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原发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随着生存期延长,临床治疗中转移骨病(metastaticbonedisease,MBD)患者增加。脊柱是MBD常见受累区域。约有28%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其中10%~20%会进展为转移脊髓压迫(metastaticspinalcordcompression,MSCC)。

  • 标签: 脊椎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综述文献
  • 简介: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35%~40%。脊柱转移瘤发生率可高达30%~50%。肿瘤细胞在椎体内生长,侵蚀、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一直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降低了脊柱转移瘤的并发症。同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脊髓激光间质热疗同步发展也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脊柱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微创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对临床工作中,转移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转移肿瘤38例,脊柱结核62例。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结果此100例脊柱病变中脊柱结核76例,占62%,转移瘤占38%。结论转移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的X线影像对比中,笔者认为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转移脊柱肿瘤的成骨型或混合型转移者与脊柱结核在静止修复期表现为增生硬化为主表现报相似,应加以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转移瘤转移性肿瘤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经过手术病理或者是随访证实的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将其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柱转移性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口腔并非转移肿瘤细胞定居的常见部位,但肿瘤远处转移至口腔则是其广泛转移的证据。在673例病例中,25%是肿瘤临床广泛转移的首发证据。23%的远处恶性肿瘤首先在口腔表现。颌骨,尤其是下颌骨较软组织更易受侵犯(2:1)。口腔附着龈是软组织最易受累及的部位(54%)。肿瘤是原发灶,男性为肺、肾、肝及前列腺,女性为乳腺、生殖器官、

  • 标签: 口腔肿瘤 非转移性 肿瘤远处转移 广泛转移 肿瘤细胞 肿瘤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转移肿瘤的CT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CT扫描。结论肝转移癌的CT表现因原发癌及病理组织类型不同而异,因此CT检查对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转移性肝肿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手术治疗腰椎转移肿瘤38例的术后护理,效果较满意。方法术后重点为生命体征、呼吸道、切口、引流管、神经系统、功能锻炼、饮食、出院等方面观察、护理和指导。结果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24.3个月。术后疼痛消失19例,占50.00%;疼痛缓解13例,占34.21%;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6例,占15.79%。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0d±3d,均在出院后做放疗、化疗。结论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切口、引流等方面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和康复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腰椎转移性肿瘤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转移肿瘤的止痛效果。方法采用在模拟机下定位,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和电子线体外照射,治疗转移肿瘤患者15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分成两组(1)X线组6MVX射线3Gy/次,5次/周,总剂量30Gy/10次/2周,共118例。(2)电子线组根据不同病灶深度,选择不同能量电子线6Mev-15Mev,3Gy/次,5次/周,总剂量30Gy/10次/2周,共35例。结果(1)X线组疼痛缓解112例,有效率为95%,未缓解6例;(2)电子线组疼痛缓解30例,有效率86%,未缓解5例。两组病例治疗有效率为92.8%。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于由肿瘤转移引起的癌骨痛止痛效果确切可靠、显效快,可作为癌疼痛的主要止痛方法或首选方法。

  • 标签: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转移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肝内多发肿块,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牛眼征”,超声造影动脉期表现为“面圈征”,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黑洞征”,特别是有已知原发肿瘤病史者,应考虑肝转移瘤。

  • 标签: 转移性肝肿瘤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早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32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32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2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32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性肿瘤 早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转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明确的肺转移肿瘤22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病理形态学特点,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142例,年龄范围13~77岁,肺多发性结节者122例,单发性结节者104例。常见肺转移肿瘤按照来源部位依次为结直肠59例,滋养细胞肿瘤44例,肾31例,乳腺20例,宫颈14例,尿路上皮8例。原发肿瘤距离转移时间、是否行手术治疗等因疾病而异。肺转移肿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形态学有一定的重叠,阅片时应仔细寻找相对特异性的形态学特点及肿瘤周边有无原位癌区域等以资鉴别;肺转移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阴性,与原发性肿瘤鉴别均需依据相对特异抗体:结直肠癌细胞角蛋白(CK)20、CDX2阳性,CK7阴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肾透明细胞癌CD10、波形蛋白阳性,CK7阴性;乳腺癌GATA3、雌激素受体阳性;宫颈癌p16阳性;尿路上皮癌CK20、p63、GATA3阳性。结论肺转移肿瘤与原发性肿瘤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有重叠,确诊需要紧密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综合分析判断。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诊断,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VATS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联合转移瘤摘除1例,肺叶切除联合胸壁转移瘤切除1例,肺段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20例,肺楔形切除联合转移瘤摘除5例.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呼吸功能不全1例,肺部感染2例、持续肺疱漏气2例、胸腔积液3例,经抗生素治疗、持续胸腔闭引流后治愈.1例肝癌肺转移术后2个月发现腰椎骨转移,转骨科行手术治疗.1年生存率71.0%(22/31),3年生存率38.7%(12/31).结论VATS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肺转移瘤可行、安全.

  • 标签: 肺转移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转移肿瘤CT、MRI诊断的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CT和MRI是诊断肝脏转移肿瘤的主要手段。

  • 标签: 肝转移性肿瘤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运用于脊柱转移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90名脊柱转移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实施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映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5.56%)高于观察组患者(82.22%),并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观察组,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显示试验组(4.44%)低于观察组(17.78%),各指标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脊柱转移性肿瘤 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 开放性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