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估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用药数据,从药品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排名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用药结构稳定,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医院用药 金额排序 日均费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从药品贮存温度光线,服药时间,特殊剂型药物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结果合理的药房窗口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窗口用药服务是门诊药房窗口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药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的药学服务之一,开展药房窗口服务,有利于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的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疗养院 窗口服务 用药交待
  • 简介:摘要在我国老年人约占我国人口的11%。人到老年由于各种器官组织逐年老化,功能减退,对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和平衡能力降低,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或发生一些急性病,需用药物防治,有些老年人甚至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何科学合理用药,减轻毒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应当引起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合理用药 毒副反应 药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已有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国内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在41-50岁的病人中,ADR的发生率是12%,80岁以上的病人上升到25%。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积极探讨老年人用药安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翻阅查看相关书籍、教材、文献,总结归纳目前儿科用药现状。结果儿童用药不同与成人,需要专门的用药知识。结论为了促进儿科合理用药,需要建立完善儿科用药的规范制度,及时监控用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儿科用药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药材本身的性质特点,依照临床用药、调剂及制剂的需要,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制药技术。它是随中药的应用而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性 用药安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咳喘病是呼吸系统一些常见病的统称,也是一种多发病,在我国社区和住院的患病率都很高,大人和小孩之间的比例无显著的差异,随着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合理应用咳喘药物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就我院临床治疗咳喘病的药物浅谈其使用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呼吸系统 咳喘药物 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以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液粘稠度、熄风化痰通络为治则,采用复方党参注射液加中药组方治疗颈椎性眩晕40例总有效率90%。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4例眩晕为主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血塞通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和血塞通组5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血塞通组87.5%。结论天麻素、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眩晕优于单纯使用一种中药制剂血塞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联合治疗 眩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层缝合用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2次缝合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6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缝合,每组各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全层缝合技术,观察缝合时间、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采用会全层缝合技术与对照组比较,缝合时间缩短,切口愈合快、炎性反应小、疼痛小,可减少阴道壁肉芽形成。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使用全层缝合,方法简单,时间短、效果好、减轻产妇痛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全层缝合 会阴切口 2次缝合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口服用药及静脉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558例进行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静脉用药组和口服用药组。口服用药组患者进行2-3d的药物治疗,静脉用药组患者进行1-2d的静脉滴注,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7天的随访,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选的558例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其中272例患者纳入口服药物组,286例患者纳入静脉药物组。大部分静脉用药组的患者为自己要求静脉用药,另外少部分患者是在医生的建议下静脉用药的。静脉用药组患者中有62.24%患者认为输液可以缓解症状,34.96%患者认为静脉输液可以有效缓解患病时间,2.80%患者认为不能缓解症状。静脉用药组有10例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268例患者运用抗生素治疗,所用抗生素种类中有136例患者运用头孢类,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天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存在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结论静脉用药不能减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程,但是显著增加了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行以及临床治疗费用。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口服用药 静脉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在进行服药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存在15例用药出现问题。其中比例最大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所占比例达到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提高用药知识、熟悉药物配伍的禁忌、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知识普及。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可以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方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结果规范发药后用药错误发生率降为零。结论精神科要保证用药安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核心执行能力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关卡。护士发放口服药时的查对环节,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要求。

  • 标签: 给药错误 查对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炎患儿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8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对应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治疗完成后评价并对比两组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价值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合用在预防冠心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病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联合预防冠心病,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23例患者预防有效,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19例患者预防有效,有效率为76.0%,观察组预防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于心律失常具有控制作用,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在医院药学工作中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药房的药学服务和用药情况做详细调查,以抗生素为例,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结合患者的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常规组患者的诊治采用传统用药方式,研究组成立合理用药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探讨如何使用抗生素,及时跟进并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做出最为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案。对此次调查研究作总结。结果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的3天和一周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72%和92.3%,肝功能受损率2.56%,复发率1.28%,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6.9±1.5天,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结论医院药学工作中合理的用药能确保在临床治疗中发挥药物最大疗效,维护患者切身利益,促进我院今后在药学工作中用药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抗生素 医院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