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结石临床治疗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6例,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与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观察组各38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8.4%),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手术时间稍长,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在对胆结石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临床治疗有什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胆结石并选择在本院接受长期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20名,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0名患者。在试验期间,对两组胆结石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在实验进行期间,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出院后,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进行期间,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时发现,P-value等于0.0265,小于0.05,说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有意义。同时,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3.33%,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有效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42,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另外,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出院后进行复诊时,发现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2%,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86,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经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的实验组住院时间要短于使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且,在手术完成后中,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对于胆结石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 标签: 胆结石患者 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的腹部超声检查情况并作分析。方法选取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96例纳入研究工作,均在手术前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实况给予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患者手术结果及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92例,经手术证实90例,误诊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非胆总管下段结石4例,经造影证实1例,另外3例为无显著症状的结石肿块,漏诊1例。结论在临床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过程中,给予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施行腹部超声检查的效果确切,且检查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以给予临床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胆总管下段结石 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主要选取我院的46例复杂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性原则分组,平均分组,23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取石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措施,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 简介:摘要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腹胆总管取石。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以内镜和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联合单一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等已成为当代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理念。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灌注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26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结果经抢救治疗后有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凶险,致死率高,应及早的对患者采取相关的抢救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满意度、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4,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9.33%、6.67%,低于对照组21.33%、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护理中,降低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针对性护理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参与研究,根据是否为维生素D缺乏分成缺乏组与非缺乏组,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CKD各个分期血25(OH)D3浓度与baPWV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动脉僵硬度越高。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缺乏 动脉僵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5例AonC患者尿液,测定标本中Kim-1和NGAL水平。同时收集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及健康人的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健康组、肾炎组、CRF组、AKI组患者尿液标本内的Kim-1水平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血清肌酐(SCr)与Kim-1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Kim-1是反映AKI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其数值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 - 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网络延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网络平台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网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网络延续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网络延续组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提高用药知识掌握度、饮食知识掌握度,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网络平台延续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治疗中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抗休克、气管插管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严重多发伤患者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90例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例,两组患者均对患者的体质给予检测,并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悉心护理,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时间均为30天(1个月)。结果观察组(43,95.6%)相对比对照组(39,86.7%)临床总有效率高了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护理服务结束后,对其所受到的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的评价,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效果的成效良好,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无不良情绪的产生,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并发症 临床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多发伤患者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将32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32例患者中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并发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32例股骨干骨折综合征患者中,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脂肪栓塞症状,3例患者在临床中出现肺部影响,其余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窒息,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痊愈。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脂肪栓塞综合征会为患者带来较为严重肺部影响,使患者出现窒息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所以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脱离危险。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多发伤患者 脂肪栓塞 高危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乳腺小结节采用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满意度评分、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乳腺小结节在临床上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旋切手术 传统手术 多发乳腺小结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其护理方式分2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接受强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2.00%(P<0.05)。研究组患者碎石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疾病时可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提升碎石成功率,缩短碎石时间和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72例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止痛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对照组更小,组间对比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麻醉中,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小,用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依托咪酯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胎三胎选择性减胎术术后妊娠结局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选择性减胎术患者一共为40例,对上述患者均实施选择性减胎术治疗。结果40例患者共减灭胚胎54个胚胎,术后采用B超下确诊为胚胎无胎心搏动,所有的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分娩周为(37.21±2.75)周,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45±0.51)kg。结论现如今阴道超声引导下负压抽吸的方式为处理该情况的主要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胎儿和孕妇的健康,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中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双胎或三胎 选择性减胎术 术后妊娠结局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C-反应蛋白、24小时尿蛋白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对象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4小时尿蛋白水平,观察组间差异。结果CKD3期、CKD4期、CKD5期三组患者的CRP和24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CKD3期、CKD4期比较,CKD5期组患者的CRP水平有显著差异,而24h蛋白尿的水平则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CRP和24h尿蛋白水平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因子,CKD5期患者CRP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C-反应蛋白 24小时尿蛋白,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间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意义,实验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来治疗胆囊结石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在术后的疼痛。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