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使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16例就诊于我院儿科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组常规组58例,干预组58例,给予常规组红霉素治疗,给予干预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不仅如此,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与其相关的细胞因子TNF-α、IL-8、IL-6水平在治疗之后,干预组较常规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中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与该病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应积极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化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例和53例,对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的对症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药阿奇霉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给药红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分别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通过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得出结论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副反应少,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在使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各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类型及给药途径。结果:阿奇霉素组的不良反应类型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胃肠道不良反应(40.00%)、过敏反应(35.00%)、肝功能异常(15.00%)、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0.00%);克拉霉素组分别为过敏反应(47.50%)、泌尿系统不良反应(35.00%)、胃肠道不良反应(12.50%)、肝功能异常(5.00%)。阿奇霉素组的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占比(52.50%)、口服给药占比(47.5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克拉霉素组中静脉给药占比(80.00%)、口服给药占比(20.00%),静脉给药占比显著高于口服给药(P<0.05)。结论: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使用中均易引起不良反应,且其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合理为患者选择用药途径,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治疗办法。方法:本文选择5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27例实施联合用药方案,对照组患者27例实施单一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住院天数、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实施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制霉素片中制霉素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用甲醇作溶剂,检测波长是304 nm。结果:制霉素浓度在25.768~72.15 u/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r=0.9997),平均回收率104.20%,RSD为1.1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方便,快速,准确率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制霉素 制霉素片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拉定针、头孢呋辛针、青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间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心由于头孢拉定针、头孢呋辛针、青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获得,全面监测和其不良反应现象。结果头孢拉定针、头孢呋辛针、青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均能消化道不良反应多见,经过研究发现,采用静脉滴注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用药不可以忽视头孢拉定针、头孢呋辛针、青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加强不良反应监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头孢拉定针 头孢呋辛针 青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到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儿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静脉 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 观察两组患儿肺部状况改善症状。结果: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有改善 ( 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可以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近十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这3种药品分为3组,即罗红霉素组、克拉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的分布情况以及ADR发生类型、临床表现、停药情况等。结果:罗红霉素组、克拉霉素组致ADR患者中性别对比无差异,而阿奇霉素组患者中女性大于男性。结论:临床医师处理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致ADR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法,在确保患者具有知情权并对其讲解可能发生ADR。

  • 标签: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ADR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自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产生药效互补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阿奇霉素单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独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高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快,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71%显著少于对照组26.79%,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序贯疗法用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为研究球白僵菌对寒地温室4种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白僵菌菌种的菌含量,将球白僵菌制备成5种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白僵菌对温室4种害虫致死效果显著,其中G_1的致死率高达62%;G_3的致死率为50%;G_5的致死率最低,为34%。在寒地温室害虫的防治过程中,浓度在G_1到G_5之间的球白僵菌均可配制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温室病虫害,但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生物农药使用剂量等诸多因素,本实验得出浓度为G_3的球白僵菌菌悬液较为合适。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菌悬液 LD50 致死率 生物农药
  • 简介:患儿男,3岁,2007年7月因咳嗽并高热入院,胸部X片示右侧有阴影。查体:患儿神志清楚,呼吸音粗,肝脾未触及,体温39.8℃,脉搏119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6/72mmHg,血常规:白细胞35.68×10^9/L,红细胞4.08×10^12/L,血红蛋白115g/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血小板164×10^9/L,血生化、肝功、肾功正常。

  • 标签: 假单孢菌 儿童患者 粗糙型 血培养 中性粒细胞 胸部X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链格菌在新疆地区的致敏特点,探讨该地区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性过敏原变化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咳喘诊治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儿童139例,通过ImmunoCAP过敏原定量检测技术检测其吸入过敏原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结果链格菌的致敏率排在首位[53.2%(74/139)],其次是豚草、艾蒿[均为46.0%(64/139)],树花粉组合41.7%(58/139)。不同年龄组哮喘患儿吸入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比较,>6岁组猫毛屑(22.6%比12.1%,χ2=13.15,P=0.009)、狗毛屑阳性率(17.9%比9.1%,χ2=13.19,P=0.006)高于≤6岁组,其余各吸入过敏原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链格菌的致敏较强,等级在2~4级之间,粉尘螨、户尘螨较弱,在1~2级之间。随着链格菌致敏阳性等级的增加,树草花粉类、动物毛屑类、尘螨类的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也增加。结论链格菌的致敏率超过本地区既往排在前列的艾蒿、豚草等户外的过敏原物质,链格菌致敏应该予以重视及预防,为本地区哮喘儿童更加精准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哮喘 链格孢菌 吸入过敏原sIgE
  • 简介:化石粉分析中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清除,是粉室内处理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即粉样品经过室内一系列的酸碱处理、重液浮选以后,在镜下观察除见有粉化石外,仍见有相当数量的有机质碎片、木质纤维和矿物颗粒、岩石碎屑等,尤其有机质碎块的大量存在,它们往往遮挡了孢子花粉的轮廓、构造和纹饰,使鉴定者难于辨认,直接影响粉研究成果的质量。为给粉研究者提供一种粉较为集中,而又清晰的化石粉样品,近些年来,笔者在粉分析过程中曾对样品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清除做过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

  • 标签: 有机质 清除方法 化石孢粉 无机质 重液浮选 重矿物颗粒
  • 简介:由柱属毁灭柱菌(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侵染引起的人参锈腐病(Ginsengrustrot)是人参主要土传病害之一,国内外人参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为系统了解该病害,本文从人参锈腐病的病原、发病特点、检测方法、对人参品质影响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毁灭柱孢菌 人参锈腐病 土传病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带状疹的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样将80例带状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药汤剂和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痛缓解及肤结痂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疹可以提高治愈率,标本兼治,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安全可靠。

  • 标签: 带状孢疹 中医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资料,对我国丝盖伞属凹亚属Inocybesubgen.Inosperma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认该亚属8个分类群在中国的分布,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包括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褐丝盖伞Inocybeneobrunnescens、淀粉味丝盖伞I.quietiodor、蜡盖丝盖伞I.lanatodisca。根据采集的材料对此3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采用贝叶斯法分析了与之相近物种之间的系统学关系。基于nLSU序列重建了我国丝盖伞属凹亚属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该亚属物种与欧洲和北美的近缘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认为裂盖组为非单系群。

  • 标签: 丝盖伞科 物种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新记录种
  • 简介:【背景】西花蓟马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入侵性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方法】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处理生测法,研究了8个球白僵菌菌株BbKM030716、BbCG051229、BbJS080625、BbQJ031121、BbXW060615、BbSM090521、BbYY090613和BbMZ051230对西花蓟马成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球白僵菌各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侵染致病的剂量效应参数值分别为1.43、0.87、0.93、0.98、1.23、0.92、1.07和0.86。用1.25×104~1.25×108个·mL-1孢子悬浮液接种后,连续10d内西花蓟马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4.13%~98.49%、12.63%~78.90%、30.36%~96.92%、51.36%~98.74%、26.14%~98.59%、7.27%~78.71%、49.06%~98.74%和27.67%~87.36%。球白僵菌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各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时随孢子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结论与意义】球白僵菌菌株BbKM030716、BbJS080625、BbQJ031121和BbXW060615对西花蓟马成虫具有较强毒力,可作为西花蓟马生防制剂开发的潜力菌株。

  • 标签: 西花蓟马 球孢白僵菌 生物测定 时间—剂量—死亡率
  • 简介:在丝状真菌所致侵袭性感染中,曲霉占首位,居第2和第3位者分别为毛霉和镰霉。在66个移植中心报告至美国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RICHES及其同事确诊了52例镰霉病和72例毛霉病,均发生在移植后1年内。这些感染者仅占所有移植受者的1%。与对照组(1185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出现非曲霉属感染的患者)相比,毛霉病组患者年龄较大,

  • 标签: 毛霉病 曲霉属感染 侵袭性感染 居第 移植受者 侵袭性曲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