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医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细菌的构成、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共收集15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8739株不动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7827株(89.6%)。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3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739株不动杆菌细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占85.4%,门急诊患者占14.6%。26.4%不动杆菌分离自ICU,其次为内科病房(22.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0.9%、35.2%和35.7%,其次为阿米卡星(43.4%);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5%和68.2%。不同医院不动杆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有不同,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也有不同,其中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出现较多多重耐药(45.0%,3521/7827)和泛耐药(20.0%,1567/7827)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不动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检出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菌对于除米诺环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0.0%以上,且耐药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不同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相差较大,不同科室菌株的耐药率也有很大差异。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2018年2月,Gupta等[1]建议将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成员重新分类。分枝杆菌最高水平中存在5个不同的单系分组(monophyletic groups),分别为Tuberculosis-Simiae(结核-猿猴,TS)、Terrae(土地,Te)、Triviale(次要,Tr)、Fortuitum-Vaccae(偶发-母牛,FV)、Abscessus-Chelonae(脓肿-龟,AC)。Gupta等由此建议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重新分类为5个,并依次对科和5个进行了描述。

  • 标签: 分枝杆菌科 分枝杆菌属 分枝酸杆菌属 分枝酸棒菌属 拟分枝酸杆菌属 分枝酸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鲍曼不动杆菌不动杆菌细菌的生长抑制现象。方法2020年12月10日自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1例危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分离到1株可抑制其他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命名为SL-A.baumannii。为进一步探究该抑制现象,收集40株不动杆菌分离株,比较抑制作用的发生率、分离株的同源性关系、药敏特征、蛋白质聚类分析等。结果对SL-A.baumannii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位基因gltA、gyrB、gdhB、recA、cpn60、gpi和rpoD编号为33、12、40、26、48、54和5,将其原始数据上传到PubMLST数据库后,获得了新的型别号ST-2442。该新型别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SL-A.baumannii对36株不动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0株、皮特不动杆菌3株、洛菲不动杆菌2株、沃森不动杆菌1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0%(36/40);受其抑制的这36株分离株中全敏感型18株(50%)、多重耐药菌16株(44.44%,含全耐药菌2株、泛耐药菌11株)、其他耐药型2株(5.56%)。结论SL-A.baumannii(PubMLST/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数据库/编号:6942)这一新型别(ST-2442)的鲍曼不动杆菌野生分离株对不同耐药表型的不动杆菌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不动杆菌,鲍曼 抑制 不动杆菌属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健康对照之间肠道拟杆菌相似性及多样性差别,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肠道优势菌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7~14岁单纯性肥胖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菌群总DNA,利用拟杆菌16 s DNA种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肥胖儿童和健康儿童肠道拟杆菌的分子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同时测量肥胖和健康儿童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瘦素(LEP)、血浆脂联素(ADP),探讨肥胖儿童与肠道优势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肥胖组儿童BMI[(25.71±3.28)kg/m2]、收缩压(SBP)[(121±12.4)mmHg]、甘油三酯(TG)[(1.15±0.40)mmol/L]、总胆固醇(TC)[(4.20±0.73)mmol/L]、LEP[(18.94±1.68)μg/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BMI[(17.38±3.54)kg/m2]、SBP[(104±7.3)mmHg]、TG[(0.87±0.31)mmol/L]、TC[(3.37±0.86)mmol/L]、LEP[(11.29±2.41)μg/L](均P<0.05),HDL[(1.01±0.28)mmol/L]、ADP[(4.10±2.32)mg/L]水平均低于正常组HDL[(1.40±0.26)mmol/L]、ADP[(5.84±3.42)mg/L](均P<0.05),两组年龄、DBP及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拟杆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目[(9.33±1.37)]、H'指数[(2.07±0.16)]低于正常组样本[(17.33±2.80)、(2.67±0.20)],聚类分析结果示拟杆菌肥胖组内个体间及与正常组比较组间相似性均降低;拟杆菌两组DGGE图谱中的S及H'指数,与BMI和LEP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ADP均呈正相关(均P<0.05);正常组S、H'指数与LEP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BMI、ADP均无相关性(均P>0.05);肥胖组S及H'指数与BMI和LEP均呈负相关,与ADP无相关(均P>0.05)。结论人类肠道菌群拟杆菌组成的变化与儿童肥胖相关,肥胖儿童肠道拟杆菌的多样性及相似性降低;肥胖儿童肠道拟杆菌的多样性与BMI、ADP和LEP相关。

  • 标签: 肠杆菌科 拟杆菌属 瘦素 脂联素 儿童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黄杆菌细菌在医院的感染情况以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于2013年10月,于我院采集金黄杆菌细菌39株,分别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等五类我院常用药物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金黄杆菌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100%,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79.5%,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61.5%,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17.9%,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10.3%。结论金黄杆菌细菌在医院中较为多见,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杀菌作用,其次可以采用环丙沙星或者利福平,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类药物对金黄杆菌细菌的杀灭作用很弱。

  • 标签: 金黄杆菌属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动态调查湖北地区肠杆菌细菌的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3软件对1767株肠杆菌细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2003--2006年成人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结果4年中湖北地区肠杆菌细菌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不大,基本持平。肠杆菌细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100%敏感率,对头孢吡肟(23%~31%)和阿米卡星(30%~37%)耐药率稍低以外,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结论湖北地区肠杆菌细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坚持细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与公示,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

  • 标签: 肠杆菌属细菌 耐药性 监测
  • 简介:为建立一套有效预防黄杆菌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对279例黄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细菌来源、用药治疗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强化黄杆菌感染专门知识的培训;加强病区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消毒、灭菌措施;严格操作规程;正确处理易感人群的护理合作性问题等是预防、监控黄杆菌医院感染的重要对策.

  • 标签: 黄杆菌属 医院感染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是腹盆腔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然而目前没有有效的临床防治手段。作为益生菌和肠道共生菌的乳杆菌对肠道健康有诸多益处。临床前研究发现乳杆菌可以防治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其机制为保护肠隐窝干细胞、维持肠道屏障及抗氧化等。临床研究提示放疗前1周开始口服足量含乳杆菌的复合益生菌有助于预防放疗导致的腹泻,并且口服乳杆菌有治疗放疗后腹泻及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趋势,目前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 标签: 乳杆菌属 急性放射性肠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15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现状。方法全国15所教学医院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3031株肠杆菌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3031株肠杆菌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3.0%(2212/3031),产气肠杆菌占23.9%(725/3031),其余肠杆菌细菌占3.1%(94/3031)。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53.2%(1612/3031)。肠杆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89.0%),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4.4%、47.5%和34.3%,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低(6.6%-26.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7%和10.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中至少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9%(269/3031)。共检出4株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呈耐药的广泛耐药肠杆菌细菌。结论2012年肠杆菌细菌耐药性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耐药情况仍很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耐药率。

  • 标签: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嗜血杆菌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和咽拭子4719份(2006-2007年),细菌的鉴定用VITEK-32鉴定到型,用K—B法�

  • 标签: 分型测定 分离生物学 呼吸道嗜血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进展密切相关,优杆菌是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在调节肠道代谢平衡中发挥主导作用。已有研究显示SCFAs具有调节T2DM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参与胆汁酸代谢、调节炎性因子生成等作用。本文就优杆菌及其代谢产物SCFAs与T2DM的关系及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优杆菌属 短链脂肪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于医院环境并在患者多部位定植,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由于其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及克隆传播能力,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全球流行并呈高度耐药的常见致病菌。在我国,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012年我国9省市15所教学医院临床检出的革兰阴性菌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达15.05%,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大多数为多重耐药菌。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疫苗 蛋白
  • 简介: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orbaumannii)不发酵糖革兰刚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在自然环境及体表长期存活并迅速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学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综述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因素,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进展、细菌耐药机制。总结出ABA多药耐药细菌特点、ABA分布规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出预防控制重点在于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患者及探视者等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此外,医护人员还需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的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能够切实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因素 细菌耐药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本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及抗菌药物的选择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帮助。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290株不动杆菌进行了鉴定。讨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主要分布于各ICU,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率进一步增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Isolation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的耐药情况。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出的37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37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0株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占27.03%,仅有2株对所有药物敏感,占5.41%。35株发生了多重耐药,比例为94.59%。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有16株菌株对IMP耐药,其耐药率为44.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本研究中已经呈现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高比例耐药,甚至出现多个“全耐药”菌株。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临床特点,指导用药。方法对141株鲍曼不动杆菌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nenixTM—loo凤凰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41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康复科,其次是ICU。主要为痰标本。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80%以上,特别是亚胺培南,美罗配能,庆大霉素等,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敏感率较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甚至多重耐药。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临床合理用药,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医院内暴发。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者痰标本中不动杆菌分布、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其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感染性肺炎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80例肺炎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菌株分离,纯化后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出不动杆菌66株,各菌株均呈现出一定的耐药性。结论感染性肺炎在经验用药阶段,首选头孢3、4代抗菌素,同时要根据病原学确诊,进行靶向治疗,筛选敏感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主张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治疗。

  • 标签: 肺炎 不动杆菌 鉴定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