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眼科手术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关防控对策。方法收集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者11例(12眼)的资料。其中眼球破裂,角膜穿孔伤,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各1例(1眼),泪小管断裂2例(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例(4眼),青光眼1例(2眼)。所有患者进行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和医院的应急管理流程,制订了眼科诊疗流程,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此流程进行管理,围手术期严格监测体温、呼吸道等全身情况。结果11名患者就诊前行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正常,并请感染科专家会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有患者均为眼外伤和急性眼病,包括急诊手术6眼,限期手术6眼,严格遵照眼科诊疗流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住院及随访期间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严格筛查患者,严格按照疫情期间防控工作流程要求,眼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手术,眼科 防护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对眼科手术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采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的眼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右美托咪啶剂量分为低剂量组(n=40,0.50 μg/kg);高剂量组(n=40,1.00 μg/kg);对照组(n=45,未用右美托咪啶),所有患儿均用0.375%的布比卡因行球后神经阻滞,分析患儿治疗前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组患儿用药后镇静/警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用药15、30 min时高剂量组的镇静/警觉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三组患儿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MMSE评分降低更明显。三组患儿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低血压,三组总不良反应、POCD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0~1.00 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儿镇静/警觉评分且不增加认知功能异常或不良反应发生,可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 标签: 眼外科手术 右美托咪啶 镇静 认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DCA循环法在降低眼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手术室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组建眼科手术室“守护圈”,利用品管圈分析工具对术中巡回护士外出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主体,按照活动制定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确认以及调整,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控制工作。结果: PDCA循环法活动实施后眼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每台手术平均外出率 4.89次将至活动后 2.16次,达到活动目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活动后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 PDCA循环法有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的次数,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手术 巡回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眼科全身系统性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在操作护理时出现的一些护理风险原因进行讨论,整合护理安全管理手段,归纳安全护理的经验。方法:按照潜在的危险严重病症患者在改良初期的预警评分,对于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相关严重危险病症的患者施行风险评测的操作,患者总数是 40例,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结果:我院收治的 40例患有眼科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在施行护理期间,没有出现纠纷和护理失误相关状况。结论:针对罹患全身系统性的严重危险病症患者,应用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提升护理的效果。

  • 标签: 全身系统性严重危险病症 护理风险管理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下眼科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CS03Z、CS09A(上海联众DRGs系统诊断编码)病组中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的病例170例。将2018年1月1日至6月31日的76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会诊制血糖管理;将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94例分为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对2组住院时间、均次住院费用、术前血糖管理质量及住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均次住院费用分别为(13 949.71 ± 2 099.36)、(4 933.22 ± 2 269.33)、(6 521.16 ± 1 006.40)元,观察组分别为(12 937.37 ± 1 447.33)、(2 649.53 ± 1 105.92)、(5 315.76 ± 1 037.02)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3.818、4.074,P<0.05或0.01);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住院时间分别为(9.98 ± 3.91)、(9.63 ± 5.46)、(7.65 ± 3.88)d,观察组分别为(6.37 ± 3.54)、(3.97 ± 2.29)、(4.17 ± 2.2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0、3.979、3.632,均P<0.01);对照组血糖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4.47%(11/76),观察组为2.13%(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2,P<0.01);对照组手术延迟率为2.63%(2/76),观察组为0(0/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P<0.01);对照组护士血糖管理合格率为66.67%(24/36),观察组为97.22%(3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5,P<0.01);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89%(63/76),观察组为94.68%(89/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P<0.05)。结论DRGs背景下构建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眼科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改善血糖管理质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多学科团队 眼科 血糖管理
  • 简介:摘要时值《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建设历程、专业诊疗技术进展历程,一方面再现新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诊疗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同时也为国内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同道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并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后人,为中国眼科事业发展砥砺前行!(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61-165)

  • 标签: 斜视 弱视 诊断技术,眼科 眼外科手术 儿童 回顾性研究
  • 作者: 王宁利 接英 陶芳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教育部出生人口健康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
  •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3月2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眼科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积极行动起来。本文结合目前最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在疫情防控中的实践经验,针对眼部是否为2019-nCoV感染途径、眼科医师疫情期间临床工作的防护、2019-nCoV眼部感染及临床表现以及公众眼部防护的科普教育等进行阐述,指出眼科目前应关注的问题和积极开展工作的环节,并给予指导意见,希望能为疫情的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30-332)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结膜炎,病毒性 感染控制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3例眼外伤患者(158眼),所有眼外伤患者均接受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143例眼外伤患者接受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后的准确诊断率、错误诊断率以及患者总满意评分、不满意评分。结果:143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经过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诊断后发现143例眼外伤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准确诊断率为100.0%,错误诊断率为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 眼外伤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推动了其眼科适应证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发展。我国已具有十余年应用经验,并已列入医保目录。目前广泛应用的适应证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保障患者的最大视力获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亦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联合治疗作用。然而在抗VEGF药物重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疗程、注重适应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流程及避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等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 标签: 中国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科 临床应用 现状及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散瞳眼底照相与直接检眼镜在眼科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纳入特疗中心接受眼科体检的地方人员共100人,对所有接受眼科体检的人员分别实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模式以及直接检眼镜模式。对比两种检查模式检查结果。结果:免散瞳眼底照相模式的检查结果相较于直接检眼镜模式而言,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接受眼科体检的人员实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模式可将检查结果均优化至最佳状态,存在较大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免散瞳眼底照相 直接检眼镜 眼科体检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以眼科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治疗的8例IH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1~ 65岁,平均年龄(48.00±19.08)岁。病程30 d~ 7.5年,平均病程(17.00±30.08)个月。记录患者发病年龄、症状、体征。所有患者均行眼部检查、颅脑或眼眶MRI或CT检查,血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免疫学指标、乙肝、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腰椎穿刺测颅压并检测脑脊液(CSF)相关指标。总结患者临床表现、颅脑或眼眶MRI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8例患者中,视力下降6例,视力下降伴复视1例,复视1例。双眼受累7例,单眼受累1例。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听力下降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1只眼,视盘苍白6只眼。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异常4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异常3例,免疫抗体阳性3例。CSF测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可见蛋白升高。颅脑和(或)眼眶MRI及CT检查发现,视神经受累6例,动眼神经受累1例,累及海绵窦区2例。所有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2例患者复视完全缓解;7例患者联合疾病修饰治疗(DMT)预防炎症复发。所有患者经平均(26.63±16.55)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结论IHP可因双眼先后或同时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IHP患者易于合并头痛和其他颅神经麻痹症状。明确IHP诊断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有效,但因IHP易进展及复发,应尽早联合DMT。

  • 标签: 脑膜炎 视力,低 复视 糖皮质激素类 疾病修饰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勤主义行为对眼科护士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眼科护士40名,采取出勤主义行为问卷(中文版)调查护士出勤主义行为、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调查组织认同感、团队凝聚力量表(中文版)调查团队凝聚力。结果护士出勤主义总分为(3.34±0.52)分;护士组织认同感总分为(5.34±0.52)分;护士团队凝聚力总分为(5.58±0.70)分;出勤主义与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之间有负相关性(P<0.05),组织认同感与团队凝聚力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眼科护士出勤主义行为较高,出勤主义行为可降低护士的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应降低出勤主义行为以减少对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的负性影响。

  • 标签: 出勤主义行为 组织认同感 团队凝聚力 眼科护士
  • 简介:摘要在2019年末发生于中国武汉的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WHO将其引起的肺炎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COVID-19是近20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之后在人类又一次出现的跨物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传染病。目前该疾病以武汉为中心以极快的速度向中国大陆各地及港澳台发生传播,并波及二十多个国家。鉴于在SARS流行期间在医院环境下1/5的感染者为医务人员和这次COVID-19流行期间医务人员的感染概率较高问题,需要眼科医生正确且快速地了解和认识该病的背景知识,并理性理解和认识采取某些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工作的专业领域的差异,虽然大多数眼科医生并不工作在疫情的第一线,但是多种原因(如感染患者会诊或眼科急诊)会导致眼科医护人员暴露在高危传播环境下,并且其风险正随着感染患者数量的剧增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当处理看似健康良好的眼科患者时,眼科医护人员的警惕性往往会大大降低。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自身,针对2019-CoV的主要传播方式,建议采用标准的防护措施之外,仍需遵循严格的接触防护措施和飞沫防护措施,包括:(1)在靠近病患近距离工作时应配戴口罩(N95口罩);(2)在接诊患者前后务必完成手卫生;(3)当进入患者房间并接触患者时配戴无菌手套;(4)当预期接触患者的周遭物品和环境表面,患者存在大小便失禁或腹泻,或患者有手术性或其他性质创口并存在渗出液时应穿隔离服;(5)清洁和消毒各种眼科设备并正确处理检查患者后的医疗垃圾,以阻断传播给后续接受检查的患者;(6)考虑到病毒通过眼表传播的可能性,接触患者前应配戴护目镜和覆盖面部正面及侧面的一次性防护面罩;(7)对就诊的普通患者如发现有结膜炎和/或同时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做COVID-19的相关排查;(8)在禁止将感染患者作为角膜移植潜在供体的同时应将筛选2019-CoV暂时性列入暴发期间眼库的医学标准;(9)为了科学研究、诊断和其他特殊需要,对收集的标本要严格遵循生物危险品的包装、寄送和处理规则。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道病毒2型 冠状病毒疾病-19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 眼表 接触防护 飞沫防护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本科生参加眼科临床实践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中山大学105名参加眼科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医学本科生在眼科临床实践中总压力感得分是3.0(3.0,4.0),心理压力总得分为105.0(98.0,110.0),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的心理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科临床实践医学本科生面对心理压力时积极和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1.67(1.63,1.78)和1.28(1.26,1.36)。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女性、城镇户籍、非首次实践的学生分数分别高于男性、农村、首次实践的学生[1.69(1.65,1.78)分比1.63(1.61,1.84)分、1.69(1.65,1.85)分比1.63(1.59,1.63)分、1.78(1.69,1.86)分比1.63(1.60,1.64)分];在消极应对方式上,首次实践分数比非首次高[1.28(1.25,1.32)分比1.27(1.26,1.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心理压力均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0.05),社交、生活、自我发展和择业压力及总压力感等均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医学本科生在眼科临床实践中承受着心理压力,且受性别、户籍、实践经历等因素影响,同时学生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也比较单一。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关注参加眼科临床实践的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情况,结合不同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学本科生 眼科实践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洗流程在眼科精密手术器械管理中所发挥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眼科需回收清洗的精密手术器械 220件进行研究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10件,观察组应用改良清洗方式进行处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清洗流程,对比两组清洗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合格率高,数据对比有差异, P<0.05。结论:在眼科精密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改良清洗流程可显著提升器械清洗质量,减少清洗过程中发生损耗,提升管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清洗流程 眼科 精密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洗剂残留情况、清洗质量和清洗效率。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12 000件,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均分为A、B、C组,每组4 000件器械。A组选取减压沸腾式清洗,B组选取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C组选取手工加超声清洗机清洗。采用目测法及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ATP生物荧光法测试评价清洗效果;清洗剂残留通过检测清洗前后纯水中电导率变化进行监测,同时记录3组器械处理所需时间用于清洗效率的评价。结果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3组清洗方法均无清洗剂残留。ATP检测法和目测法检测清洗合格率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9.88%,B组分别为100.00%和99.80%,C组分别为95.00%和97.80%,A组和B组的清洗质量及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组(P<0.01)。清洗效率比较结果显示,A组每500件器械耗时(86.04±6.60)min,B组为(147.36±14.60)min,C组为(241.50±22.41)min。A组耗时短于B、C组,B组耗时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清洗方法均无清洗剂残留,但采用减压沸腾式清洗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可以有效保证清洗质量。与此同时,减压沸腾式清洗相比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耗时更短,效率更高。

  • 标签: 眼科 显微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方法 减压沸腾式清洗 全自动清洗 手工加超声清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ECRS理论模型在综合医院眼科专科门诊新冠疫情期间管理中实现对门诊服务流程的优化模式。方法:应用ECRS理论模型,以疫情期间患者需求为导向,对综合医院眼科专科开展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各项门诊医疗服务数质量指标与今年2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眼科专科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后,门诊服务数质量皆显著提升,接诊人次,门诊收入占比,预约挂号率,门诊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上升,投诉次数,门口排队时间显著降低。结论:ECRS理论模型可有效优化综合医院新冠疫情期间眼科专科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效率,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ECRS理论 新冠疫情 专科化门诊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游戏护理模式应用于眼科学龄前患儿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眼部手术治疗的15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试验组采用全程游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22.45±0.46)分、(25.78±1.73)分,对照组(36.35±1.31)分、(37.67±2.42)分(均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33%(7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63/75)(P<0.05);试验组护理后MYPAS评分在术前、入手术室、术后回病房等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14±1.61)分比(36.18±1.12)分、(37.52±2.44)分比(55.44±3.55)分、(42.74±1.49)分比(74.2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游戏护理模式应用于眼科学龄前患儿围术期能够降低患儿的焦虑情况,能够在游戏中进行治疗,降低了治疗带给患儿的约束感,能够让患儿自愿参加治疗,坦然接受手术,降低患儿对手术治疗的恐惧、不安焦虑的情绪,进而达到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效果。

  • 标签: 全程游戏 学龄前患儿 围术期护理 眼科手术
  • 简介:摘要在眼病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在着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简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与鉴别,从眼科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眼科门诊防控管理、眼科病房防控管理以及眼科器械清洁消毒等方面提出建议及意见,希望对眼科医务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中有所帮助。(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4)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