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00例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全面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结果:300例标本中,成功采血291例,穿刺失败9例,转为股动脉或足背动脉的采血。结论:ICU患者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时,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合部位与采集方法,尽量维持耐心态度,可以保证检测结构的有效性,预防发生并发症。

  • 标签: ICU 动脉血气分析 采集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00例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全面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结果:300例标本中,成功采血291例,穿刺失败9例,转为股动脉或足背动脉的采血。结论:ICU患者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时,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合部位与采集方法,尽量维持耐心态度,可以保证检测结构的有效性,预防发生并发症。

  • 标签: ICU 动脉血气分析 采集标本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采集1h后送检的200份溶血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200份规范采血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钾、氯、肌酐、胆红素、CK-MB、LDH较对照组更高,钠、尿酸、AST、ALT、CK、GLU、α-HBH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标本送检时间、溶血均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流程和标准,可减少误差,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时不同血样采集部位采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4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的100例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输液同侧和输液异侧的静脉,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输液同侧采血样本中钾、氯、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输液异侧采血样本(P<0.05),而钠、尿酸,葡萄糖水平明显高于输液异侧采血样本(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为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考虑多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尽可能控制采集血液标本时的误差。

  • 标签: 输液同侧 输液异侧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未按照标准量采集标本和按标准量采集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按标准采集组与标准采集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因素对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患者共885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液标本采集情况及结果,了解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基本因素。结果患者情绪、采集前饮食、用药及活动等因素可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而护理人员血液采集部位不当、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较长等也可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结论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标本采集前的各项准备事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均可提高检验标本采集质量。

  • 标签: 护理因素 标本采集 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针对性对策.方法分析检验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针对性应对方法.结果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操作需规范,与患者充分沟通及采集后及时运输和贮存有利于减少由于标本采集导致的分析前误差.结论正确以及规范地处理标本采集和检验过程能够很大程度避免检验结果出现错误的现象,更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检验流程 标本采集 原因和对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对其常见问题进行检查,并提出对策和相关措施。方法:通过对本检验科的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并对其检验科人员专业和设备等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做好标本采集常见问题的分析。结果:仅仅采集单份标本、未按照三步消毒法处理、未准备掌握标本保存方式中标本采集问题分别为50.0%、40.0%、20.0%。结论:当前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数量少以及检验设备较低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其措施的制定。

  • 标签: 检验科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技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与技术。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我院涉及临床标本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人数为31人,回顾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进行的临床样本采集工作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其临床标本采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技术开展分析。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参加研究共8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分别使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分析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血位置不同最终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钠、氯、血糖、尿酸等四项指标对比可得P小于0.05;标本是否发生溶血反应对最终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各指标对比可得P小于0.05。结论:标本检查可以为临床各种疾病提供可靠的前期诊断,因此在标本采集环节应杜绝在各项失误操作,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确保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方法 生化检验结果 标本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口咽拭子采集过程中两种不同方法在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中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21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进行核酸口咽拭子采集的300名疗养员为实验组,引导他们以“坐姿、抬头、张嘴、吸气(半打哈欠样)”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核酸口咽拭子采集;同时选取300名工作人员,引导他们以“坐姿、抬头、张嘴发‘啊’音” 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核酸口咽拭子采集;分析两种采集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核酸口咽拭子采集过程中,以“坐姿、抬头、张嘴、吸气(半打哈欠样)”的采集方法进行核酸咽拭子采集时,要比以“坐姿、抬头、张嘴发‘啊’音” 的采集方法具备被采集者舒适度、接受度高,采集者操作便捷、易于触及采集部位,减少采集者职业暴露风险等优势。结论:借鉴声乐演唱中打开口腔的方式,引导被采集者在口咽拭子采集时采取易于暴露出颚弓、咽喉壁和两侧扁桃体的办法,使采集者容易触及采样部位,可有效改善被采集者舒适度和接受度,以提高采集便捷度,使采集标本合格率高,有利于排除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的假阴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口咽拭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与技术。方法:选择微生物检验的50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可知,其中60例出现采集异常的现象,本次研究中对采集异常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开展技术总结。结果:分析和对比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可知,具体问题分别是仅采集单份标本、没有按照要求处理、没有掌握保存方法、其他,比例分别是33.3%、25%、16.7%、25%。结论: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存在没有按照规范采集的现象,导致整个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最大程度的提升采集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1~2020.12内收治的300例需行生化检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并开展生化检验,观察统计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输液手臂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输液手臂(t=6.180、P=0.000),而纳、氯生化检验结果则显著低于非输液手臂(t=10.784、P=0.000;t=22.226、P=0.000)。结论:在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中,其标本采集应从非输液手臂静脉进行采血,以此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血液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200例,分析不同的采血时间、部位、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相差较大(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重视,清晨空腹采血、输血对侧采血、采血后及时及时送检以及避免发生溶血等不良事件对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