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型阴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45例隐匿型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切断增厚的肉膜和束缚阴茎的纤维索条,并将阴茎根部白膜于两侧耻骨前筋膜固定。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5例6,34例阴茎发育正常,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evine术是治疗隐匿型阴茎的良好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等特点。

  • 标签: 隐匿型阴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求证提肛功能锻炼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以下简称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8例前列腺增生症PKVP患者术前和术后有无进行提肛功能锻炼对术后拔除导尿管后能否建立良好排尿习惯的对比分析。首先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4例。对照组不给予术前术后进行提肛功能锻炼的宣教,实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提肛功能锻炼的宣教并督促完成。然后再将对照组中出现尿失禁的4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组教会并鼓励提肛功能锻炼。结果在第一组实验中对照组104例中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46例,实验组104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28例。第二组实验中对照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11例;实验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21例结论提肛功能锻炼对PKVP患者术后尿失禁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PKVP) 提肛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额瓣悬吊术对重度外伤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28例重度外伤性上睑下垂患者行额瓣悬吊术,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睑裂高度、上睑弧度、闭眼状态和角膜情况。结果21例治愈,6例好转,治愈率75.0%,有效率96.4%。结论额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外伤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额肌瓣悬吊术 外伤性上睑下垂 重度
  • 简介:摘要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症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成活率。蓝光照射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30只眼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额瓣悬吊,利用额的力量提起上睑。结果23例30只眼矫正满意27只眼,矫正良好3只眼,矫正不良0只眼。结论额瓣悬吊术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有效的主要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额肌瓣悬吊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松监测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松残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Ⅱ级,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例。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脑电双频指数(BIS),四个成串刺激(TOF),TOF<0.9为松残余。结果松监测组MAP,HR指标稳定(P>0.05),拔管后1h的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拔管后1h的PORC发生率28%。结论老年患者在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松残余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抗心肌缺血的的基础药物及扩张血管药,治疗组同时服用脉康0.75,每天3次,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0.1,每天1次。二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二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康和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明显的抗凝血的抗血栓作用,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是安全有效。

  • 标签: 脉血康胶囊 联合辛伐他汀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甘露醇对外伤性前房积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按常规治疗同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或每日二次。结果应用20%甘露醇治疗前房积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亦不能忽视其药的毒副作用。结论患者滴注20%甘露醇时通过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

  • 标签: 甘露醇 前房积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青春期功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3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临床观察。结果Hb治疗前与止血后比较有显著差异,B超显示治疗前与止血后子宫内膜厚度及FSH、LH、E2、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短疗程米非司酮对青春期功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改善贫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影响小,无明显副作用,同时强调止血后的后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青春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止血治疗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动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激动器(Activator)矫治。结果患者覆合覆盖基本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病例选择,矫治器的精确制作,患者的合作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类畸形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肌激动器 安氏Ⅱ类Ⅰ分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外移跟腱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26例38足患儿术前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术后早期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练及康复指导。结果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优良率为92%,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制订严密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外移 跟腱松解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发热、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10~2010.09收治的确诊为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VD,50ml/h,Bid,疗程7d。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WBC、N%、IL-6和TNF-a、APACHEⅡ评分。患者28天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一疗程7天治疗后两组患者T、WBC、N%、IL-6和TNF-a水平、APACHEⅡ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T、WBC、N%、IL-6和TNF-a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对患者的患者28天转归情况则无差异(p>0.05)。结论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能降低脓毒症炎症因子IL-6、TNF-a的水平,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能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未能降低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后的死亡率,必净注射液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肠外瘘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IL-6 TNF-a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尿毒症合并RH患者经HP及HDF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变。结果26例患者经过HP及HDF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B、干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均有改善。结论尿毒症患者RH的发生与中大分子毒素以及继发性甲旁亢等有关,HP及HDF为有效的控制尿毒症患者高血压的方法。HP优于HDF。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临床治疗进行性营养不良症能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法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2008-09/2009-05在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杜氏型营养不良症患者146例,均为男性,年龄5~16岁,平均(8.6±6.3)岁;病程2~16年,平均(6.3±5.9)年。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4d后采集骨髓,Percoll梯度离心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10~14d,配制浓度为2-3×1010L-1的细胞混悬液,经静脉及四肢肌肉局部等量移植,单次移植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总量为(1.86±1.18)×108,间充质干细胞含量为(1.65±0.76)×108。结果移植后12个月,146例患者的徒手力好转率48.6%(71例/14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转率80.1%(117例/146例),运动功能好转率71.2%(104/146例)。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杜氏型营养不良症可在近期增加患者力,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并分析新生儿脐IL-4,IL-13,IFN-γ,TGF-β的含量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探讨脐IL-4,IL-13,IFN-γ,TGF-β含量与6个月内婴儿发生湿疹可能性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72例青岛地区足月顺产健康新生儿(男性38例,女性34例)脐IL-4,IL-13,IFN-γ,TGF-β含量,随访并记录家族过敏性疾病史、父母吸烟史、母亲孕期饮食情况、6个月内婴儿发生湿疹情况等。结果父亲或母亲有过敏性疾病的新生儿脐IL-1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GF-β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或母亲有过敏性疾病新生儿脐IL-4、IFN-γ含量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父亲或母亲有吸烟史、母亲孕期回避特殊食物新生儿脐IL-4,IL-13,IFN-γ,TGF-β因子的含量、6个月内发生湿疹的概率与对照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内发生湿疹组婴儿脐IL-13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TGF-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6个月内发生湿疹组婴儿脐IL-4、IFN-γ含量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及发生湿疹的新生儿脐IL-13含量增高,新生儿脐IL-13、TGF-β含量可能对预测以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脐血 过敏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球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眼外直是否增厚,及其与相关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组80例,糖尿病组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观察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及睫状动脉(SPCA)频谱形态,分别检测4支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结果高血压患者球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OA以舒张末最小流速下降为主,呈低流速高阻力状态;糖尿病患者OA、CRA、SP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RI明显增高,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RV流速稍加快。球后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与血糖、血脂、病程、年龄呈正相关;各组眼外直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球后动脉血流改变有较重要的价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眼外直均无明显增厚。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眼动脉 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静脉 睫状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血流动力学 眼外直肌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室射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综合评价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记录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CHF组各亚组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2.BNP水平与左室射分数呈负相关(r=-0.992),与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呈负相关(r=-0.756),左室射分数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呈正相关(r=0.989)。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NYHA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