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Eaton'sagent;MPn)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MPn患儿临床资料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应用红霉素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96/1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82/100),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6/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0%(17/1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患儿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比红霉素更为理想。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同时应用于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治疗方式差异为根据,分别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经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实施治疗,研究组选择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同时开展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慢性盆腔炎在总体治疗有效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同时选择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实施联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克林霉素 庆大霉素 慢性盆腔炎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93-01
  • 简介:目的: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甘油中的盐酸林可霉素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波长为379.2nm.结果:线性范围0.03046~0.1828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为1.70%(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林可霉素甘油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红霉素治疗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给予试验组阿奇霉素序贯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序贯治疗 小儿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儿科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阶段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每组均设置58例患儿。在退热、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阿奇霉素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红霉素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进行治疗。结果阿奇霉素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红霉素组的72.41%,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的局部疼痛、腹泻、皮疹等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红霉素组的22.41%,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起效更快,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就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以及阿奇霉素对于早期梅毒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90例不同期的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以及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疗程的治疗,发现三组患者在早期梅毒的一年内都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运用头孢三嗪进行一期梅毒的治疗时,其所需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P<0.05)。运用这三种方式对一期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与二期梅毒的平均治疗时间基本一致。结论传统的苄星青霉素对于梅毒治疗依旧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可以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在进一步排除交叉过敏的情况下,采用头孢三嗪来进行梅毒的治疗。

  • 标签: 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并建立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霉素钙和甲氧苄啶为原料制备胶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测定溶出度。结果:采用全粉末填充工艺成功制备出溶出度良好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溶出度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磷霉素钙浓度在0.01128~0.03101m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6.887761x+0.0060719(r=0.9994);磷霉素在相当于标示量限度50%~100%范围内,测得磷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1%。0.01mol/L盐酸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转速为每分钟75转,其溶出结果良好。结论:该胶囊制备方法可行,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的溶出度测定。

  • 标签: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 溶出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临床应用过程常见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服用罗红霉素出现不良反应者100例,服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者100例,回顾性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服用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大部分都属于胃肠道反应,罗红霉素组患者大部分为24岁以上,阿奇霉素组患者大部分为17-25岁,在年龄段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如果出现感染症状,需要使用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但是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生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等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用药方案。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支原体性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儿童支原体性肺炎患者64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2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实验对比,常规组治疗有效率是78.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原体性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儿童支原体性肺炎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等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7例。给予参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采取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均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克拉霉素疗效更佳,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庆大霉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明确其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择取110例进行研究,且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55例。其中,实施单纯庆大霉素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庆大霉素治疗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予以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优化其生活质量,疗效理想,值得选用。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庆大霉素 慢性盆腔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红霉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0例予以随机规范分组;对照组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红霉素联用阿奇霉素。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且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红霉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显著优势,可确保治疗效率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疗效 症状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奇霉素、红霉素这两种药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病例且从2021年11月开始筛选,至2023年11月得到样本94例,经患儿家长同意进行抽签随机分组,予以不同的治疗药物,对比说明对照组(47例/红霉素)在症状改善用时上与观察组(47例/阿奇霉素)间的差异,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结果:多项症状的改善用时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相对更短(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更适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可迅速改善咳嗽等相关症状,少有不良反应,而红霉素则有利于全身感染的相关症状改善。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本文就国内外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2017年8月之前国内外报道的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患者性别、年龄、地域、早期临床表现、伴随疾病、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在免疫力健全和缺陷人群中均可发生,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斑替枝瓶霉、麦氏喙枝、皮炎外瓶霉;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目前治疗以药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为主;一般医务工作者常对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缺乏了解,且因缺乏特异性快速性的诊断手段,许多患者被误诊误治,死亡率高达80%。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霉病是一种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方案无统一标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

  • 标签: 暗色真菌 暗色丝孢霉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替代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作者初步探讨了分离和纯化高产菌株以及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的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普法,对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c.)上分离筛选出的高产紫杉烷类物质紫杉链格(Alternariaalternatavar.taxi1011Y.XiangetLUAn-guo)1011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提取了一个化合物Ⅰ。经紫外扫描、红外扫描、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紫杉烷类二萜Ⅲ型化合物。图1表2参12。

  • 标签: 链格孢1011 紫杉烷类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对深黄被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设计了响应面试验,研究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对花生四烯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d,接种量为20%,在此条件下ARA产量为2.42g/L,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 标签: 深黄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粉在样品总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