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治疗对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营养指导、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FBG及2h-BG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T2DM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有显著疗效。

  • 标签: T2DM 营养治疗 营养指导
  • 简介:以福建古田县特色资源银耳、红曲、糯米为原料,科学提取银耳有效成分(银耳多糖),添加到酒醪中进行发酵,酿制营养银耳黄酒;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关键生产工艺参数,并对营养银耳黄酒的抗氧化性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以优化后的营养银耳黄酒关键工艺参数组合为条件,即糖化酶的添加量为160u/g原料、银耳提取汁加入量为20%的糯米饭质量、固态糖化温度为31℃,结合添加5%糯米饭质量的红曲,控制米饭含水率为65%-70%,酿造出的银耳黄酒的多糖含量可达1.46g/L左右,产酒率为238%以上;过滤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酿造出的银耳黄酒采用棉饼进行过滤,能够在尽最大程度保留银耳黄酒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提高产品的澄清度和稳定性;体外抗氧化的试验结果证明,多糖含量与黄酒清除·OH的能力几乎呈线性上升趋势,且营养银耳黄酒对·OH的清除能力在各比较点上均比传统黄酒的更强。

  • 标签: 黄酒 银耳提取汁 产品开发 生产关键技术
  • 简介: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WP)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于2014–2015年在中国河北省文安县、献县、枣强县及辛集市4个实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采用失重法测定了其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测定了该菌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拔节期,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B1514片剂,但明显低于戊唑醇湿拌种剂(WS);成熟期,辛集、献县和枣强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平均防效为64.0%,与戊唑醇WS处理差异不显著,比B1514片剂处理组高7.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文安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防效为65.2%,与B1514片剂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戊唑醇WS处理组。在成熟期,B1514WP对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为64.2%,较空白对照提高38.6%,但与B1514片剂和秸秆腐解剂处理差异不显著。此外,B1514W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92.8%),降低了真菌数量(48.4%),但对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采用B1514WP拌种后,小麦株高和分蘖数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8%和12%;4个试验点小麦平均产量为7545kg/hm2,分别比B1514片剂、戊唑醇WS、秸秆腐解剂处理和空白对照提高6.8%、5.5%、9.3%和10.9%。研究表明,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并能加速秸秆腐解,增加土壤中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促进小麦生长并增产。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B1514 可湿性粉剂 小麦纹枯病 秸秆腐解 土壤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中频下降突发性聋患者实施耳后注射甲基波尼松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低中频下降突发性聋患者8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波尼松龙治疗,研究组则应用耳后注射甲基波尼松龙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平均听阈值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耳后注射甲基波尼松龙对低中频下降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予以推广。

  • 标签: 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 甲基波尼松 耳后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疑为3-甲基戊烯二酸(3-methylglutaconic acid, 3-MGA)尿症的患儿的CLPB基因进行变异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基因检测,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CLPB基因存在c.1085G>A(p.Arg362Gln)和c.1700A>C(p.Tyr567Ser)复合杂合变异,患儿母亲携带CLPB基因c.1700A>C(p.Tyr567Ser)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LPB基因c.1085G>A(p.Arg362Gln)杂合变异,患儿的两个变异位点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c.1085G>A(p.Arg362Gln)是未报道过的新变异,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会指南评价为可能致病的变异。结论CLPB基因c.1085G>A(p.Arg362Gln)和c.1700A>C(p.Tyr567Se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基因测序分析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Ⅶ型 CLPB基因 尿气象色谱串联质谱 3-甲基戊烯二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动杆菌属细菌的生长抑制现象。方法2020年12月10日自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1例危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分离到1株可抑制其他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命名为SL-A.baumannii。为进一步探究该抑制现象,收集40株不动杆菌分离株,比较抑制作用的发生率、分离株的同源性关系、药敏特征、蛋白质聚类分析等。结果对SL-A.baumannii进行多位点序列分(MLST),等位基因gltA、gyrB、gdhB、recA、cpn60、gpi和rpoD编号为33、12、40、26、48、54和5,将其原始数据上传到PubMLST数据库后,获得了新的型别号ST-2442。该新型别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SL-A.baumannii对36株不动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0株、皮特不动杆菌3株、洛菲不动杆菌2株、沃森不动杆菌1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0%(36/40);受其抑制的这36株分离株中全敏感18株(50%)、多重耐药菌16株(44.44%,含全耐药菌2株、泛耐药菌11株)、其他耐药2株(5.56%)。结论SL-A.baumannii(PubMLST/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数据库/编号:6942)这一新型别(ST-2442)的鲍曼不动杆菌野生分离株对不同耐药表型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不动杆菌,鲍曼 抑制 不动杆菌属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具有良好的蛋白质同化作用,能促进结缔组织的生长。对枪伤、烧伤以及微生物湿疹及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化合物对动物的毛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治疗秃头和加快动物绒毛生长方面的应用有良好效果。之所以具有这些作用还因为它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相互交换,以及降低肝素反应能力和增强皮肤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此外,它还能刺激植物种子发芽、根系生长、组织器官形成和促进植物果实成熟,用于小麦的浸种,可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用于棉花的浸种,可提高棉花产量。

  • 标签: 甲基三氯硅烷 制备 氯甲基杂氮硅三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下注射A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下注射A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对比患者入院前使用解痉药物、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5例患者在胃镜下注射A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后患者之前存在的烧心、胸痛、反食、恶心呕吐以及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只有1例患者存在反食、2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的症状,患者在治疗前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3%。结论胃镜下注射A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方便、微创,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注射时把握好注射角度、深度以及注射量可以极大的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胃镜 A型肉毒杆菌毒素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helicobacterpyloriL—form,Hp—L)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L以不同比例(1:20、1:100、1:500)共培养,以不加Hp—L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以下实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基因(skp2)、抑癌基因(p53)和核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Hp—L作用BGC-823细胞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裂增多,增殖旺盛,瘤巨细胞增多,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现象;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显示,Hp—L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FCM检测可见,lip—L影响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分布,使G0/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免疫组化可见细胞中Skp2、p53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以上作用均呈细菌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Hp—L可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skp2、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L型 SKP2 KI-67 P53 胃癌BGC-823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血清、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培养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148株,应用乳胶凝集法进行荚膜血清分,PCR法检测荚膜基因。E-test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χ2检验进行耐药率的比较。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细菌产β-内酰胺酶表型,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TEM-1和ROB-1的携带情况。结果148株流感嗜血杆菌荚膜血清分均为不可分,未扩增出荚膜基因。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8.9%(102/148株)、40.5%(60/148株)、53.4%(79/148株)和56.1%(83/148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高,达91.9%(136/148株)。分离株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100.0%(148/148株)敏感。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占64.8%(96/148株),基因均为TEM-1。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χ2=123.222,27.973,70.273,均P<0.01)。结论不可分流感嗜血杆菌是当前儿童临床感染分离株的主要型别。不可分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机制为携带TEM-1基因。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对流感嗜血杆菌保持着高度抗菌活性。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儿童 血清型 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L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将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三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罹患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高,同时在药物的作用下,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L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消化不良分的观察。方法收集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32例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渤海低不良(FD)患者中,有详细记录的共计88例。结果反流型占13.63%;溃疡样占21.59%;运动障碍占40.90%;非特异型占23.86%。结论反流型与运动障碍和非特异型比较,HP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反流性与溃疡样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不良分型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方法:选择我院 50例 2017年 1月 -2019年 3月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升降抑幽汤组则实施常规西药 +升降抑幽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升降抑幽汤组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胃黏膜愈合时间、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 P< 0.05。结论:常规西药 +升降抑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升降抑幽汤 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痉挛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6例,试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健训练治疗,试验组则给予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粗大运动(GMF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的胭窝角、足背屈角、足外展角的活动范围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脑瘫 肉毒杆菌毒素A 复健训练
  • 简介:新城疫是危害鸡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2007年7月中旬,我区某蛋鸡饲养场饲养的6000只产蛋鸡突然发病,很快波及整个鸡群。发病后曾用一般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疫情蔓延。

  • 标签: 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 内源性感染 产蛋鸡 温和型 诊治 产蛋量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肉毒杆菌毒素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观察及护理的疗效。结果30例中2级者10例,3级者14例,4级者6例。有效率达100%。结论我们认为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A型肉毒杆菌毒素 注射治疗 面肌痉挛 观察护理
  • 简介:以甘蓝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转冷激蛋白(CSPs)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甘蓝油菜下胚轴经预培养2d后,用浓度为OD600=0.4的农杆菌菌液侵染90s,再经共培养和愈伤诱导培养,外源基因转化到油菜下胚轴外植体的转化效率高。然后通过PCR检测转化后在筛选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的油菜,初步确定CSPs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中。这为以后其他基因转化到甘蓝油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 标签: 遗传转化 油菜下胚轴 农杆菌 冷激蛋白
  • 简介:1发病情况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农户路某,3月9日从某孵化场购进308肉鸡苗5000只,养至16日龄时发病,病初只有零星死亡,随后几天死亡达到300多只。并且鸡群萎顿,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畜主根据自己的经验怀疑鸡只感染了新城疫病毒,用中药银翘散配合利巴韦林进行拌料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继续增加,前来诊治。

  • 标签: 混合感染 温和型新城疫 大肠杆菌病 肉鸡 诊治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高产Ⅰβ-内酰胺酶(AmpCs),进而揭示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的临床关系,得出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Ⅰ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Ⅰ型&beta -内酰胺酶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三维试验提取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方法选择我院50例2017年1月-2019年3月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西医治疗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升降抑幽汤组则实施常规西药+升降抑幽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升降抑幽汤组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胃黏膜愈合时间、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西药+升降抑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升降抑幽汤 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