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少数民族驾驶员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个地州的486名少数民族公交车及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前后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培训后驾驶员理论(11.07分±5.14分)、技能成绩(74.54分±11.54分)均高于培训前理论(4.02分±4.38分)、技能成绩(17.86分±15.84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学历驾驶员培训后心肺复苏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驾驶员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培训需求,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克服语言障碍,鼓励具备维汉双语技能的驾驶员协助进行翻译及解释,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少数民族 驾驶员 心肺复苏 知识 操作技能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了解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对护理双师型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需求.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2010年四川省护理双师型教师省级培训的71名教师进行调整。结果: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前5项依次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急救、复苏相关技能,各种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等),护理教学相关理论及技能,各专科疾病护理新进展。选择培训方式最多的前5项依次为:观摩教学,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病房参观学习,技能训练。结论:培训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工作背景、学历、职称、所教授课程等因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培养适合中高职护理教育需求的护理师资力量。

  • 标签: 护理双师型教师 培训需求 调查
  • 简介:新生儿复苏技能是助产人员必备的专业素质,在一个新生命诞生的一刹那间,助产人员能否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识别是否为窒息儿,能否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做好新生儿的窒息复苏抢救工作,取决于助产人员平时良好的训练和丰富知识的积累,我科从2000年以来有计划地对助产人员进行相关的急救复苏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使重度窒息儿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收效显著.

  • 标签: 复苏术 窒息 新生儿 急救技能 规范化管理 护理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1年全日制大专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将2012年同校同层次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分别于实习结束前集中考核及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沟通能力得分及对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 标签: 专项技能培训 护生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在静脉输液护士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0月对我院静脉输液团队成员应用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法,包括集中培训、模拟教学及实践操作。比较培训前后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技能及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静疗小组在静疗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实践知识更新、血管解剖与病理生理知识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的静脉输液港维护及PICC穿刺技术水平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成员对专科知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静疗护理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高(P<0.05)。结论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可提高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与技能,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专题讲座 培训 知识 技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现阶段大部分口腔专科医院招聘的护士,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临床综合护理,口腔专科护理技能相对欠缺。医院在新护士入职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降低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希望能为医院在口腔正畸新入职护士专用器械的辨识与管理教学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10名新入职的护理人员,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5名为试验组(A),5名为对照组(B),均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器械介绍及分类培训培训1周后,B组采用无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A组采用彩色橡皮圈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练习1周后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清洗、计数测试。记录清洗效率,计数花费时间并检查计数结果准确率。结果:A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清洗和计数所用时间低于B组,计数正确率高于B组。结论:通过对口腔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采用带有分类标记的器械进行培训及训练,可有效提高岗前培训效率,加快临床工作的熟悉进度,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 正畸科 新入职护士培训 器械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护士分层教育培训方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各科室计划所培训的层级护理人员167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n=83)和实验组(n=84)。分析两组综合素质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培训前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护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层教育 护理质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护士的临床规范化培训当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样本20例,均为口腔护士,选入样本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翻转课堂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总结护士的核心能力测评(批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核心能力测评评分与教学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翻转课堂教学 口腔护士 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士与患者纠纷的原因,探究门诊护患纠纷化解技巧及其培训应用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起(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门诊护患纠纷事件资料,了解门诊护患纠纷形成原因。与此同时,选取2000例患者(培训前1000例,培训后1000例)评价护患纠纷化解技巧培训效果。结果:门诊护患纠纷占总纠纷及投诉的27.14%;38起门诊护患纠纷中12例(31.59)因服务态度引起,8例(21.05%)因专业能力引起,3例(7.89%)因服务流程引起,2例(5.26%)因法律意识引起,2例(5.26%)因风险管理引起,9例(23.68%)因教育沟通引起,2例(5.26%)因其他因素引起。化解技巧培训后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率0.10%,低于培训前0.80%(P<0.05);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与总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根据其形成原因制定化解技巧培训方案,通过定期培训可提高门诊护士护理能力,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士 护患纠纷 化解技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纳入我院的新生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需要将护士的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和护士的层级管理相结合,使各层级的护士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行分层级管理与运用是现代医院护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结论: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可为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不断优化护患关系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就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新生儿护士 分层级培训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方法:从近一年新入职护士中抽选5名,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培训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分析两组护士培训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培训效果较好,P<0.05。结论:当前大众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院需加强护士培训,不断优化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岗前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端正护士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岗位胜任能力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护士是较为特殊的职业,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因为多种护理操作而出现职业暴露现象,是我国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其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现象,当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后,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负面心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辞职的现象,对其今后职业发展造成影响。为了减少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需要给予其合理的培训

  • 标签: 急诊科 新入职 护士 职业暴露 培训
  • 简介:摘要:针对妇产科护士群体推进开展基于适当方法的培训指导干预环节,有助于改善提升妇产科护士群体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护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提升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促进我国临床护理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章将会围绕妇产科护士分层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进展,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分层规范化培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纳入我院的新生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需要将护士的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和护士的层级管理相结合,使各层级的护士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行分层级管理与运用是现代医院护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结论: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可为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不断优化护患关系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就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新生儿护士 分层级培训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在综合性医院培养体检护理专业人才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应用护理人员沟通培训模式对体检护理骨干进行体检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釆取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医院体检医学科为主、多学科合作和养老机构为辅进行临床实践。结果:培训后,体检护理专业人才的体检护理知识与技能、个案管理能力、考核成绩优良率及体检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均

  • 标签: 沟通培训 体检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方法:选取医院的60名专科护士,本次研究实验的时间从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法将60例专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30名护士,实验组有30名护士。对实验组护士采用职业能力培养培训策略,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策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的关于血液透析室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培训策略之后,实验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可以提高专科护士的护理专业化水平,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培训策略。

  • 标签: 职业能力培养 血液透析室 专科护士 培训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的意义。方法 择30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总结培训结果,统计护士培训前后临床技能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以此体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培训前后统计数据对比,两组统计数据对比,培训前护士临床技能评分对比培训后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培训前护士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培训会评分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士临床技能,确保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培训效果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 分层教育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层级培训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选择实验对象为2022年的消化内科新护士20名,以及2023年消化内科新护士20名,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法,后者采用层级培训带教管理法,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培训后能力以及带教教师和医生评估结果。结果 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各项能力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专业操作、法律知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评估合格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层级培训带教法,可有效提升新护士的能力。

  • 标签: 层级培训 消化内科 带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