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工科类非全日研究生招生、培养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以及全过程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根据非全日研究生工学矛盾、专业理论知识不系统等问题,提出了“生源-课程-论文”三位一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工科类非全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促进非全日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加速成长和长远发展。 

  • 标签: 工科 非全日制研究生 三位一体 培养模式
  • 简介: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象,从招生环节、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培养环节着手,就化解目前云南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培养单位、政府部门和实践教学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协同共建等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农业硕士 农业机械化 培养问题
  • 简介: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构建了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出了构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包括利益相关者协同联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激励机制,为全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利益相关者 专业学位 联合培养基地 治理机制 研究生教育
  • 简介:随着全日高校自考助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自考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出现新问题、面临新挑战。本文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自考工作为例,通过对现代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提出针对自考学生管理的对策,探索全日高校自考助学管理的新思路。

  • 标签: 自考助学 学生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非全日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生逐年数量增加。而对这些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非全日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较发散,经常出现重实践、轻科研等一系列现象。在进行相应的思政教育时,往往存在一些不良问题,比如过于注重“灌输式”方法的运用、相对缺失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因而我国高校应该理性从多个维度,依据非全日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思想特征,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保障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能够获得稳步发展与提升。

  • 标签: 非全日制硕士 工商管理专业 思政教育 教学质量
  • 简介:为了解决社会对法律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借鉴美国J.D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法律硕士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法律硕士(非法学)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我国建立了全新的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类型,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开始走向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并列的时代。但是由于法律硕士(法学)出现时间晚,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而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育人模式等多方面予以完善,从而保障法律硕士(法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法律硕士 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应用型
  • 简介:全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继承了我国现行的生物教学优势,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了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由此可见,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了,人才的需求标准变了,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在变。因此,要改变原有的评价中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模式,过分注重鉴定功能的模式,优化评价方案尤其重要。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这次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日本科学历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及南阳市中心医院的全日本科学历、工作时间1年以内的临床一线护士8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全日本科学历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96.80±6.41)分,条目均分为(3.04±0.55)分,标准化得分率为69.31%,各维度的得分率介于60.3%~82.7%,呈中等水平。不同劳动人事关系、家庭支持、科室热爱程度、家庭所在地、月收入水平的本科学历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入职本科学历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66.03±8.19)分。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新入职本科学历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存在极强负相关(r=-0.930,P=0.000);转型冲击的身体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力量性维度为负相关(r=-0.867,P=0.000);转型冲击的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心理韧性的乐观性维度为明显负相关(r=-0.829,P=0.000);转型冲击的社会文化与发展维度与心理韧性的乐观性维度也为明显负相关(r=-0.958,P=0.000)。结论工作1年内全日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面临较大的转型冲击体验,管理者应在身体、心理、社会及专业能力方面给予其关心支持,借助建立针对性、系统性、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与职后学历教育体系,帮助其提升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与心理承受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转型冲击水平,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本科学历 转型冲击 心理韧性 新护士
  • 简介:教育部于2002年组织专家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七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的修订,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进一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调整了必修和选修内容的

  • 标签: 人教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教科书 数学 第三册 选修Ⅱ
  • 简介:专业实践是全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面向行业领域进行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者的深度访谈分析,归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需求框架,剖析全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就如何提升专业实践质量、提高全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实践教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 专家访谈
  • 简介:为提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构建了一套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确定等级。实证研究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指明了努力方向。

  • 标签: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聚类法
  • 简介:近年来,全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获得了"跨越式"增长。毋庸置疑,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日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为主导,对其而言实践基地近乎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当前学界缺乏对研究型大学实践基地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案例大学实践基地的实地调研,归结了研究型大学全日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发展的经验,并揭示了制约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方略。

  • 标签: 研究型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基地
  • 简介: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日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写了《全日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其中的第五章“平面向量”安排在第一册(下),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使用。

  • 标签: 高一 数学 教学大纲 第五章 “平面向量” 人教版
  • 简介:摘要:非全日法律硕士教育本质是一种终生学习的学位教育。改革后非全日法律硕士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应结合我国非全日研究生培养特点,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评估机制、管理规范、社会认同等方面加强对非全日法律硕士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标签: 非全日制 法律硕士 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非全日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实施以需求为导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级春季学期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选修流行病学课程的35名非全日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前的匿名调查掌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安排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以及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提前划分讨论小组,开展理论模块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流行病学教学,通过结业成绩和课程评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61.3%(19/31)的非医学专业背景学生的相关知识薄弱;尽管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授课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但却有希望主动参与讨论、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一致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最终设置了理论授课和分小组的案例讨论2个模块。课程结束后,有65.7(23/35)的学生结业成绩为良好或优秀;80.0%(28/35)的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反馈为"非常满意",其余均为"满意"。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得到了学生的正面反馈。

  • 标签: 非全日制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流行病学 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
  • 简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适切性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全日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从我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构建全日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阐释,希望能给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学前教育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