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对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8月之间接受的100例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以患者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甲组,一组为乙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乙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表得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睡眠质量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在针对玻璃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8月接诊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家属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咽喉肿痛、扁桃肿大以及退热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健康知识,加速患儿症状缓解。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衔接一化式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无缝衔接一化式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化式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

  • 标签: 无缝衔接 一体化式护理 急诊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一化护理在防治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以100例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化护理、医护一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医护一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手术 常规化护理 医护一体化护理 并发症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化战伤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护理人员训练意识,训练模式和训练技能,有针对性提高医护人员战伤自救互救水平。方法我院护理部紧贴实战,科学组织在全院进行护理人员战伤自救互救训练,从重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意识、强化训练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训练效果。结果通过全员参与战伤自救互救技术训练,完善战伤自救互救培训模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训练意识、训练模式、训练效果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开展战伤自救互救一化培训,可明显提高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护理队伍战救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 标签: 战伤自救互救 一体化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治疗D-二聚升高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妇科收治的130例D-二具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肌射hCG和黄体酮直至妊娠84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患者计划怀孕的前30d开始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000U治疗,直至妊娠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观察流产者的平均妊娠时间,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4.61%(5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9.23%(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流者平均妊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升高复发性流产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保胎成功率,无任何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D-二聚体升高 复发性流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行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3月1日-2016年10月2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1例脊柱骨折患者)、对照组一组(51例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以及单纯内固定治疗,将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上部后凸角度(12.41±2.95)%、伤椎后缘高度比(92.35±9.52)%、伤椎前缘高度比(92.66±10.25)%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总有效率90.20%与对照组患者78.43%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脊柱骨折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单纯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50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治疗方法的不一样,将5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n=25)和观察组(n=35)。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组采取支具外固定施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其具有的安全性比高,较传统的椎成形术更具安全性、有效性,其能将被骨折而导致的塌陷的松质骨积压于椎之上,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形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 脊柱压缩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开展宫颈DNA倍分析联合TCT检查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宫颈DNA倍分析联合TCT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参考依据,就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0例患者中,DNA倍分析阳性率为79.44%,TCT检查阳性率为73.89%,病理检查示阳性率为65.56%,DNA倍分析、TCT检查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其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94.15%,特异度达86.91%。结论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宫颈DNA倍分析联合TCT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值得在早期筛查工作中开展。

  • 标签: 宫颈癌 早期筛查 宫颈 DNA 倍体分析 TCT 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 院 2018 年 1月- 2019 年 1 2月收治的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3 例患者 。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冠延长术治疗。比较 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93.02% VS 7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 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情况、探诊深度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情况、探诊深度 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效果较好,改善牙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治疗 效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应用院前急救和急诊介入一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院前急救和急诊介入一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和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建立急诊和介入溶栓一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介入溶栓 生活能力 卒中量表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D-二(D-D)聚和凝血四项检测在临产期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本院33例临产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3例健康非孕妇为对照组。均接受D-二聚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D-D、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期孕妇检测D-D水平以及凝血四项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及时进行干预,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产期孕妇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使用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门诊护理上增加一化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化护理模式运用到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喉咙干疼,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应用23g玻璃切割与内界膜剥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治疗的100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均采用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明显提高患者BCVA、提高mfERG一阶函数的1环、2环P1波反应密度,并显著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体积,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与术前的眼压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103眼中,裂孔完全闭合97眼,裂孔闭合率94.17%。随访期间,103眼均未发生眼内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应用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后,裂孔可有效愈合,患者视力也能明显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黄斑裂孔 23g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剥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研究急诊科在病床边检测血浆中D-二聚水平对胸痛患者病情的判断,以警惕胸痛患者D-二聚阳性的危险信号。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莆田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微创经皮椎成形术运用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90名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实施微创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映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5.56%)高于观察组患者(82.22%),并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观察组,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显示试验组(4.44%)低于观察组(17.78%),各指标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脊柱转移性肿瘤 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 开放性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化新管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GDM孕产妇13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新模式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催产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母婴血糖。结果 新模式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新模式组使用催产素的例数及时间、产程时长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模式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分娩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的10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超声诊断、D-二聚诊断及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诊断,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该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血管超声、D-二聚诊断(P<0.05),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诊断,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外周血管超声 D-二聚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