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不同术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比较

马福泉

马福泉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内蒙古兴安137400)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80例,其中60例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60例行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60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手术。比较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相比,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具有切除彻底,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34-02

腺样体又被称为咽扁桃体,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后壁交界中线处,自出生即开始发育,一般6~7岁发育最大,典型的形态呈“橘瓣状”,10岁后逐渐萎缩,成年时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刺激是腺样体增大的主要原因,腺样肥大是小儿的常见病和易发病,发病率在9.9%~29.9%。主要症状是睡眠打鼾,因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上呼吸道,出现睡眠呼吸障碍。长时间发展可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上呼吸道感染,张口呼吸,睡眠打鼾憋气,呼吸暂停,耳闷,听力下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基至出现“腺样体面容”,严重者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障碍等疾病[1]。临床上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为探讨不同手术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治疗的效果,回归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不同术式病例180例,其中传统腺样体刮匙刮除术60例,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60例,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60例,所有病例均经鼻咽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其中男性患儿112例,女性患儿68例,年龄3~12岁,单纯腺样体肥大43例,其余均伴扁桃体肥大,同时伴渗出性中耳炎56例。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2手术方法

1.2.1腺样体刮除术患儿全麻仰卧头低位,开口器撑开口腔,双鼻腔插入细软导管从口咽拉出,鼻孔前打结拉起软腭,用腺样体刮匙经口咽送达鼻咽部,向后、向下将腺样体刮除,鼻咽腔立即填入纱条压迫止血10分钟,若抽出后再出血,则上后栓。

1.2.2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全麻仰卧低头位,开口器撑开口腔,双鼻腔插入细软导管,经口咽拉出,鼻孔前打结,固定,拉起软腭,用30°或70°鼻内镜经口咽可将鼻咽部及腺样体形态,清晰地在显示器上展示出来,用弯头吸切砖调至3000~3500转直视下将腺样体切除,立即用纱条填塞鼻咽腔压迫止血10分钟,抽出后若再出血用沙球栓塞鼻咽腔24小时。

1.2.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双鼻腔插入细软导管从口咽拉出,鼻孔前打结拉起软腭,用30°或70°鼻内镜经口咽显露鼻咽部及腺样体,用70刀头功率调至切7或8,凝调至4或5,直视下,沿腺样体下极逐渐向上蚕食消融至上部,充分显露中隔后缘及双后鼻孔,术中偶有少量渗血,可调止血档止血,无需鼻咽腔纱条填塞和上后栓。若伴渗出性中耳炎者术中行鼓膜穿刺。

2.结果

2.1术后疗效

腺样体刮除术中有28例创面渗血,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中有31例创面渗血,均行后鼻孔填塞,24小时后取出填塞物,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后无患者行后鼻孔填塞。腺样体刮除术后有5例术后渗血3天,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后有4例渗血3~4天。

2.2复查结果

术后5天复查,腺样体刮除术后有31例有不同程度腺样体残留,尤以近中隔后缘和突入后鼻孔的腺样体组织残留明显,其次是咽鼓管圆枕内侧腺样体组织残留;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后虽所有患者腺样体无残留,但创面不平坦,伪膜厚;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后创面平坦,伪膜均匀,无腺样体残留。半月后复查,腺样体刮除术后31例腺样体残留患儿,睡眠打鼾有缓解,减轻但未消失;其中有5例渗出性中耳炎未治愈;吸切钻腺样体切除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腺样体患儿,睡眠打鼾消失,渗出性中耳炎已治愈。

3.讨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经确诊并出现睡眠打鼾憋气,渗出性中耳炎或鼻窦炎时,就应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在盲视下操作,容易引起周围组织结构损伤,如咽鼓管圆枕的损伤,而且不容易彻底刮除腺样体。多数患者需同时刮2次或3次既使这样也容易使腺样体残留,如突入后鼻孔,及圆枕内侧面的腺样体,使患儿症状不能解除,出现渗出性中耳炎,等并发症,而且术中出血较多,需用纱条填塞鼻咽部压迫止血,若不能很好的止血,还需上后栓,压迫24小时,影响饮食及通气量,使血氧饱和度达不到正常水平。因不能随时取出后栓,使患儿非常痛苦。动力系统吸切钻切除腺样体,虽然在鼻内镜下能够清晰的显示术野,避免了腺样体残留,但吸切钻没有止血功能,仍有术中出血和术后后鼻孔填塞的可能,对患病儿童的身心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完全规避了术中出血,腺样体残留,周围组织结构损伤及术后出血的风险。操作中,低温等离子刀还有2项其它方法不具备的功能,一是可行止血,二刀头可喷出生理盐水冲洗术区,还可吸引术腔的盐水和积血,因此,术野始终保持一种清晰,干净的状态,能够较好地控制消融深度和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因而可有效地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与前两种腺样体切除方式相比,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在低温下(40~70℃)打开分子键使组织细胞的分子单位解体使组织分解、气化达到切割消融组织的作用,同时具备止血功能[2]。术中损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患儿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江海玲.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护理体会65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55-356.

[2]黄辉,钟晓燕,廖艳萍等.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5,(13):1974-1975,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