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科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的病例分析,寻找合理有效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产科DIC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手段。结果发病诱因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前置胎盘各6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22例患者中成活19例,死亡3例。结论如何早期预防产后出血是减少DIC发生的关键,多个学科合作是抢救DIC成功的保证,成份输血有较高的价值,子宫切除是救治DIC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产科DIC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皮瘤影像学的表现和征象。方法:选取 50例已被确诊为肝脏上皮样血管皮瘤的患者,并根据其 CT、 MRI和病理学资料分析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征象。结果:多发低密度结节是 CT平扫的主要表征,其内部的低密度区多为清晰可见;后动脉期的加强,可以使肿瘤周边得到强化,但没有强化中央更低密度区。结论 :上皮样血管皮瘤具备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详细信息有赖于 CT和 MRI的检查。

  • 标签: 肝脏 上皮痒血管内皮瘤 磁共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危害现代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科疾病治疗领域的作用,并逐渐推广到临床治疗过程中。本文主要对心血管科疾病进行概述,阐述了提高心血管科护理水平的措施,以期提高心血管科护理质量,提高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水平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天然LDL核心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约占LDL总脂肪酸含量的35-70%,所以容易发生自身氧化。oxLDL具有一系列生物学毒性作用,氧化修饰后的LDL不能经LDL受体代谢,由清道夫受体识别、结合、内吞饮入细胞并逃逸正常的胆固醇代谢途径,引起细胞内脂质沉积,泡沫样变。oxLDL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就是损伤血管皮细胞,因此细胞损伤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将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OXLDL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探讨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455例患者,对其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用药问题,占比为7.47%。具体问题包括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忽视药物禁忌证等。结论心血管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以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为常见。科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科室临床用药的监督,以促进心血管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科护理当中存在的风险,积极探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为3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观察30例患者在护理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对30例患者的数据实施汇总以及分析,发现最主要的风险来自患者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这三个属于主要危险因素,在心血管护理工作当中是非常危险的因素。其中,这三种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20.3%,9.6%以及5.4%。结论:心血管科当中出现危险的因素是多方面造成的,需要从安全防范以及自我防范意识入手,比如:规范文件编写,强化与患者实施沟通以及设置全面的综合预防体系等。

  • 标签: 心血管,护理风险,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科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来我科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以外还进行了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弥散性血管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了近3年来在我院救治的32例弥散性血管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抢救29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结论针对弥散性血管凝血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够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科护理中采用床边责任制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心血管科收治的60例患者以及心血管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床边责任制方式护理,比较心血管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成绩。结果在实施床边责任制护理之后,心血管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心血管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成绩较之前相比,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护理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方式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成绩,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床边责任制护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并积极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30例进行资料的回顾分析,观察30例患者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结果从30例心血管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来看,其中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这三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心血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强大风险,其中,这三项风险因素的构成比例分别为20.3%、9.6%、5.4%。结论在心血管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中,存在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应该要从安全护理的自我防范意识、规范文书书写、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以及加强医院的自身管理等多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的综合防范体系。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Kaposi血管皮细胞瘤(KHE)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手部Kaposi血管皮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6个月至33岁,平均4.6岁(55个月),1例为33岁成年人,余4例均为婴幼儿。本组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凝血系统异常。5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局部肿物扩大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Kaposi型血管皮细胞瘤,肿瘤表现为多结节状侵袭性生长,细胞呈血管皮细胞样,可见密集分布的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局灶增生呈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病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蛋白,第VIII因子等血管标记阳性,SMA灶性阳性,1例局灶性表达CK。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剩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手部单纯KHE的病例,单纯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肉瘤 卡波西 肿瘤 软组织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科护理风险潜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心血管科120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病历资料,概括工作中发生潜在风险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生风险的潜在因素。结果在全部的12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对住院期间采用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10例患者由于对理疗设备使用不熟练稍有不满,患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满意5例,对护士沟通技巧不满意的患者2例,患者跌倒等3例。结论针对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传统的护理方式,转变护理思想,和谐护患沟通技巧,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科介入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5月来我院心血管科开展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出 96例。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 95.83% (46/48),明显高于对比组 72.92% (35/48);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 6.25% (3/48),明显低于对比组 20.83% (10/48)。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采用优质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程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介入治疗 优质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