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67例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33例单用替加环素治疗,记为对照组, 34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细菌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优化中医辨证施护在膝痹中医护理方案中实施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科住院的8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提供常规中医护理模式,乙组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膝痹患者提供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中医辨证施护 膝痹 中医护理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华蟾素胶囊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317护”手机APP模式的延续护理方案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耳炎手术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增加基于“317护”手机APP模式的延续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4个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317护 延续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药立法培训团,近日对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4国进行了专题考察,了解欧洲传统医药管理及立法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要认真总结和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对待传统医药的态度和立法管理的经验,以加快推进我国传统医学立法进程。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学立法 欧洲 培训 立法管理 传统医药
  • 简介:目的:对中药泡洗与针灸推筝相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屑于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患者的临床实效性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5月接诊的SHS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泡洗与针灸推拿治疗以及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而对照组40例则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统计上肢运动功能(UpperLimbMotorFunction,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范围评分以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RatingScale,NRS),并评进行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MA、肩关节活动度范围以及肩关节疼痛程度NR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肩关节活动度范围以及NRS积分分别为(1.36±0.92)分、(2.49±0.45)分和(41.89±6.67)分,对照组为(33.58±4.53)分、(1.67±0.37)分、(3.16±1.13)分,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有效率72.5%(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洗与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CI后SHS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治疗SHS的较佳选择。

  • 标签: 中药泡洗 针灸推拿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两种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 VAS评分、不良反应、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 2019 年 10 月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200 例足月初产妇作为观察样本,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病例均为 100 例。甲组选择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乙组选择硬膜外持续给药,对比两组不同的临床效果。 结果:甲、乙组镇痛前、镇痛后 5h 的 VAS 评分、产间发热率行比较,均为 P > 0.05 ;甲组镇痛后 5h 的 VAS 评分低于乙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的用药量少于乙组,均为 P < 0.05 。 结论:足月初产妇选择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有利于缓解机体疼痛,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会增加产间发热风险,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足月初产妇 分娩镇痛 不良反应 麻醉药物用量 VAS 评分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在艾滋病抗病毒诊疗的效果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促进艾滋病患者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和治疗。方法随机抽取艾滋病人,分别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的病人将使用 “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另一组是对照组,改组病人仍旧采用传统的艾滋病管理、治疗流程。最后把这两组病人治疗的成功率、覆盖率以及病人的依从性和接受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时长上,观察组仅用了 11.34 ±10.52( d)相比于对照组的 31.85 ±29.48( d),有明显的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依从性方面,由对照组的 78.3%提高到了 90.4%; 效果十分明显(P< 0.05) 。最终的治疗率方面,观察组为99.5%,对照组是 72.4%,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半年内患者的病毒载量从原来的 76.8%增加到了 93.2( P<0.05); 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病人的脱失率分别为5.7%、 5.1%,两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 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模式,可使患者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 HIV/AIDS 患者的依从性、治疗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到各基层医院让更多病人受益。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一站式服务”模式 依从性 “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