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对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作用及细胞内OPG、RANKL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MEM(10%FBS)培养液培养细胞,细胞计数法描绘成骨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瞢密钙片(0、50、100、500、1000μg/m1)、马鹿角多肽(0、5、50、500μg/m1)和钙尔奇D对照组对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作用;瞢密钙片(0、50、100、500、1000μg/ml)、马鹿角多肽(0、5、50、500μg/ml)和钙尔奇D对照组干预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72h后,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含量,RT—PCR法检测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B激活受体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K-KBligand,RANKL)mRNA的表达。结果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作用于MC3T3-El成骨细胞72h后,可促进其增殖,OD值增加(P〈0.05),增加ALP的含量,促进OPGmRNA表达,同时抑制RANKLmRNA表达。结论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可能与促进成骨细胞OPGmRNA表达、抑制RANKLmRNA表达有关,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 标签: 瞢密钙片 马鹿角多肽 MC3T3-E1 OPG/RANKL MRNA
  • 简介:多发伤是指由于外伤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在诊断上容易误诊漏诊,能否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救治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预后。2006年11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严重多发伤,通过对这个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救治体会 生理功能紊乱 严重损伤 多脏器 大出血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龟甲胶、鹿角胶含药血清对豚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KK)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龟甲胶、鹿角胶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3月龄豚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体外培养系,将龟甲胶组、鹿角胶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4组含药血清分别对其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干预后软骨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含药血清干预对软骨细胞MKK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含药血清干预72h后,软骨细胞的MTT的检测结果为龟甲胶组(0.315±0.048)、鹿角胶组(0.236±0.029)、盐酸氨基葡萄糖组(0.190±0.022)、对照组(0.146±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MKK表达量结果为龟甲胶(3.287±0.675)、鹿角胶(2.147±0.204)、盐酸氨基葡萄糖组(1.137±0.123)及对照组(0.627±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甲胶、鹿角胶对软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强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上调关节软骨细胞MKK的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中医中药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龟甲胶 鹿角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肾性骨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加速CKD病程进展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合并症。严重的SHPT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KD导致SHPT的治疗新进展。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治疗 高血磷 钙敏感受体激动剂
  • 简介:脂肪栓塞综合征(FotEmbolismSyndrome,简称FES)是骨折创伤后的早期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告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发生率为43.5%,表现为以肺功能不全为中心兼有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的征侯群。如不能早期确诊和积极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死亡。本组从1990年~1997年报告12例,对其诊治讨论如下。

  • 标签: 脂肪栓塞综合征 多发性骨折 早期诊治 治疗 肺功能不全 创伤后
  • 简介:融合强直的膝关节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所以很少有此类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报道。但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融合强直的膝关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置换治疗 人工假体 强直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弓齿固定器单独辅助固定不同类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不同类型骨盆骨折,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弓齿固定器单独辅助固定,并跟踪随访,评定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43例患者获得8-15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3周)。按刘利民等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良率93%。结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弓齿固定器单独辅助固定骨盆骨折,是一种简单易行、固定牢固可靠、对不同类型骨盆骨折适应性好、疗效优良的治疗方法。更多还原

  • 标签: 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术 形状记忆合金 弓齿固定器
  • 简介:先天性脊柱畸形是椎体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不平衡生长而导致的脊柱畸形[1]。而半椎体畸形作为椎体形成障碍中的一种,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2]。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半椎体导致的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的报道[3-7],但以单发半椎体畸形居多,多发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报道相对较少。本院于2015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凸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脊柱侧凸 骨疾病 发育性 矫形外科手术
  • 简介:椎弓根螺钉技术作为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大量地应用于下腰椎病变的治疗,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的病例亦日渐多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腰椎病变的治疗效果。本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病变(包括腰椎间盘退变伴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再发伴顽固性腰痛椎间隙狭窄、腰椎间盘突出伴严重椎管狭窄、

  • 标签: 腰椎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设备失效
  • 简介:目的比较选择性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4年9月,共64例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其中36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28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为2~4年。结果A组术前胸腰段腰段弯曲角度平均42°,术后平均18°;B组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18°。2组患者术后弯曲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2组患者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的出血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时间(179min)〈A组(279min),融合节段(15.8个)比A组(39个)长1.9个节段。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PJK)发生率高(P〈0.01)。结论对于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的患者,2种方法在冠状位和矢状位矫形效果相当,但后路手术时间短,融合节段长,术后PJK的发生率更高。

  • 标签: 青少年 胸椎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大鼠模型观察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对CKD时肾性骨病和血管钙化的影响,与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UFH)进行比较。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KD组、CKD普通肝素组(CKDHeparin)、慢性肾脏病低剂量LMWH组(CKDL-LMWH)、慢性肾脏病高剂量LMWH组(CKDH-LMWH)5组。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主动脉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5腰椎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检查、腰椎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与CKD组比较,CKDHeparin组、CKDL-LMWH组、CKDH-LMWH组血管钙磷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与CKD组比较,CKDHeparin组的股骨总BMD、股骨松质骨BMD和腰椎BMD均明显降低,而CKDL-LMWH组和CKDH-LMWH组与CKD组比较上述参数无明显差异。与CKD组比较,CKDHeparin组、CKDL-LMWH组和CKDH-LMWH组的股骨皮质骨BMD无明显差异。腰椎压缩试验,与CKD组比较,CKDHeparin组的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明显降低,CKDL-LMWH组和CKDH-LMWH组分别与CKD组比较上述力学参数无差异。三点弯曲试验,与CKD组比较,CKDHeparin、CKDL-LMWH组CKDH-LMWH组力学参数均无差异。结论LMW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松质骨BMD和骨力学参数无影响,而UFH可以降低松质骨的BMD和骨力学性能;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皮质骨BMD和骨力学性能无影响。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血管钙化无影响。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血管钙化 低分子肝素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对比椎管减压方式(270°和360°)并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分别采用270°和360°椎管减压并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2例,B级5例,C级17例,D级12例。接受270°椎管减压组(A组)17例,360°椎管减压组(B组)1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4^48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和术后输异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0.05),A组优于B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两组病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〇P<0.05);组间在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管占位的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〇P<0.05),B组优于A组。两组病例的钛网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中除ASIA分级A级患者外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〇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一期后路固定、椎管减压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术,270°和360°椎管减压各有优缺点,采用360°椎管减压需慎重,而270°椎管减压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引起单纯单侧感觉运动异常时突出髓核在MRI上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2例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单纯感觉运动异常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为运动异常组(A组)和感觉异常组(B组),分别将2组突出髓核的的外侧缘、内侧缘、突出最顶点在横向位上赋值,将突出最顶点在矢状位上赋值,比较2组间赋值的差异。结果B组突出髓核的外侧缘及突出最顶点,突出髓核的最内侧缘较A组更偏向有症状侧,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B组突出最顶点的矢状位赋值较A组的大。结论感觉异常患者较运动异常患者的突出髓核更偏向受压迫的神经根,且突出髓核在矢状位上更大。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运动障碍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