签: 斜坡带 沁水盆地 煤层气勘探 富集条件 含煤盆地 煤层分布
  • 简介:充足的气源、多种类型圈闭及优质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构成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温压场直接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异和聚集,埋深处于2000m以上的圈闭有利于天然气成藏;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而且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元结构与生烃、运移和圈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油气聚集从洼陷中心到边缘呈油藏-气顶油藏-纯气藏的分布规律.

  • 标签: 东营凹陷 坨-胜-永断裂带 天然气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 简介:煤层气富集规律的研究贯穿着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的始终,与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流体力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向斜构造部位是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区域,大量研究与实践证实向斜具有天然维持地层压力的机制,煤层气容易富集。构造热事件一方面使煤层短时间内受热,煤阶升高,煤层气大量生成,同时改善了煤的储层物性,对煤层气富集起到重要作用。上覆地层有效厚度可以有效评估构造运动史、沉积史和生烃史的匹配关系。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气保存及形成超压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 因素
  • 简介:优势富集效应是同济大学王健先生创立的一种起点发展理论,它是指起点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在教育领域中,当我们分析学生的发展时,会发现优势富集效应同样存在深刻的影响。

  • 标签: “优势富集效应” 个性发展 两极分化 班级管理 学生发展 教师
  • 简介:西北缘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出发,以烃源岩为主线,以地质作用为切入点,总结了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西北缘位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主体部位,油源十分充足,为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奠定了基础.西北缘油气分布受油气系统、断裂、区域盖层及不整和等因素控制.

  • 标签: 西北缘 油气 输导体系 规律
  • 简介:利用色谱专用C18MT型样品净化富集柱,将水中微量BZ富集于柱上,通过分光光度法之一桔黄IV(金莲橙-00)试剂法,分析其富集率,可达89.99%,探索染毒水中的痕量BZ侦检的技术途径。

  • 标签: BZ毒剂 净化 富集 痕量检测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采自中国青岛海滨的9种海藻14个样品重元素的富集特性.发现海篙子对As和Sr,鸭毛藻对Br,海带对Ⅰ具有超密集能力对于1985年和1999年采集的5种样品的XRF语进行了比较.1999年采集的海藻的Fe,Zn,As,Br和Pb等元素含量明显上升,特别是海篙子中的As和别石松中的Pb分别增加了155%和120%,反映了14年中青岛海洋环境污染加重的事实.

  • 标签: 海洋环境污染 海藻 重元素 富集特性 SR—XR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 简介:采用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小硅藻(Nitzschiaclosterium)、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和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四种海洋微藻在加入CrCl3的培养液中培养6天,经浓缩干燥后,用离子浓度分析仪测定铬在各微藻中的富集程度,结果表明:在铬含量相同的培养液中,扁藻的铬含量最高,叉鞭金藻和小硅藻铬含量次之,等鞭金藻铬含量最低,而铬在小硅藻中的含量增加最大。在选用小硅藻加入不同浓度的铬的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添加CrCl3的最适浓度为20μgL。

  • 标签: 微量元素 微藻
  • 简介:在高青油田高17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于是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浅的短程小型水道,相当于新河道形成早期的"小型冲沟"阶段,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其与河流沉积相比,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特别是砂体极薄(<2.5m)而窄(<100m)等特点,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枝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4种沉积模式。因其窄小、分散而形成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的或注采不完善的剩余油富集砂体,又因其数目众多,剩余油储量非常可观,所以,其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决口水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小层沉积微相 剩余油
  • 简介: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目前至少有330万公顷的镉污染土壤。在镉污染农田中有5%-10%的面积减产严重,并且所产各类粮食均不宜继续食用。如在湖南安化县境内的某铀矿区,每年因污灌带入农田的镉达2-千克/公顷,使近40平方公顷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这种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我们必须及时地对镉污染进行净化。净化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所需费用高昂,有效作用时间短,存在很大的弊端。植物修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方法,许多研究表明,亚麻对于净化镉污染土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亚麻 筛选 品种 富集 生态环境问题
  • 简介:1国际领先具有中国特色的黑色食品研究.在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华传统"养生学"指导下,作者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在国际上系统开展黑色食品研究与开发,通过20年来的科学实验与思考,首先发现在各类食物中,其自然颜色相对较深的食物,其营养因子生理活性物质相对更为丰富.

  • 标签: 生理功能 营养功能 保健功能 黑色食品
  • 简介:多肽和蛋白质与多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神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有关。从各种生理、病理样品中找出相关的疾病标志蛋白,将有助于新型药物靶标的发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新疗法的开发。各种疾病蛋白质指纹谱的发现及深入研究,是当前蛋白质组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结合新型的膜修饰技术及专有的化学洗脱方法,PerkinElmer公司新近推出两种生物标志蛋白富集试剂盒:低通量人工操作型,可处理10个样品;

  • 标签: PerkinElmer公司 试剂盒 富集 心血管疾病 蛋白质组学 神经疾病
  • 简介:本文预测了中国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5-35万亿m^3。,分布于39个含煤盆地或68个聚煤单元的八套含煤层系中;又探讨了煤层气不同于常规石油天然气或固体煤的勘探特性;划分了压力封闭气藏、承压水封堵气藏、顶板水网络状微渗滤封堵气藏和构造圈闭气藏四大类煤层气气藏类型;分析了煤层气高产富集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从煤的区域热变质、区域压实变质和构造应力变质上,论述了对煤层气高产富集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指出了热变质压力封闭及承压水封堵区、应力一热变质承压水封堵区和轻压实变质、后期抬升的承压水封堵区是煤层气高产富集最有利的地区。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因素 含煤盆地 承压水 抬升 构造圈闭
  • 简介:根据油气藏是否处于有利烃源岩范围内、油气藏所处古地貌背景、油气运移方式及距离等因素,把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藏划分为内、中、外3个环状含油带.阐述了区内中浅层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提出了本区中浅层油气藏的两种成藏模式.一期成藏+幕式成藏模式是内、中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而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则是外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本区中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中隆和斜坡带.

  • 标签: 歧口凹陷 中浅层 油气富集因素 成藏模式 油气藏成因 油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