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心血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预防方面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心血收治的住院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时的顺序及住院号随机分为研究组(139例)及对照组(139例),两组患者均开展心血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开展。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杨秀董世晓刘培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日照市中医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人性化服务护理方式。经过周期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心血管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得到患者的认可,在临床研究上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血临床教学中应用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的教学效果。方法所有学生均选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1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学生采用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的各项技能测评结果以及出科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的各项技能测评结果以及出科考核成绩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临床教学中应用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 标签: 教师标准化患者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以及药物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情况等。结果500例患者中128例抗凝治疗,其中99.22%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监测达标20例患者。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未抗凝治疗的脑卒中风险大,且临床中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监测达标率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规范的抗凝治疗,以期降低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二次分诊管理模式在心血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纳入患者3872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12月纳入患者39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分诊模式,观察组实施二次分诊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对医院环境、设施,就诊过程,诊疗过程隐私保护,就诊流程满意度及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危重患者筛查率,跌倒高危患者预先识别率高于对照组(P<0.05),候诊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门诊患者中应用二次分诊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就诊满意度,提升了门诊护理质量。

  • 标签: 门诊 二次分诊管理 心血管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血介入术后发生心血迷走神经反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心血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45例,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0例患者在拔出动脉鞘管后20min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8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刚转回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7例患者在术后2h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9例患者在10min内意识逐渐恢复清醒,36例患者心脏功能均在30min内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在实施心血介入术的围术期间,应合理并准确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做到及早预防,及时抢救,尽量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瞻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心血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血重症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前瞻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前后的不良情绪、心血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前瞻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血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瞻 预防性护理 心血管 重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心血介入术后发生心血迷走神经反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心血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 45例, 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 30例患者在拔出动脉鞘管后 20 min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8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刚转回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7例患者在术后 2 h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 9例患者在 10 min内意识逐渐恢复清醒, 36例患者心脏功能均在 30 min内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 在实施心血介入术的围术期间, 应合理并准确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 做到及早预防, 及时抢救, 尽量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临床研究 
  • 作者: 董世晓刘培彩杨秀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日照市中医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  要】目的:根据实例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整理分析总结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做出总结工作,制定防范对策,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在各个方面,比如患者不配合、医务人员操作不当、医院管理力度低等,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了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必须高度重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准确收集和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及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确保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呼吸内科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血呼吸内科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管理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心血呼吸内科护理中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住院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性,并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呼吸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呼吸科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任意抽选60名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相关科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看护模式划分为考察组、对照组。对考察组病人施加看护风险管理。对对照组病人施加基本看护。对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看护满意程度进行考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接受看护风险管理的考察组病人在所考察项目中表现更优。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风险管理看护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因而,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看护模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医内科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置成实验组(30例)。然后再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当中选取30人,作为对照组。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遵循随机性的原则,并且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两组均采取血脂检验措施,进一步对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从而分析西医内科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主要进行了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指标的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疾病患者采取血脂检验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上对心血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 标签: 西医内科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心肺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危害很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而祖国医学对心血疾病有着特色的诊疗方法和较好地临床疗效,发挥了中医治疗心肺疾病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心肺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危害很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而祖国医学对心血疾病有着特色的诊疗方法和较好地临床疗效,发挥了中医治疗心肺疾病的优势。

  • 标签:
  • 作者: 李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问题李珂(眉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5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88-0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病情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和情绪反应,会导致患者病情加剧,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相关资料显示精神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问题,患者情绪的抑郁、焦虑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心脏损害。因此,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具体病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依据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1心理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心脑血管疾病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脑皮层在刺激物的作用下,通过加工处理和储存,达到刺激转化成抽象的观念。在这个环节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物被大脑皮层接受,通过认知评观念人格特征,并对资源,社会支持等等都是主要因素之一,大脑皮层联合区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转变成富含情绪色彩的内脏活动,并以行动的方式传输出来,对心血管疾病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人类身体疾病的发展与心理反应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疾病的发展不仅仅受到身体因素的影响,还直接受到心理变化的影响,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恶化,甚至出现死亡等症状。很多患者在疾病的困扰下心理逐渐出现了转变,担心自己疾病的发展,或者是被家人遗弃等问题,情绪混乱严重,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敏感度相对较高。所以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药物干预的方式,但非药物治疗始终是最佳的方式,结合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最佳的心理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让患者能够在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调整好状态,摆脱病态的阴霾。跟相关研究发现,很多患者出院后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心里会发生转变,出现不同程度的顾虑和忧郁,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在病症的折磨下长期缺乏锻炼,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无力感加重,这是心脏损害的前期表现,如果患者没有重视起来,在恶性循环中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在疾病来临时,很多患者采用的是否认机制,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疾病采取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的态度。很多患者在确诊为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