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腹壁整形术是主要的整形手术之一,在提高美容就医者体型美的同时,围手术期的镇痛管理优劣是对医师团队的考验,也对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恢复状态、预防并发症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患者手术后舒适度,减少对阿片类镇痛药的依赖,本文就围手术期的术前疼痛干预、术中麻醉管理、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标签: 腹壁整形术 围手术期 疼痛干预 镇痛 效果
  • 简介:摘要影像引导下热消融(image-guided thermal ablation,IGT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每年治疗例数迅速增加。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以便能更好地为IGTA治疗肿瘤围手术期镇痛提供参考。其主要内容包括:(1)药品和设备的准备;(2)多模式镇痛、局部麻醉、区域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联合镇痛镇静方案、全身麻醉;(3)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肿瘤 镇痛
  • 简介:摘要与全身吸入麻醉相比,区域阻滞和外周神经阻滞不仅具有麻醉/镇痛双重作用和吗啡节俭效应,而且还能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削弱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区域阻滞是绿色麻醉的主要引领,故又称"绿色区域"阻滞。区域阻滞将成为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重要抓手。相反,笑气(N2O)和卤化吸入麻醉药不仅污染大气还会破坏臭氧层。我们应当努力减少麻醉气体和蒸汽向大气释放,从而减少GHG产生。

  • 标签: 区域阻滞/镇痛 绿色麻醉 温室气体 吸入性全麻
  • 作者: 胡骢 马大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温州 325027 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系,英国伦敦 SW10 9NH,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系,英国伦敦 SW10 9N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阴道分娩201例,根据有无实施镇痛分娩,其中镇痛95例产妇作为镇痛组,106例非镇痛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个产程的时间、分娩疼痛程度、产后抑郁评分、自然分娩率、产程当中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镇痛组各个产程的时间、分娩疼痛程度、产后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的产程当中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镇痛分娩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缩短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镇痛分娩 产科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高等医学教育中,药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基础课程,是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然而,由于其内容多样、药物作用机制抽象、药物药理作用众多等特点,传统的讲课教学并不好。近年来,在线课程的快速发展对课堂教学构成了直接的挑战。然而,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应用范围难以保证,师生之间的缺乏互动。混合教学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效地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以解热、镇痛、消炎药为例,阐述了混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是进一步推广药理学混合教学的一次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 标签: 药理学 混合式教学 互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临床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7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镇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35例和对照组(镇痛分娩+传统体位分娩)35例,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室息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479.61±137.80)min、第二产程(37.10±12.07)min、第三产程(8.12±2.55)mi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vs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能够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镇痛分娩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期间采取非药物镇痛方式对其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有8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药物镇痛干预,研究组采取非药物镇痛干预,重点比较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结果:产程时间方面,研究组产程时间均较少,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较低,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后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非药物镇痛方试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建议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非药物镇痛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娩镇痛技术在围产期孕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及镇痛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围产期孕妇11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常规组采用医护人员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进行分娩。医护人员统计各组病患使用不同分娩镇痛技术下的镇痛价值,并对病患分娩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常规组镇痛价值对比中,Ⅰ级疼痛、Ⅱ级疼痛、Ⅲ级疼痛例数均高于观察组;常规组镇痛总满意度60.00%低于观察组86.20%,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产科 分娩镇痛技术 医护人员陪伴分娩 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技术 围产期疼痛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秦艽不同炮制品(秦艽、炒秦艽、酒秦艽)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秦艽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得出秦艽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耳肿胀度可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

  • 标签: 秦艽 抗炎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艾司氯胺酮用于脊柱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6月收治的62例脊柱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常规镇痛,研究组加用艾司氯胺酮。根据疼痛评分量表(VAS)对所有患者术后6h、12h、24h和48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将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头痛、谵妄、恶心呕吐以及嗜睡)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术后6h、12h、24h和48h的VAS评分分值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8%,相较于对比组的12.9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艾司氯胺酮干预脊柱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痛感,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脊柱术 镇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胸手术术后镇痛方法与其进展。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2020年7月-202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后续防治水工作中,要注重将超前探放水技术应用在其中。在探放水之前,应根据井下掘进生产目标制订合理的超前探放水方案,并且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超前探放水施工人员队伍,这些工作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提升超前探放水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从而保障煤矿井下快速掘进速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 标签: 超前探放水 煤矿防治水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某项目会所工程实例,并结合相关规范,分析岩溶发育地区超前钻施工勘察合理布孔以及布孔数量控制对确定桩型、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入岩判断、溶洞处理、成孔工艺及确保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

  • 标签: 岩溶地区 超前钻 溶洞 桩基施工
  • 简介:摘要:深基坑高水位内降水井封堵过程中,将出现大规模涌水现象导致施工困难,且可能造成封堵出现缺陷的情况。对此,部分学者提出超前止水封堵施工的方案。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深基坑内降水井封井的基本原则,同时从制作以及安装封堵工具等方面,介绍一种超前止水封堵工艺,以期能为深基坑高水位内降水井封堵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深基坑 高水位 降水井 超前止水封堵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在住宅工程项目中越来越普遍,配建人防及地下车库也是一项基本要求,由于高层地下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或沉降不均而产生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及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浇筑该后浇带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基于此,文章对后浇带及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后浇带 超前止水构造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TST是一项可应用于各种类型隧道(如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地铁、输水隧洞等)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工程祥谦站~首占站区间大象山隧道,本文采用TST系统对大象山隧道右线掌子面YDK32+849前方120m内围岩体进行探测,研究TST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TBM隧道中的应用效果,成果可对TBM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城际铁路 TBM TST 超前地质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