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的和内部的封情绪的调节和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哮喘患儿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水平,探讨其在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及2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血清TARC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TARC的S/CO值均大于2,而正常对照组TARC的S/CO值小于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结论TARC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感受疼痛是神经系统一个复杂的功能,其具体调节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高度调节的"自我清理"过程。近来自噬被发现与损伤性神经痛、阿片类药物诱发神经痛、癌症相关疼痛等多种疼痛现象及调节相关。文章将自噬与疼痛的相关报道主要按临床疼痛性疾病进行整理,总结了目前自噬与疼痛相关的交叉调节机制,以期为理清自噬在疼痛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 标签: 自噬 疼痛 痛敏过敏 阿片受体
  • 简介:卡介苗膀胱灌注是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目前认为卡介苗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力而取得治疗效果,但临床治疗效果常常不能简单地以机体免疫力高低解释,说明卡介苗治疗机制尚有未明之处。近几年研究发现卡介苗治疗后存在凋亡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负性调控的现象,说明卡介苗治疗机制的复杂性。作者就卡介苗引发肿瘤细胞抗凋亡、肿瘤微环境的负性调节等因素做一综述。

  • 标签: 肿膀肿瘤 膀胱灌注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使用中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生态的医学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选取时间节点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两年中,因患有乙型肝炎的 100名病人,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医治组,每组的人数为 50人,将传统的医治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使用传统的医治方式并配合使用“扶正祛邪”法之地五养肝加味方应用为医治组的病人,而后对两组病人的医治成效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医治以后,呈现出对照组的病人在显效有为 9人,有效为 31名病人,无效为 10名病人, 80.0%为总体有效率;而医治组的病人的显效有为 13人,有效为 33名病人,无效为 4名病人, 90.0%为总体有效率。结论:使用中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生态,其取得的医学实践成果较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中药药调节 慢性肝病 肠道生态
  • 简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sir2)家族中的一员,是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l在细胞的生存、凋亡、肿瘤的发生发展、代谢性疾病以及抗衰老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microRNA(miRNA)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RNA。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能从转录后水平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调控Sirtl的miRNA可能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新靶点而倍受研究者们广泛关注。

  • 标签: SIRT1 MIRNA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社交焦虑症的定义和评判标准,并试图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发掘情绪与社交焦虑的联系。

  • 标签: 情绪 情绪调节 社交焦虑症
  • 简介:摘要调节性内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内斜视类型,常需配戴远视矫正眼镜矫正眼位,以提高视力和双眼视功能。但调节性内斜视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监测患者屈光状态的变化,维持远视足矫会干扰眼球的正视化发育过程,而远视低矫又有内斜视失代偿的风险,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常有困惑。同时高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的调节性内斜视配戴双光镜的收益以及三棱镜对残余内斜视的矫正作用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针对调节性内斜视的光学矫正原则提出观点,以供同行探讨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31-335)

  • 标签: 内斜视 调节, 眼 屈光不正 眼镜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结合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免疫调节机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黄芪 免疫调节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ERK5在成骨细胞的表达及IL-6对其表达的调控,初步探讨ERK5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大鼠、小鼠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ERK5的表达;用IL-6作用于MG-63细胞,检测不同时间和剂量干预后ERK5和P-ERK5表达情况,构建ERK5siRNA和空白对照质粒,转染MG-63细胞,IL-6干预细胞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表达的差异。结果在人、大鼠、小鼠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中均有ERK5的表达;IL-6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提高ERK5的磷酸化;与对照组相比,ERK5siRNA的成骨细胞IL-6刺激后增殖降低,骨钙素表达量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骨细胞ERK5信号通路的活性受IL-6调控,ERK5信号通路参与了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 标签: 成骨细胞 ERK5 IL-6 RNA干扰 增殖 分化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流行病,全球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据估计,2003年全球已有1.89亿糖尿病患者,至2025年预计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3.24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有三四千万,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危害 非药物和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护理进行改进,考究饮食调节是否对治疗小儿腹泻有效,并总结饮食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腹泻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这100例患者中有50例(对照组)进行的常规护理,5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增加了饮食护理。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同效果和症状缓解时间长短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结果对照组小儿腹泻患者中有显著效果的有21例,有效果的有10例,毫无效果的有19例,总的有效率是62%;实验组小儿腹泻患者中有显著效果的有27例,有效果的有19例,毫无效果的有4例,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2%。对照组患儿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3.24±1.21)天,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为(3.64±1.43)天;而实验组患儿的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14±0.54)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54±0.83)天。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资料表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因而,及时恰当的饮食调节可以提高小儿腹泻护理的效果,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对儿童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更有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为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注射低、中、高(10,20,40mg·kg-1·d-1)剂量丹参素溶液(溶解于生理盐水)的试验组,2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30d。检测血清TG,TC,HDL-C及LDL-C含量及肝脏ACC1,FAS,HMGR,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注射丹参素后,大鼠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肝脏FAS和HMG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通过降低TC含量,抑制LDL-C水平,及时清扫多余的胆固醇,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通过降低FASmRNA表达减少脂肪酸的合成,抑制HMGRmRNA表达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 标签: 丹参素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水平 mRNA表达水平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我国高达70%,国外高达80%以上.针刺是中医治疗脑缺血的重要方法,疗效确切,其基础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近5年有关针刺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脑缺血 针刺疗法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近视患者中调节功能的检查是屈光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测量、分析、诊断,对近视患者的调节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近视调节异常的主要问题。结果调节滞后患者占近视患者的主要部分。结论根据患者在调节方面异常的不同表现,有选择的进行治疗是近视干预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近视 调节滞后 调节训练 干预