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膊术(Lasek)后,角膜上皮瓣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Lasek治疗的24例(46眼)手术后1,4,7天,1,2,4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上皮瓣观察。结果22例(44眼)角膜上皮瓣成活,视力恢复达术前最佳矫正水平,成活率占95.65%。未成活两例(2例)其中1例(1眼)为上皮瓣破裂,1例(1跟)为上皮瓣丢失,占未成活率4.4%。结论Lasek术后角膜上皮瓣成活与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决定了Lasek的临床疗效,其中术前麻醉剂使用不当,角膜瓣制作时阔过长,粗暴,使上皮瓣边缘不整.瓣破碎,对位不良。角膜瓣制作过大,术中术后患者不合作等是其主要原因。

  • 标签: Lased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 成活率
  • 简介:当男人使用避孕,却感觉维持勃起有困难时,他们还会喜欢这个小玩意吗?为了帮助男人保持勃起同时达到避孕的目的,英国一家生物技术开发企业——Futura医药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含有伟哥的避孕(该避孕内含有一层帮助维持勃起的凝胶),并转让授权给避孕杜蕾斯的生产厂商ReckittBenckiser。该公司即将在欧洲获准推出这种带有伟哥功效的避孕

  • 标签: 避孕套 伟哥 生物技术开发 医药公司 生产厂商 杜蕾斯
  • 简介: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体育项目非广播体操莫属。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童年、少年,即使上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甚至退休在家,我们还会经常与这段音乐不期而遇。广播体操一般由8~10节动作组成,每一节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

  • 标签: 广播体操 体育项目 工作岗位 大肌肉 专一性
  • 简介:对用扎注射法治疗的489例外痔病人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证明对外痔核先用胶圈套扎再注人药物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痔核张力间接增加胶圈的弹性回缩力,加速痔核的脱落过程,缩短了疾病的治愈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治病彻底、不出血等优点。

  • 标签: 外痔 套扎注射法 治疗 疗效 愈痔灵
  • 简介:摘要:目的:在轻中度痔疮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自动痔疮扎术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纳入90例因轻中度痔疮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每组,每组均纳入45例病人。治疗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自动痔疮扎术治疗方式。总结与探究常规治疗与自动痔疮扎术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治疗A组与治疗B组相比治疗构成比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动痔疮扎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自动痔疮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自动痔疮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用自动痔疮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Ⅳ期混合痔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扎术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大幅度提升治疗有效率,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有所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Ⅳ期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锁骨下皮管修复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运用锁骨下皮管修复手指脱伤18例。结果:18例全部成活,修复后手指外形理想,皮瓣质地、色泽良好。随访2~10个月,8例指端恢复保护性感觉,11例远侧指间关节以远脱伤术后掌指及指间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其中1例全指皮肤软组织失活者掌指关节恢复70°~80°,近远节指间关节也恢复在30°~40°,抓握、捏持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锁骨下皮管包埋法是基层医院治疗手指脱伤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锁骨下皮管 皮肤肌肉组织缺损 脱套伤
  • 简介:目的评价负压吸引扎术治疗各期内痔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负压吸引自动扎器治疗239例各期内痔患者。结果在Ⅰ~Ⅳ度内痔患者中,其治愈率分别为100%、98.5%、84.4%、42.6%,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7.4%、80.3%。结论内痔病情程度与疗效呈负相关,Ⅰ、Ⅱ度内痔为负压吸引扎术的最佳手术适应症,Ⅲ期内痔可酌情采用,Ⅳ度内痔则应避免采用扎术治疗。

  • 标签: 负压吸引 套扎术 内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弹力线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6月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自动弹力线扎术)与对照组(3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分析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应急指标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P<0.05);临床指标对比,(P<0.05);应急指标水平对比,(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扎术可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应急指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 混合痔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药物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扎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9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口服普萘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及安慰剂,并于治疗后1~3、12~15个月使用胃镜观察.结果1~3个月治疗组在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肝源性溃疡和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同,而12~15个月后治疗组在上述几个指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食管静脉曲张扎术后,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降低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预防再出血.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胃静脉曲张 出血 普萘洛尔 单硝酸异山梨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常规胃镜及无痛胃镜下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成功接受扎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4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行常规胃镜)和实验组(行无痛胃镜),各组均为 20 例。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 95% ( 19/20 )和 70% ( 14/20 ),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5% ( 1/20 )和 25% ( 5/20 ),实验组均占据优势(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痛胃镜辅助下 扎治疗 对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负面影响小,有助于患者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胃镜 无痛胃镜 套扎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度混合痔患者接受弹力线扎剥扎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中度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27例患者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27例患者接受弹力线扎剥扎术,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其NR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仅1例(3.70%)为Ⅱ级,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便血和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结论 中度混合痔接受弹力线扎剥扎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加快窗口愈合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混合痔 弹力线套扎剥扎术 外剥内扎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对Ⅲ、 Ⅳ度混合痔治疗中胶圈套扎术、弹力线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0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84例Ⅲ、 Ⅳ度混合痔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胶圈套扎术)、研究组(弹力线扎术),各 42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差异显著,(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研究组更低,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弹力线扎术治疗 Ⅲ 、Ⅳ度混合痔可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

  • 标签: 弹力线套扎术 胶圈套扎术 Ⅲ Ⅳ度混合痔
  • 简介: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模拟贲门的重建。方法:采用肿瘤切除后食管粘膜与胃粘膜吻合和胃浆肌层对吻合口的斜形包缝合重建贲门。结果:术后吻合口残端瘘的发生率为1.8%(3/168),无明显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发生;死亡率为0.6%(1/168)。结论:模拟贲门的重建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粘膜 胃粘膜 胃斜形包套缝合 吻合术 贲门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扎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扎术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无显著变化,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显著升高(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优质护理保持患者术中基本生命体征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压 心率 临床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采取经内痔扎加消痔灵注射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抽取本院混合痔患者120例,采取双盲法分组,每组60例。考察组采取内痔扎加消痔灵注射术、外痔切除术治疗,参比组应用内痔扎、外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后2d、7d、10d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结果:考察组2d、7d、10d疼痛评分与参比组对比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术后并发症(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参比组,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经内痔扎加消痔灵注射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消痔灵 内痔套扎 外痔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不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至少48h的患者56例,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每6h间断控制囊压力至30cmH2O,对照组24例患者每4h间断控制囊压力至30cmH2O。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ICU在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34.38%,但两组VAP的发生率及VAP的发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在院时间为14.25±12.8d,对照组ICU在院时间为29.5±4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囊压力采用每6h间断监测,不会增加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套囊压力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