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刑法学界对结果加重犯既遂的研究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结果加重犯有无既遂与未遂之分;二是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标准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上,学界有“全面否定说”与“区别否定说”的对立;在第二个问题上,则有“加重结果发生说”与“基本犯罪结果发生说”的对峙。实际上,“全面否定说”、“区别否定说”均应予以批判。“严重结果发生说”值得商榷。“基本犯罪结果发生说”则是合理可行的,应予倡导。

  • 标签: 结果加重犯 犯罪既遂 基本犯罪 加重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结果对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4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结果44例贫血患者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表现出不同类型贫血的异常结果,与贫血分类相符合。结论血液检验结果有助于贫血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综合分析,方法简单、经济、便捷及实惠。

  • 标签: 贫血 血液 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为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度全县8各乡镇的631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计算总患病率、患不同种类疾病的比例,以及各妇科疾病单病种的患病率。结果所普查妇女人群的妇女病总患病率为36.02%,其中患一种妇女病者占59.08%,患2种以上妇女病者占40.92%,最多者一人患6种妇女病。按单病种患病率排前五位的依次为阴道炎(36.52%)、宫颈炎(13.18%)、乳腺疾病(9.06%)、子宫肌瘤(6.81%)、附件包块(3.44%)。结论妇女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一人患有多种妇女病者也占有相当比例,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 标签: 妇女保健 妇女病普查普治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80例正常体检血流变检测结果的分析,观察血流变检测对正常人群健康状况的意义。方法采集5ml肝素抗凝空腹静脉血,2ml枸盐酸抗凝血,EDTA二钾抗凝血、采血后4小时内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男性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比女性高,正常30-50岁的男性的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比正常50-70岁的男性高,女性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定期检测30-50岁群人尤其是男性血液流变学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流变 全血高切 中切 低切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变形性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大多HIV初筛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定性检测,当检测标本的吸光度值大于试剂盒设定的临界值时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于强阳性和明显阴性的标本几乎不会错检,但是在检测临界值附近的弱显色反应的标本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ELISA法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部分影响因素会导致出现假阳性;同时也要慎重低于临界值的阴性若显色反应标本,即假阴性反应,以免阳性标本漏检。为此对ELISA测定抗-HIV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率和可能导致假阳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人类免疫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体检的120例人员的临床资料,比较溶血前后数据差异。结果溶血标本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与之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就诊自愿检测HIV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者采血标本由县疾控中心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HIV抗体确诊试验,本文对确诊阳性病人从病人年龄、性别、感染率等方面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自愿检测HIV的27400份标本中,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230份,经HIV确诊实验室确诊阳性206份。206例HIV阳性病例即HIV感染者中,其中青壮年占56%,男女比例为1.9∶1。结论HIV感染率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且分布广。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均进行HIV抗体筛查,同时提示需加强医务人员生物安全和自身防护意识,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HIV抗体 医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女病的发情情况和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有效控制妇女病的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更好的保护妇女的健康。方法对2006年~2008年行政事业单位在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结果分析。结果检出疾病前4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其中妇科炎症呈下降趋势,乳腺疾病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妇女保健知识宣传,进一步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妇女病普查率,降低患病率。

  • 标签: 妇女病 普查 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跟骨 骨质疏松症 广西巴马
  • 简介:食品具有伦理属性,食品安全传播应受安全、健康、文明三个伦理维度的制约。但我国食品安全传播存在诸多问题,如食品广告和节目传播缺乏伦理维度;食品安全新闻报道频现伦理冲突:新闻报道语言与食品安全语言内在规范冲突,污名化报道方式与企业健康发展冲突,虚假监督报道与建构媒体公信力冲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们的饮食生活、媒体公信力建构以及社会发展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传播 伦理维度 公信力
  • 简介:摘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执行者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护理伦理意识,将护理伦理融入临床实践,加强监督管理。同时不断思考和探讨,制定相应对策,规范和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护理伦理学 辅助生殖技术
  • 简介:我国富有道德价值的传统家庭教育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教为本、六亲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等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几乎都可以从前人的精神遗产中找到答案或有所启迪。

  • 标签: 传统家庭教育 伦理思想 反思
  • 简介:针对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其伦理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现况,文章分析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研究的意义。厘清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脉络,初步提出现代医学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破解方向。

  • 标签: 现代医学信息技术 发展 伦理问题
  • 简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针对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的社会语境,借鉴吸收伦理学思想,融合以往的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聂珍钊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来,国内的外国文学批评现在已是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特点与方法,以及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总体情况做出评述。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理论建构与发展 存在问题
  • 简介:近些年来,家庭伦理剧由于关注现实、贴近人心,因此占据了各大卫视电视剧黄金播出时段的半壁江山,许多作品成为了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据笔者观察,在形形色色的伦理剧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刻画总是处于边缘地位,进而导致男性地位相对失衡,乃至于缺失。这种失衡与缺失,既突出了当代家庭伦理剧的一种单向的审美尺度,也折射出世俗社会中对性别差异认知的悄然变迂。

  • 标签: 家庭伦理剧 男性形象 失衡 播出时段 边缘地位 审美尺度
  • 简介:我国循环经济存在着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政府缺乏系统的金融政策、单一的投资主体以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政府义利观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以现代政府经济伦理学为指导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现有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加大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全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协调统一。

  • 标签: 政府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金融支持 危害 义利观 解读
  • 简介: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汇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规范着人们的举止行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唯物辩证精神。儒家伦理思想至今仍然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去汲取精华,真正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标签: 儒家伦理思想大学生道德
  • 简介:露丝.伊里加蕾(LuceIrigaray):1930年生,法国哲学家、女性主义理论家,曾任法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部主任。代表作有《他者女性的反射镜》、《非“一”之性》、《性别差异的伦理学》、《思考差异:为了一场和平的革命》、《我、你、我们:走向一种差异文化》、《我对你的爱》、《二人行》、《东西方之间》和《分享世界》等。伊里加蕾早年批判父权社会用单一男性视角诠释世界,推崇独立于男性主体而存在的女性主体,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构尊重性别差异的主体交互性,以寻求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她后来把尊重性别差异的立场扩大到尊重文化差异、传统差异、语言差异等更广泛的领域,提倡在全球范围和跨文化视野中实施更普遍的尊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岩教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参加“露丝·伊里加蕾国际研讨会”期间对其进行了采访,并在之后的多次书信往来基础上改定本文。

  • 标签: 性别差异 伦理学 访谈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国诺丁汉大学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