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80例,其中60例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60例行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60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手术。比较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相比,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具有切除彻底,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式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侧位X线及CT扫描重建测量对小儿增殖体肥大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临床诊断该病患者50例,摄取鼻咽X线侧位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并测量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计算出A/N比值(A为腺样体厚度,N为鼻炎腔厚度)。结果50例中A/N比值0.61-0.65的3例,0.65-0.7的40例,>0.7的7例;A/N比值>0.61的,急、慢性鼻窦炎及鼻塞患儿2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例;反复流涕患儿5例;打鼾患儿5例;张口呼吸5例;扁桃体肿大患儿5例。结论X线及CT重建测量可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N比值大于0.65,X线、CT诊断增殖体肥大达到互补优势,再结合临床表现对小儿增殖体肥大及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临床表现 X(CT)线分析
  • 简介:1月中旬,中国以中农为首的钾肥进口联合谈判小组与俄罗斯Uralkali的出口贸易子公司达成2014年度钾肥供应合同。上半年供应量为70万t,到岸价格由2013年的400美元/t降至305美元/t(发运快遣折扣另计)。据悉,此次70万吨中,中农60万吨,中化10万吨。

  • 标签: 供应合同 钾肥 中国 肥大 出口贸易 俄罗斯
  • 简介:摘要小儿腺样体肥大以热毒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肝有关,其中热毒之邪乃致病主要因素,痰瘀是病变过程的病理产物,又可与热毒胶着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使病情缠绵难愈。临床以自拟鼻窒方加减,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 标签: 中医儿科疾病 腺样体肥大 热毒痰瘀 鼻窒方 中医药疗法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Yanagida于1995报道SCF与IL-6的混合作用可致CD34+细胞发育为含类胰蛋白酶不含胃促胰酶的肥大细胞及含类胰蛋白酶与胃促胰酶的肥大细胞两种细胞,认为SCF促进肥大细胞增生系通过抑制凋亡所致,SCF对肥大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其它一些细胞因子所调节

  • 标签: 凋亡研究进展 分化凋亡 增生表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病,其病程迁延难愈,且手术治疗易反复发作。吾师徐辉甫教授勤求古训,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因素体肺脾气虚,外邪侵袭,痰气搏结,积聚咽喉,日久成瘀,阻塞气道,故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徐教授经过多年临证,从痰瘀入手,自拟通窍散结方以清热化痰、理气通窍、软坚散结,疗效显著。附医案一则予以佐证。

  • 标签: 小儿腺样体肥大 通窍散结方 痰瘀 徐辉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儿身受腺样体肥大的困扰,因而各大医家对本病的关注度也有明显提高,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内服及外用等方法,且疗效显著。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研究进展,并且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 标签: 小儿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 研究进展
  • 简介:肥大细胞增多是一类罕见疾病,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各系统,特征为肥大细胞数目增多。根据本病的程度不同,可出现多种因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潮红、腹泻、呕吐、痉挛、晕厥或过敏反应。儿童患者皮肤受累最常表现为色素性荨麻疹,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表现轻微,青少年期可消失。在本例报道及文献综述中,作者回顾一3岁色素性荨麻疹患儿童,以复发性昏厥和过敏反应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的首发表现。作者回顾了同主题文献,发现相关资料有限,推测既往诊断有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的儿科患者可能受益于对系统性疾病进行的更积极的检查或预防性使用了抗组胺制剂,并避免了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标签: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过敏反应 患者皮肤 文献综述 儿科患者 复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对患有肥大型宫颈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肥大型宫颈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宫颈炎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对患有肥大型宫颈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中医 内外合治 肥大型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扁桃体、腺样体表面和实体组织内的菌群种类、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程度。方法选取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52例,分别取扁桃体、腺样体表面分泌物和实体组织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表面和实体的菌种分布特点以及主要耐药特点。结果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均有正常菌群和致病菌,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且表面和实体的菌种分布基本一致(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耐药菌,对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头孢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行扁桃体表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基本反映扁桃体实体组织及腺样体表面和实体组织的菌群种类、药物敏感程度;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两种致病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进行合理地治疗,可以获得低毒高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扁桃体 腺样体 肥大 细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前列腺肥大是男性中年常见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逐渐增生导致尿流不畅、频尿等症状。为预防前列腺肥大,应注意饮食习惯,摄入富含番茄、坚果和鱼类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保持正常体重也有助于降低前列腺肥大的风险。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对于及早发现问题至关重要。综合而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男性中年前列腺肥大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肥大 男性中年 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体育锻炼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塑鼻尖上区致密真皮纤维结构矫正鼻头肥大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美莱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伴鼻头肥大行肋软骨综合鼻整形术患者57例,男1例,女56例,年龄18~53(29±6)岁。术中对鼻尖上区致密真皮纤维结构用水平划痕重塑,行鼻头表现点处真皮深层内缝线固定的方法。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鼻尖上区有无拱形及鼻尖向上移位。结果5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近远期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女性出现鼻尖上移,其余56例患者均无鼻尖上移及上转折区拱起。结论重塑鼻尖上区致密真皮纤维结构使鼻头肥大患者术后鼻尖上区过渡自然、形态优美、鼻头结构稳定。

  • 标签: 鼻整形 肋软骨 鼻尖成形 鼻头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组(ASⅣ 100 μmol/L)、AngⅡ组(AngⅡ 1 μmol/L)以及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实验组(AngⅡ1 μmol/L+ASⅣ 25 μmol/L组、AngⅡ1 μmol/L+ASⅣ50 μmol /L组、Ang Ⅱ1 μmol/L+ASⅣ100 μmol/L组),共6组,培养24 h。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表面积,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染色检测心房利钠肽(ANP)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AngⅡ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9c2心肌细胞活力,ASⅣ能抑制AngⅡ刺激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并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显示,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ANP mRNA及AN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不同浓度ASⅣ干预能够逆转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面积增大,也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ngⅡ诱导的ANP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3)与对照组相比,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和自噬标记物LC3II/I的表达,均明显升高,ASⅣ可以抑制AngⅡ刺激的H9c2心肌细胞LC3II/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ASⅣ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它的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自噬有关。

  • 标签: 黄芪甲苷 血管紧张素Ⅱ 自噬 心肌细胞肥大
  • 简介:摘要小阴唇增生肥大困扰很多女性。对于小阴唇增生肥大的外科治疗,目前临床认知及操作中存在较多混乱的情况,需要有经过证实的行业规范来指引,共识编写组遴选了有关临床问题,经过证据文献检索、专家论证,形成了相关推荐意见,以期能够进一步规范小阴唇增生肥大的治疗决策。

  • 标签: 外科,整形 小阴唇增生肥大 共识
  • 简介:摘要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是一种进行性、破坏性神经肌肉病,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形式多样,疾病表现轻重不一。该病起病隐匿,病初仅表现为血清酶学异常,随着疾病进展,骨骼肌及心肌等横纹肌细胞被进一步破坏,逐渐出现步态异常和心肌损害,最终患儿多死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恢复抗肌萎缩蛋白疗法多局限于缓解骨骼肌症状,对于改善心脏症状十分有限,该文综述了DMD/BMD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治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和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心肌损害 扩张型心肌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